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俗語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對湖北各地的葬禮儀式來說,還是比較適合的。儘管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喪葬儀式,但大體都是通過不同的儀式活動,讓死者放下對世俗生活的依戀,走向生命的另一個世界。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在各類喪葬儀式中,耗時最長、人員最複雜、儀式最繁縟、項目最豐富的儀式,要數對逝者進行“靈堂祭拜”了。不同逝者的“靈堂祭拜”與當地風俗習慣、喪家經濟狀況及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湖北人最繁雜、最豐富的的葬禮儀式——靈堂祭拜。

湖北人的“靈堂祭拜”,通常包括數個不同的儀式,諸如道士道場、樂人鼓舞、村人參與、親屬配合等,有些地方還會請儒士主持儀式或請僧人做法事等。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在鄂北、鄂東地區,比較流行在葬禮夜晚唱喪歌或孝歌。鄂北地區的唱喪歌,往往因人、因地有所不同。親人們用唱喪歌的形式,表達對死者的懷念和追悼之情,歌詞悽婉動人。

鄂東地區唱喪歌是媳婦們的專長,由於歌詞是以“茶”為引,故當地人稱之為“哭茶歌”。比較流行的“哭茶歌”為“哭七十二碗茶”,也有以月為引子的,當地人稱“哭十二月”。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十堰一帶的居民,有為死者“打待屍”的習俗。也即人死入殮後,喪主請來嗩吶鑼鼓班子,歌師圍繞棺材吹打。打待屍有歌師起頭,360句歌詞、孝子一句一叩頭,一步燒一張紙錢。

在西部秭歸、興山、巴東一帶,有“轉喪”的習俗。喪家在入夜時分開始鬧夜,由喪鼓班子敲響鑼鼓,吸引親朋好友前來為死者弔喪。喪鼓班通常2-8人不等,主要響器是鼓,人多的會加鑼和鈸,有些還會加嗩吶。轉喪時要邊打邊唱邊轉,人越多場面越大越體面。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在屈原故里秭歸,有“招魂”儀式的風俗,招魂通常在夜間舉行。葬禮第一天白天祭家神,夜晚開始“招魂”,第二天白天迎銘旌,夜間遊棺繞所,第三日白天辭祖、辭靈、遣銘旌、夜供三牲,行堂祭之禮。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鄂西土家族地區,有獨特的“跳喪”風俗(跳撒葉兒嗬)。跳喪也是在夜間進行,先是一人打鼓並領唱,多人踏著鼓點相向而舞,邊舞邊唱。其舞蹈動作有模仿動物的、也有刻畫生產勞動的,還有武術動作表演的,舞姿雄健剛猛,形象逼真。

靈堂拜祭丨湖北最繁雜、最豐富的葬禮儀式

鄂南一帶的喪俗,多請歌師擊鼓“坐夜”,保持著傳統的“坐喪”習俗。親友們上們圍棺而坐,俗稱“陪亡”,也有稱之為“唱夜歌”。歌詞內容多為死者生平、“二十四孝”等,一人領唱、眾人和隨,唱一段燃放鞭炮一掛,敲鑼鼓一通。(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