和遠氣體:副董事長、控股股東IPO前夕辭職為哪般

湖北和遠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遠氣體”)近期在證監會官網更新了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保薦機構是西部證券。近期,不斷有媒體質疑和遠氣體募投項目涉嫌注水、因重大事故而被處罰等問題。而覽富財經IPO研究中心進一步梳理發現,該公司還存在其他問題,包括業績增速下滑、未來增長堪憂,同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方面也存在瑕疵,併發生副董事長、控股股東在IPO前夕選擇辭職之咄咄怪事。這一切,或已註定其IPO之路不會平坦。

未來業績增長堪憂

和遠氣體經營業績九成以上來自湖北省內,而目前的處境是,本地市場增速放緩、外地市場尚未打開,那麼未來增長空間還有多大,相信和遠氣體自己也難以給出明確答案。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以及2019年1-6月,銷售收入分別為39830.38萬元、55009.53萬元、58918.18萬元和28656.90萬元。從銷售區域來看,其中來自湖北的銷售收入為37973.12萬元、51659.86萬元、53900.44萬元和26444.64萬元,佔比分別為95.34%、93.91%、91.48%和92.28%。由此可見,和遠氣體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湖北省內。

和遠氣體:副董事長、控股股東IPO前夕辭職為哪般

和遠氣體坦陳,報告期內公司業績保持上升態勢,得益於湖北省近年來經濟水平快速增長。湖北省GDP總量全國排名由2006年的第12位逐步上升到2018年的第7位,經濟的快速增長給和遠氣體工業氣體業務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市場機會。

而讓人隱約感到有些憂心的是,湖北市場業績增速出現下滑跡象。數據顯示,和遠氣體2018年來自湖北省內的營業收入為53900.44萬元,增速從2017年的36.04%降至4.3%,下降了31.74個百分點。另外,和遠氣體2019年上半年來自湖北省內的營業收入為26444.64萬元,樂觀估算全年略微超過去年水平,但增速能否達到去年水平,目前不得而知。

省內市場增速明顯下滑,可否考慮向全國市場拓展?和遠氣體確實有此想法。招股書中提到,公司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和人才,有利於公司將業務推向全國,加強與大型工業企業合作,進一步開拓全國市場。尤其是公司在全國推廣工業尾氣回收提純再利用業務,可以有效幫助客戶節約生產成本,同時還可以促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

但實際情況又是怎樣一番情形呢?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以及2019年1-6月,來自湖北省外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857.26萬元、3349.67萬元、5017.74萬元和2212.26萬元。經過數年努力,和遠氣體在湖北省外銷售最好的年份是2018年,但銷量也不過5017.74萬元,可見省外市場開拓速度並不如人意。

和遠氣體深知省外市場開拓的難度。它在申報稿中表示,公司向其他地區擴張的戰略可能無法完全複製湖北省市場的成功經驗,會受到當地各種因素的制約,存在市場開拓不能達到預期的風險。

高新資質或存瑕疵

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比例低於相關標準,同時研發人員佔比也偏低,和遠氣體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方面存在瑕疵。

招股書資料顯示,和遠氣體研發費用主要為燃料及動力和職工薪酬及材料費,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1188.23萬元、1697.89萬元、1759.34萬元和795.77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93%、2.95%、2.82%和2.50%。和遠氣體認為,研發費用逐年增加,與公司收入規模及研發計劃情況相匹配。

和遠氣體:副董事長、控股股東IPO前夕辭職為哪般

據瞭解,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必須滿足一定的標準,尤其是申報的基本條件中對企業研發費用佔比有嚴格的要求:即: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而在和遠氣體2018年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研發費用佔比為2.95%,不足3%,並未達到它自認為的“相匹配”標準。

此外,和遠氣體技術及研發人員佔比也不達標。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6月末,和遠氣體員工人員為767人,其中,技術及研發人員為44人,佔比為5.74%。然而,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被認定為高新技術資質的公司需滿足的條件包括: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招股書資料記載,公司於2015年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並在2018年11月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2019年、2020年適用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相當於在原來25%的基礎上下降了40%。

不過,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對此有著嚴格的監管。最近幾年,全國有多家家企業因申報材料虛假、研發費用佔比不達標等原因,被取消高新企業資格,而每年高新技術企業都需要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網填報自己的數據,不達標的話,會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所以享受不到稅率優惠。

公司董事頻繁流失

報告期內,和遠氣體出現公司董事頻繁流失現象,先後有6位董事離職,其中包括副董事長或控股股東辭職現象。

招股書資料顯示,報告期初,公司董事會成員構成為:董事長楊濤,董事楊勇發、李欣弈、李吉鵬、張昊、邱華凱,獨立董事王小寧、駱東平、譚新玉。上述9人均經由2012年7月12日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在2016年3月,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選擇董事張昊作為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覽富財經IPO研究中心注意到,在2016年8月,楊勇發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職務。據瞭解,楊勇發持有和遠氣體4.39%的股份,與楊濤、楊峰、馮傑一起合計持有44.15的股份,為和遠氣體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楊勇發的辭職,拉開了和遠氣體董事流失的序幕。2017年5月,邱華凱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職務;2017年8月,任職副董事長一職僅僅一年半時間的張昊,也因個人原因辭職。在2017年10月,王小寧、駱東平和新加入的張屹等三位獨立董事,也都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職務。

分析人士指出,董事往往在公司中兼任其他管理職位,且手握公司股份。一個團結奮進的董事會,以及多名優秀董事,是企業規範運營、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而董事頻繁辭職,難免會影響企業決策與經營,特別是兼任關鍵崗位的董事離職,如果沒有相匹配的人員順利遞補上,將直接對公司業務、管理產生負面影響。

不斷有董事會成員選擇離開,到底對和遠氣體的經營會產生哪些影響,時間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