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話說咱龍口有好幾個傳統村落

山海之間,湖河交匯

這些村莊鑲嵌在龍口大地上

讓人心生嚮往~

古韻飄香的西河陽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綠泡泡攝)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西河陽村

如同走進了一幅精美古樸的歷史畫卷

這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文明古村

以其樸質厚重的明清風貌和人文遺韻

展示了這裡的人們就地取材

巧思營建生態環保

恢宏壯觀民居的聰明才智

體現了經營四海的西河陽商賈的繁盛

以及重德、守義、回報家鄉的魯商文化情懷

也凸現了重學育人的傳統村落人文精神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街古宅 古韻飄香

  明洪武年間,遷民來此建村,村裡彎曲有度的南北大街,成為通往登萊和登黃的一條古官道。大街兩旁的瓦房排列有序,鱗次櫛比。遠觀層層瓦房如起伏龍行。近看青瓦叩攏,一仰一合, 如片片龍鱗。屋頂高脊橫臥,脊首上昂,如龍頭翹首。大街如龍身捲曲伸縮,整體觀之很有龍象,久之稱為龍街。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燁色攝)

村裡現存的306棟哈瓦房

20多處四合院,早的建在明代

晚的建在民國初期,橫跨三百多年

是滄桑變化的經歷者和見證人

這些四合院設計合理、建築考究

功能齊全、格局獨特,四面圍房

庭院居中,青磚黛瓦、四梁八柱

門樓壁影、石雕木刻

平凡中見藝術,自然中有旖旎

簡易中含精美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綠泡泡攝)

龍街和四合院的組合

是這個古村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展現了古建築的精髓

彰顯了古韻魅力

留住了鄉魂,守住了村韻

悠悠歲月 古槐見證

在龍街東西百米之內

兩棵古槐猶如曾祖玄孫

相依相伴,互映互襯

主幹數圍,癭瘤佈滿

樹冠如傘,枝條交錯

蒼勁交挽,聳立挺拔

蔚為壯觀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燁色攝)

龍街東側的古槐有700多年曆史,當年村裡王姓始祖王善福在老家山西與鄰村姑娘吉氏相愛,為躲避父母反對,兩人流遷到西河陽村,為表達廝守終生的堅貞愛情,在村頭栽了兩棵槐樹並纏繞在一起。幾年後兩棵槐樹長為一體,有情人終成眷屬,人稱夫妻槐(槐中槐)。始祖後昆王夢求,住在始祖老宅,和房前老槐朝夕相處,刻苦讀書,嘉慶辛酉年金榜中舉。其後三代九人有六人考取功名。

  西側那棵古槐是清道光年間西河陽首富“吉元”船行先人所栽,其後人三代大發航運財,因納稅有功,三代人被清政府賜封,皆為四品官銜。村民稱這棵槐樹為“官槐”。

  村民認為這兩棵槐樹為仙槐。民謠誦之:摸摸兩棵老仙槐,子子孫孫是人才;跪跪兩棵老仙槐,財源滾滾天上來;拜拜兩棵老仙槐,少病避險祛災害;喜字貼上老仙槐,夫妻恩愛不分開;紅條系在老仙槐,寶寶聰明人人愛;燈籠掛在老仙槐,日子紅火樂開懷;閱盡滄桑老仙槐,一部史書傳萬代。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來源龍口報)

滄桑古圩 向徵團結

村子西頭至今屹立著

一截斑駁脫落的古圩牆

每當人們看到它

記憶的閘門就瞬間被打開

  清咸豐九年(1859年)春,為抵禦捻軍,西河陽村民舉一村之力,用一村之財,僅一年時間,以糯米漿、白灰、沙、粘土為原料,圍村夯築圩牆,全長2.5公里,牆高5.5米,頂寬2.5米,外有壕溝。

  在龍街和東西中心大街建四門。城門牆上各架二門大炮,是當時村子經濟實力雄厚的縮影,也是村民團結、眾志成城的生動寫照。對這寶貴的文化遺產,連外國人都記憶猶新,津津樂道。美國作家安娜在《一個傳教士家族的山東記憶》一書中對此大加讚美:“一排排高大雄偉的白楊樹,挺立在這條通往縣城大道的東邊———那是一道長長的圍牆,上面的雉堞朝著藍天,北門上有著一座塔”。

及第成名 商賈興村

  清代村裡重視興學育人,據不完全統計,有近百名學子考中舉人秀才,科場登榜,代代書香。功名路上花團錦簇,經商路上也雲蒸霞蔚。西河陽村人“善經商”名噪一時,當時村民外出經商人員之眾,經商項目之多,輻射面之廣,在縣內鄉村實屬罕見。“要花錢,找吉元”“吃好飯,協興萬”“買好糧,老三合”“買真藥,萬茂店”“不怕累,同德店”“農工商,東頭張”的順口溜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一時說起西河陽村財廣錢多,可與城裡丁家相比,人們稱之:“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在外做買賣生意興隆,村裡商業也很發達。飯店、肉鋪、雜貨店、豆腐坊、粉坊、油坊、酒坊、果子鋪,擺攤的、挑八股繩的,林林總總,熙熙攘攘。老人講,站在土圩牆高處遠眺,停泊在黃河營古港裡,大大小小的“吉元”沙船,白帆點點,時隱時現,在老龍街和東西大街上,三里五村來這裡買賣東西的人,來來往往,十分熱鬧。望遠觀近,村裡村外,一派繁榮,好一幅惟妙惟肖的膠東鄉村“清明上河圖”。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綠泡泡攝)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龍口網論壇網友綠泡泡攝)

古村新貌 文明新風

近年來

西河陽村圍繞

“建設美麗鄉村,打造旅遊新景點”主題

做出了新成績

  新建了牌坊、大舞臺,翻新加固了十多棟破舊的哈瓦房。蜘蛛網式的電線、網線由空中鋪到地下,實施了自來水、電網改造工程,添置了22個高清攝像頭,配置了220個特色節能宮燈,免費WIFI覆蓋全村,實現了生活電氣化、廁所水衝化。大舞臺每週為村民呈現精彩的文化盛宴。籃球場、門球場、乒乓球室、棋藝室等文體活動場地樣樣俱全。新栽的石榴、藤蘿、龍爪槐、月季花將村莊裝點得更加美麗。

  新建的民俗博物館突出七個特點,古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村民善經營、重創業、敢創業的精神,紅色文化,尊師重道、重學樹人精神,村民講誠信、講友善、講道德、講團結的民風,民俗風情,重禮儀、講家風、尊家訓的優良傳統。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現在訪古村、看古宅

逛龍街、觀仙槐、賞古圩

覽名館的遊人如織,流連忘返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誠信、崇商、進取、友善”

的龍口精神在這裡大放光芒

富饒美麗的西河陽村

成為文明城市的一顆璀璨明珠! 

「訪龍口傳統古村落」城裡丁百萬,鄉下西河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