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今天,中國人正在創造新的歷史!

96秒,破100億!(比去年快29秒)

63分鐘59秒,破1000億!(比去年快43分鐘25秒)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馬雲卸任後的雙十一,阿里繼續癲狂,成績令人驚歎。

零點剛過,整個中國大地瞬間高潮,億萬國人腎上腺素飆升,“血戰”天貓、京東等10多家主流電商平臺。

經過14小時奮戰,阿里成交額達到2000億元。此後7天,預計有28億件快遞發往全國各地,連起來可繞地球超12圈,逼得整個快遞業緊急增加近40萬人手.......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不論大國如何摩擦,也不論豬肉有多貴,魔幻般的中國消費力再度震撼這個世界。

毫無疑問,在這場狂歡中,64分鐘破千億的阿里,依舊是最大贏家。

20年前,阿里在杭州居民樓裡匆匆誕生。那時,馬雲是個連續創業失敗的loser,阿里巴巴只有馬雲和17個學生、親戚,團隊配置可憐,毫無制度標準,全靠師徒、親友義氣維繫。

20年後,阿里市值高達3.4萬億,有錢多金,在各行各業大舉收購,走哪都是土豪。

同樣是20年前,北大風雲人物李國慶,搭配華爾街“財女”俞渝創辦噹噹網。如今,噹噹早已退市,當時市值僅35億元。

一個3.4萬億,一個35億,站在同一起跑線的阿里、噹噹,為何相差近1000倍?

準確說,是“格局”使然。

噹噹的起點,絕不亞於阿里。2005年,噹噹網全年銷售額高達4.4億,僅次於淘寶,而當年京東銷售額不3000萬元,幾乎被吊打。

雖曾並列第一、第二,但阿里、噹噹的路子完全不同。噹噹不喜歡擴張,只追求利潤,它是靠賣書起家的,最後只剩下賣書。格局決定,誰主沉浮。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2010年前後,隨著電商大躍進,3C等其他領域也火了,阿里、京東趁機融資擴張。擴張當然要燒錢,但噹噹不喜歡,

李國慶說“燒錢做法不可取,無法贏利的銷售額毫無意義。”

就這樣,阿里帶頭跨界,從家電、服裝,到母嬰、生鮮,電商賣的品種越來越多,而噹噹固守圖書市場,錯過太多機會。

這裡要注意,企業燒錢擴張,有時是冒進,更多時候是先於大多數人看到未來,並大膽佈局。

比如京東多年虧損,卻堅持砸錢自建物流,最終爆發出“1日達”的威力。再比如阿里對雲計算的任性。

2009年,阿里雲成立。當時,雲計算、大數據無異於異想天開,連馬化騰都認為那是幾百年後的事。主管阿里雲的王堅博士,被認為是騙子,但馬雲選擇相信他。

在一片質疑中,王堅頂著巨大壓力,帶隊孤軍深入。2012年雙十一,經過24小時奮戰,淘寶天貓平臺零故障漏單、完美收官;2013年8月,能駕馭5000臺服務器的飛天系統正式上線,燒錢5年,阿里雲終於成功。

今天,阿里平臺能1小時成交1000億還不崩潰,背後就是阿里雲在支撐。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噹噹不喜歡燒錢的另一個原因,是李國慶夫婦不願資本介入。李國慶曾說“資本唯利是圖,當你不是第一大股東時,你憑什麼控制企業,當你需要融資時,你敢不低頭?我要躲著點資本。”

這是很可怕的,“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那是情感雞湯,在商場,單兵作戰幾乎就是活靶子,流行說法叫“活不過三集”。

阿里則看得很長遠,避免了這個誤區:2000年,阿里靠軟銀孫正義2000萬美元投資,渡過互聯網泡沫,後來又經過多次融資,股權被大量稀釋,至今馬雲在阿里股權不足7%。

噹噹是沒有被資本分裂,至今俞渝佔股64.2%,李國慶佔股27.51%,標準的夫妻店,但完全控制一個沒落噹噹,和參與一個萬億帝國,哪個更划算?

所以,當阿里們一路狂奔搶灘未來時,噹噹一項重要工作是躲著資本、躲著錢,守著圖書的一畝三分地。

創業維艱,風險無處不在,笑到最後的那些企業,證明一點:格局越大,走的越遠,越不懼挑戰!

