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信:把握國家智能船舶發展機遇 參與國家重大項目

發佈易11月11日 - 海蘭信(300065)董事長申萬秋近日表示,海蘭信將以現有的三個支柱業務為經營重心,把握國家智能船舶發展機遇,在海洋立體監測領域以近海雷達網為切入點,深度參與海域觀測、海底觀測等項目。同時,海蘭信也將發揮公司多年積累的海洋軍工優勢,參與國家重大項目。

“我們的業務聚焦於海,從成立早期的船舶黑匣子起家,目前在國內海洋立體監測處於領先地位。”申萬秋介紹,海蘭信成立於2001年,2018年公司提出了“131”戰略規劃,即一個國家政策引領、三個支柱業務和一個支撐平臺。

據介紹,新戰略中三個支柱業務,分別是以智能船為核心的智能航海業務,包括相關的智能化產品、智能船總體解決方案提供以及智能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以參與建設的雷達網為切入點的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業務;以海底網等為代表的海洋儀器裝備及重大項目,包括相關的海洋傳感器、無人觀測系統等。公司願景是努力成為全球智能航海的引領者、中國智慧海洋的建設者。

智能化為全球船舶業發展主要方向

2018年11月,搭載海蘭信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全球首艘40萬噸智能超大型礦砂船 “明遠”號(代號H1447)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憑藉該系統,體型碩大的貨輪也能夠實現自動駕駛、自動避碰,並根據氣象和船舶特徵選擇最佳路線。

據悉,明遠號是國家智能船舶1.0研發專項的首艘示範船,通過構建全船統一的網絡平臺及信息平臺,實現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智能機艙、智能貨物等幾大智能功能,降低船舶控制和管理難度、減少人為誤操作、優化航線、控制油耗,進而實現船舶安全及效率的提升。

申萬秋表示,智能化不僅是智能船專項核心技術的突破所在,還是全球船舶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更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船舶自動駕駛必將成為未來的標配,未來的遠洋航行將朝著航空業的方向發展,即只有起飛和降落階段需要手動操控,其他環節全部由自動駕駛完成。而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就相當於船隻的進出港。”申萬秋稱,“這套系統既可以應用在新造智能船舶中,也可以單獨應用於傳統船舶的改造,未來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

奠定全國“一張網”涉海監控領先優勢

2018年10月,海蘭信參股孫公司三亞海蘭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亞寰宇”)根據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提供的時間與經緯度線索,使用近岸雷達綜合監控系統,成功獲取“閩連漁運60059”的船舶軌跡。

“此次搜救使用的產品是來自海蘭信提供的,以‘極小目標探測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小目標系列雷達產品。”申萬秋稱,小目標雷達系統自2015年開始推廣以來,現已完成在全國重點區域的岸基端佈局,已初步建立覆蓋中國近海主要區域的雷達綜合監測網。下一步,除了在岸基端根據客戶需求繼續補盲建設之外,公司聯合三亞寰宇會逐步把小目標雷達擴展到船載端和石油平臺端。

據介紹,由海蘭信構建的近海海面安防監控系統,能24小時全天候監控海面目標動態,並聯動光電設備對其進行全自動跟蹤、探測和識別。該系統重點用於實時掌控海面目標態勢、及時發現並跟蹤海面各類目標、探測和識別低空飛行目標,指揮中心實時獲取海面情報信息。

以參股公司三亞寰宇為依託,海蘭信正在搭建基於客戶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生態平臺。下一步,三亞寰宇也將進一步增進網絡覆蓋範圍,並以此為基礎,納入其他海洋數據包括衛星與航空遙感、水文氣象臺站、浮標以及水下傳感器等海上觀測系統,逐步建成中國全方位覆蓋的海洋立體監測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奠定全國“一張網”的涉海監控領先優勢。

勞雷海洋技術團隊具有絕對領先優勢

今年10月,通過海蘭信提供的側掃聲吶技術,確定了“里斯本丸”號沉沒準確位置。據介紹,從2016年起,海蘭信旗下勞雷海洋技術團隊多次出海對里斯本丸沉船進行尋找定位,先後用無人直升機航磁系統、三維多波束聲吶、側掃聲吶系統等確定沉船確切位置,得到水下沉船三維形態以及精確的船體細節數據及成像,為“里斯本丸號”沉船的探尋提供全部技術支持。

申萬秋稱,海蘭信協同下屬公司勞雷海洋在中國海洋調查領域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幾十年來為客戶提供了成千上萬套海洋探測儀器系統與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上千用戶完成諸多重大國家科學和工程項目。

本文源自發布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