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思想上的偏見必然導致行動上的不公正。——斯·茨威格

導讀

隨著經濟發展及全球化進程推進,國與國之間的全方位交流越發緊密,中國和日本作為毗鄰又在農業、工業等方面存在諸多互補,因此,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交流和人員互動都愈發頻繁,但是,由於歷史、文化、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迥然差異,導致在交流與互動中產生的差異、摩擦甚至矛盾在所難免,而在日本農村,由此產生的不愉快甚至一度達到十分緊張的地步。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而今,在不斷的“磨合”過程中,這種緊張氛圍雖然已大為緩和,但是,依筆者在日本做農業研學時的見聞和感受而言,表面上的緩和,並未能掩蓋日本人有意無意間對中國人固執的偏見。在本文,筆者結合在日本研學期間,通過與在日生活30餘年的上海籍大姐的交流,探析這種偏見背後的故事。

背景

座標:日本新潟;時間:回到20年前。

20餘年前,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加快推進,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在技術、服務、管理上有很多可供借鑑學習之處。在民間,通過“日本遺孤”的血緣關係或者“出國務工”等渠道,去日本謀生計、謀發展的中國人迅速增加。這些中國人不僅奔往東京、大阪等這些發達城市,像新潟這種農業產業佔據主導、鄉村氣息濃郁的縣市,也迅速成為中國人的踏足之地。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日本社會保守,日本人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守舊,日本人靦腆、內向、敏感、不喜歡打擾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打擾;中國人外向、熱情、開朗、習慣於親戚鄰里走動以增進情誼。這種各種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是對原本平靜的日本鄉村帶了不小的衝擊的文化根源。摻雜著一些歷史情緒或者赴日中國人個體素質的層次不齊,這是出現一些矛盾較為劇烈的局面重要因素。

衝突

中國俗語講“生瓜梨棗、誰見誰咬”,意思是說,這些可以生食的東西,路過的人隨手摘吃,是不能要錢的,也不好心生不滿口有微詞,這側面反映了中國農村的民風醇厚,但是這卻在日本卻被視為對財物的侵佔與冒犯,很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這些小動作頗為驚愕,甚至屢有人將之上升為盜竊行為而報警。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當然也有極為個別的做出美國大兵在沖繩對日本女性做出的那種嚴重事情的個案,但也只是極為鮮見的個例,根本不具有代表意義,可是這樣的惡性事情一旦被曝光出來,被媒體放大後(日本媒體對報道中國負面的信息樂此不疲)日本人對中國人聲說話、亂扔垃圾、超市先食用後付款等等行為的不滿很快便又了出口,積壓情緒便有了出口,很容易引起情緒上的共振,繼而轉變為對整個群體的聲討。

一時間,在長岡、漁沼、妙高等地的農村,但凡出現中國人的地方都會招來日本人緊張兮兮見識的目光。警方一時間接到的針對中國人的報案激增,乃至於後來甚至出臺規定,但凡有3箇中國人聚在一起,就可以報警。

因為日本人覺得中國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是在商量幹壞事。

結果

這種荒唐、充滿偏見的規定,對在日工作、學習、生活的中國人帶來極大不便,一方面一些華人團體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對這項規定的不滿,另一方面日本的警務部門也為此疲於出警,但最終卻發現這種規定確實有杯弓蛇影之嫌。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不久在領事館等多方發生和交涉下,這一奇葩規定最終被取消。不過,日本人心中對中國人的成見並沒有因此而迅速消減。而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素質乃至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也都在改觀,中國人在日本違法亂紀事件和不文明的行為,已經大為減少,但是基於文化、生活的差異和先入為主印象,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日本人對中國人原有的成見,似乎已經固化,可能表面上彬彬有禮,但是骨子裡並無多少改觀。

親身感受

筆者在抵達日本的當天下午,在進行完“受入式”之後,新潟縣廳農林水產普及課有一項安排就是,“囑咐員”給我們講解在日本的注意事項,併發給我一份羅列了足足三頁的翻譯內容,並且“囑咐員”一一講解給我聽,期中就包括了:注意個人衛生、路邊及庭院裡的果實不可以摘取等等。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當時我覺得這些條目未免有些荒謬,後來在翻譯大姐給我說完這些曾發生過的事情後,我彷彿明白了這些條目被當做必須注意事項的原因。

結語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句話:人心中的成見,像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荒唐:見3箇中國人聚一起就報警!日本農村對國人成見曾如此之深

這句話用在日本人,尤其是年長的日本農村人的身上毫不為過,在日本媒體熱衷於抹黑中國及保守的思想與“迷之自信”的優越感作用下,他們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偏見,處於一種默認狀態,並且沒有多少興趣(很大比例的年輕人除外)去了解中國當下的變化(崇尚強者的日本人對歐美是一種仰視心理)。

中國這些年在經濟、科技、農業等方面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日本很多人卻是在各種複雜原因的作用下選擇性無視,這是“島國心態在作祟。但是反觀我們自身,不管別人什麼樣的議論與看法,身體力行的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提高個人的文明素質,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自覺提高並未社會全面進步貢獻一份力的當務之需。

不管是學習交流、還是工作生活,每個流著炎黃血液的國人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出了國門,自己的言行就代表中國,飛船和航母別人看不到,但是,別人能看到的你,就是他們直觀認識裡的中國!別人眼裡的你是什麼樣子,你背後的祖國就是什麼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