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職工醫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繳納職工醫保,幾乎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以醫保為基礎,以商業保險為補充,這一觀點還處在少數人的認知之中,殊不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交了醫保還要交商業保險?

人們往往只看到職工醫保“光鮮亮麗”的外表,卻沒有看到其“力所難及”的無奈。

有了職工醫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職工醫保有以下幾個有點:

1、醫保是一種國家福利,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低,保障範圍比較大。

2、醫保可以帶病投保,與之對應的商業保險一般不可以,即使可以也會把某些疾病列為非保項,或者提高保費。

3、醫保是可以無條件續保的,換句話說,只要您交錢,醫保就收錢就給提供保障。商業保險則不一定了,如同第二條講到的,拒保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

4、醫保是長期有效的,只要繳納了一定年份,即可終身享受,這一點不少的商業保險也具備此條件,只是在費用上遠高於醫保。

以上就是醫保的種種好處,大部分人也正是因為這幾點而忽視了商業醫療保險,下文小諾再給大家列舉一下醫保的不足,看看是否真如大家所以為的那樣“完美無缺”!

一、醫保是按比例報銷。

通常來說,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已經非常高了,按照醫院不同,報銷比例在85%到95%之間。但是由於醫保並不是所有的消費都在報銷範圍內,特別是一些特殊藥品、進口器械、特殊診療項目,都不在報銷範圍內。例如社保藥品目錄中,甲類藥品是100%報銷,乙類藥品是報銷90%,丙類藥品是不報銷的,而正是這些丙類藥,往往藥效要好一些,價格也比較昂貴。通常來說,扣除不能報銷的,醫保報銷比例大約佔總花費的60%左右,自己還是需要承擔40%左右的支出。這是對於一般病症而言,對於大病來說,動不動就要用進口藥,用先進設備,在花費報銷比例中,則遠沒有這麼高的比例。

二、醫保是報銷型,需要先治病,後報銷。

對於一般的病,即便是先自己花錢治病,然後在報銷也是承擔的起的,但是對於真正的大病而言,少說也得幾十萬,報不報銷先不說,一次性拿出幾十萬專門用於治病,對於一般的家庭而言就足以捉襟見肘。這裡就是商業險的優勢所在了,針對醫保的缺點和不足,大病醫療險被專門設計成確診後“先給錢,後看病”的給付模式。

三、醫保只管治病,後期恢復自己掏錢。

還是那句,如果是一般的病,治好了直接上班,並不影響什麼。如果是大病,就真可謂“好治不好養”了。大病治療結束後的回覆期與療養期,不僅耗時長久而且費用高昂,那些後期用藥以及營養補品,再加上誤工費之類的林林總總,你會驚人的發現比治療一次大病便宜不了多少。商業保險則不然,即便是療養費、誤工費等等都會有所報銷。

四、醫保對於身故的保障,作用很小。

這點很好理解,醫保不會有身故賠付,但商業保險就有,這點也是一個明顯差距。

說了這麼多無非兩句話:

1. 社保一定要交,畢竟好處擺在那!

2. 商業保險作為社保的補充,也要交,畢竟社保的劣勢與商業保險的優勢都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