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盧溝橋,這座橫臥在北京永定河上的石橋擁有眾多歷史符號。這裡有“盧溝曉月”的美麗風景,有“盧溝橋事變”的悲壯歷史,有“數不清”的橋頭石獅,還有騾馬商隊的蹄痕轍印……歲月匆匆,這座800多歲高齡的古橋飽經滄桑,風采依然。北京有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明朝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這些石獅“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盧溝橋的石獅“數之輒不盡”。盧溝橋上到底有多少隻石獅子?這些石獅子又是來之於哪個朝代?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據記載,盧溝橋上原有627只石獅子,單單從明朝朱棣時期到清朝光緒期間就已經修繕了14次之多,而橋上的石獅子數量也每次都不一樣了。上世紀60年代,曾經跟隨大師梁思成學習的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帶著幾個學生天天去數獅子,他們用的是考古的方法,一個望柱一個望柱一一數過去登記,再一一數回來驗證,終於數清了盧溝橋有485 個獅子。孰料,後來經過更仔細的清理,人們又在橋下泥沙中發現了一些掉落的獅子,於是又有了498只的說法。之後,在1996年10月出版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首次收入了《盧溝橋的獅子》作為課文,其中說盧溝橋有望柱241根,獅子498只。再往後,1998年盧溝橋改造後,3只之前被雷擊毀滅的獅子被修復,獅子數量由498只變成501只,人民教育出版社諮詢了盧溝橋文物保護所,在2001年也將《盧溝橋的獅子》課文中的內容修改為281根望柱,501只獅子,這一數字沿用至今。寫此文時,我專門採訪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負責人,得到了確認,總計石獅501個。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穿過宛平古城門,一座古橋赫然映入眼簾,像一道彩虹飛架在碧波盪漾的永定河上,讓人不由得想起“盧溝橋事變”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懷著沉重的心情,緩步慢行盧溝橋,橋面已重新鋪設過,僅在中部保留著一段當年戰爭留下的真實橋面。只見這段橋面的石塊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槍炮彈孔,可見當時戰鬥的慘烈。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彈孔,耳邊彷彿響起了槍炮齊鳴、子彈呼嘯的聲音。當年,盧溝橋經受了戰爭的炮火,目睹了中華民族奮起抗戰的壯舉,見證了日本侵略者的強盜嘴臉……時間隨著永定河,無聲地流淌。曾經數著盧溝橋上石獅子長大的孩子,也都漸漸搬出了宛平城。昔日的戰場,現在安靜得好像睡著了。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永定河原名“盧溝”,又名桑乾河,為古漯水的一支。源出山西省寧武縣的管涔山,至北京西郊東北角,流經蘆師山之西。盧溝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混濁,又稱作小黃河。其河水經常氾濫,河道遷徙不定,故又稱無定河。清康熙27年疏浚後改名永定河,盧溝之名遂廢。此橋始建於金世宗大定29年(1189年),落成於金章宗明昌33年(1192年)。作為華北最長石拱橋,盧溝橋稱霸橋界數百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此遊覽後,驚奇萬分,用盡溢美之辭將這座橋寫進遊記,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並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從此,萬里之外的意大利人也知道了遙遠的東方有一座白色石橋,它“規模奇偉”,為世界稱豔。後來外國人都稱它為“馬可波羅橋”。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盧溝橋上年齡最大的獅子是建橋時雕刻的,而最小的則是第68號望柱上被雷電擊壞的獅子,它在1997年才被修補,是剛剛20歲出頭的“90後”,與最年長的金代前輩獅子相比,它們前後年齡相差達800多歲。其它的獅子也不是一個時代完成的。由於交通碰撞、戰爭破壞、自然風化等原因,盧溝橋上石獅的雕刻跨越了金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國和新中國六個時代。501 個石獅中,金代石獅 1 個,元、明兩代石獅 90 多組,清代石獅 126 組。專家們是從不同時代石刻藝術的不同風格入手,結合相關史料進行斷代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石獅身上的時代特徵非常明顯。如,金元時期的獅子身體瘦小,目光有神,獅嘴中間不掏空,類似於假張的狀態。明代石獅的嘴方且大,中間是空的。到了清代,選用的石材又以暗紅色為主。民國時期的就比較粗糙。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建成800多年來,盧溝橋歷經劫難。清雍正年間洪水曾沖毀部分橋面,1732年重修。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這裡成為抗日戰場。1961年,盧溝橋和宛平縣城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雖然傲嬌,雖然金貴,但當時的“文保”的盧溝橋依然要承擔交通運輸任務,也給它帶來傷痛,卡車一過石獅子就被震裂,石頭碎片就往下掉。人稱“守橋翁”的郭景興為了呼籲保護盧溝橋,曾帶著人守在橋兩邊計算過往汽車的數量,調查橋上獅子的損毀情況。終於在1985年,在有識之士的呼籲下,北京市政府決定盧溝橋上禁止車輛通行。第二年,還剷除了後鋪的柏油,恢復了古橋原有歷史風貌。1991年,盧溝橋徹底實現封閉管理。羅哲文先生生前曾說過:遊人都喜歡橋上的石獅子,但眾多遊人觸摸也極大破壞了文物,當務之急是要告誡人們“不要用手觸摸盧溝橋的文物”。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眼前的這些石獅蹲伏起臥,搔首弄姿,大石獅上還雕有或背或抱、或隱或顯的小石獅:有的目光炯炯,彷彿展示自己的威武;有的面帶微笑,好似在玩耍嬉戲;有的凝視遠方,恰似要發奮怒吼;還有的和藹可親,如慈祥的母親守護著自己的孩子……雖然年深日久,有的被雷電擊損,有的被槍炮破壞,有的被自然風化,但精湛的雕刻藝術卻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底蘊和智慧。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元代古畫《盧溝運筏圖》,被認為可與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相媲美——大幅立軸,縱高143.6釐米,橫寬105釐米,繪有石拱橋一座,下有木筏若干。只是自入藏以來便是一個謎。沒有落款,就意味作者、朝代不詳,對其所描繪的內容也難以揣摩。出人意料的是,最後解開這個謎團的竟然還是羅哲文先生。面對參考線索的缺環,羅哲文從古建築的角度,敏銳地發現畫面中央飛跨河面的石拱橋,極有可能就是北京宛平城外的盧溝橋。畫中石橋不僅有類似盧溝橋的11個拱券,而且欄杆上所裝飾的幾種姿態各異的石獅,與盧溝橋上著名的石獅相仿。此外,還有更多相似之處,比如:畫中橋頭的一對石頭華表、橋兩邊分別雕刻的石象和石獅、呈船尾形的橋墩,這些細節都與現實中的盧溝橋幾乎一致。在1962年第10期的《文物》雜誌上,羅哲文闡述了自己這一重大發現,這幅作品也因此由《運筏圖》更名為《盧溝運筏圖》。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整明白了!盧溝橋,501只獅子跨越6個時代,最大年齡相差80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