2014年,騰訊宣佈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轟動一時。實際上,騰訊是先找噹噹談的,李國慶夫婦只想做圖書,沒心思搞3C,也不願出讓太多股份,最終沒談攏。

如今,京東市值近3400億元。如果當年李國慶擁抱了騰訊,恐怕中國電商的格局要被徹底改寫。

當然,企業的格局,離不開人的格局。

談及阿里的成功,大部分人只會注意到馬雲。但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也不是凱撒一人之力,馬雲的格局在於,他懂得聚合資源,為己所用。

馬雲是普通本科畢業,而且不懂技術,上網只會收發郵件,這樣的人別說阿里,任何知名互聯網企業都不會錄用。但他眼界超前,而且懂得吸附人才。

阿里20年征途中,有一個人舉足輕重——蔡崇信。他是阿里二把手、臺灣首富,在幕後幫阿里完成了一次次重要融資。

1999年,蔡崇信在國際投行工作,年薪百萬、財技過人。去杭州考察阿里後,他竟然放棄一切加入阿里,因為馬雲渾身的領袖魅力和出眾口才,讓他想賭一把。



當時,阿里擠在一棟居民樓裡,讓蔡崇信驚訝的是:連續創業失敗的馬雲,依然有夢想,口中所談的是把中國無數商家,接入互聯網的宏願。後來,蔡崇信主導阿里多次融資,完美彌補了馬雲在財務上的不足。

還有張勇。2007年,張勇加入阿里,參與設計了淘寶的商業模式,並一手打造了雙十一狂歡節。

今年9月10日,馬雲如期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交棒張勇,自己退居幕後,雲遊江湖,順便交往各國政要。

20年來,不懂財務、不懂技術的馬雲,吸附蔡崇信、張勇在內的一票專業人才,外接資本,內搞創新,合眾人之力讓雪球越滾越大。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同時,作為阿里掌舵者,他懂得“閉嘴”,不該說的不說,給公眾留下良好形象。

換到噹噹,畫風急轉。李國慶夫婦喜歡控制,把噹噹牢牢掌握在手中,夫妻兩都明爭暗鬥,更別談什麼人才傳承.......

最致命的是,李國慶一向大嘴,沒事就在微博吐槽。2010年噹噹上市沒多久,他和“大魔女”隔空罵戰,讓股價大跌;劉強東在美國出事,他大談婚外情。這幾天,又和俞渝徹底決裂。提起噹噹,唯有夫妻二人的撕逼大戰讓人眼前一亮。

馬雲吸附了眾多頂級人才,李國慶吸附了俞渝,但他沒想到俞渝比他野心還大。同樣是投行出身,蔡崇屢次幫阿里造血,俞渝卻直接獨攬大權,拿下噹噹。

64分鐘破1000億!從發不出工資,到3.4萬億巨頭,他做對了什麼?

歷史證明,一家獨大不是強,聚合資源、敢於放權,才能走的更遠。

劉邦起於草莽,不過是個潑皮無賴,他自己都承認打仗不及韓信、計謀不及張良、政務不及蕭何,但他懂得聚合此三人勢能,一舉滅掉貴族項羽,最終創業成功。

宋江也是草根,沒錢沒背景,但他調動柴進、盧俊義、林沖、吳用等108人,用他們的錢、資源、武力,幫自己一路做大。

縱觀古今中外,知名企業家的成長之路,都是在“創造自我,追求無我”:找到自己的價值(創立公司),堅定不移走下去,然後把自己融入這萬丈紅塵中(吸附人才),達到忘乎自我的境界。

這是人的格局,也是企業的澎湃動力。

“蔣東文”點評:

今年雙十一,一個新的戰場正在被開闢:

幾百家直播經紀公司、數十萬主播下場帶貨,他們嘶聲裂肺的高喊“買它,下單”,不要小看這些主播的能量,他們甚至比一線明星還要火。

去年雙十一,“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帶貨3.3億;今年雙十一前,在一場零食直播中,薇婭帶貨超8000萬元,直播間人數超1100萬。

很明顯,直播帶貨將徹底影響網購,不管你願意與否,時代已經悄然改變。這一次,阿里又走在前列,利用直播讓電商步入第二春。

商業和人性是相通的,請記住,格局有多大,決定你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以及你能否到達。

整合資源、創新為王的時代,沒有誰能獨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