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京東百億大戰,華為小米“窩裡鬥”,蘋果卻坐收漁翁之利

雙11紅紅火火,在下午16點多就突破2018年的記錄,天貓交易額超過2000億。如果算上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網易嚴選等多個電商平臺,交易額恐怕遠遠超出這個數,中國人民“剁手”下單的能力,實在太嚇人。如果說中國人民購買力世界第二,應該沒有敢稱第一吧。不過,在這輪天貓京東等電商“百億補貼”大戰,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性價比”大戰,蘋果卻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天貓京東百億大戰,華為小米“窩裡鬥”,蘋果卻坐收漁翁之利

今年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玩“性價比”,小米遭遇“四面圍懟”,銷量和口碑雙雙下跌。據IDC國內第三季度手機出貨量顯示,小米市場份額下跌超30%,僅剩下9.5%。當然,蘋果也不好過,市場份額下跌至5.9%,但蘋果在雙11的大戰中,坐收漁翁之利,市場份額卻可能贏回來了。

天貓京東百億大戰,華為小米“窩裡鬥”,蘋果卻坐收漁翁之利

據京東銷量累計排行榜顯示,雙11期間銷量最高的產品前三名是:iPhone 11、榮耀10青春版、榮耀9X。雖然榮耀、華為產品很多,但一臺iPhone 11的利潤卻是幾十榮耀的產品。就整個榜單來看,上榜的高端手機只有:iPhone 11、iPhone XS MAX、iPhone 11 Pro,以及華為Mate 30 Pro 5G版。

天貓京東百億大戰,華為小米“窩裡鬥”,蘋果卻坐收漁翁之利

這也就是說,只有華為的高端產品還能與蘋果打一場,其他的全部不經打,全部都啞火了。這也難怪,iPhone 11等產品,除了本身價格就比去年同期的iPhone Xr便宜以外,在電商“超級百億補貼”的計劃下,價格更是一降再降。

天貓京東百億大戰,華為小米“窩裡鬥”,蘋果卻坐收漁翁之利

譬如拼多多,iPhone 11最低價曾經達到4599元,比首發價格便宜近千元。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翻新品,但在大力補貼之下,銷量仍舊非常客觀,其他的iPhone XS Max等再上榜單,補貼多大無需多言。這也就是說,不僅在京東,蘋果幾款產品大賣,甚至在天貓、拼多多等平臺上,蘋果也大賣了。

國內手機廠商在玩性價比,電商平臺在互相補貼,本質上是一種“窩裡鬥”,消耗的是自身的資源。既沒有促銷活動,也沒有降價補貼的蘋果,反而成了最大的贏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各大平臺、各大廠商能夠和平對話,商量出一個“最優解”,而不是互相消耗的話,或許可以實現消費者、電商、廠商多方共贏。當競爭愈演愈烈,內耗、損耗都十分嚴重時,根據著名的“納什定理”,是可以產生一個最優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