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200年滄桑歲月:花二十元閒逛北海老街,這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廣西北海,最值得看看的是“老街”。北海老街也就是“珠海路”。這條路始建於1821年,有近二百年曆史。初建時稱為昇平街,才只有200米長,4米寬。但隨著各時期的不斷髮展,現已成為長1.44公里,寬9米街巷,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的商業老街,並在國內有很高的知名度。

老街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建築建築的影響,這些建築臨街都有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這樣行人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是非常實用的設計。

這是我第二次來北海了,十年間發生了很多變化,特別是銀灘的開發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沒有以前的影子,也變得不再原始和質樸,而老街雖然也在變幻,但比較以前是規整和開發了。

這些老房子還在,只是換了店鋪的招牌,歲月可以打盹,但不能停留。

在去老街的途中,滴滴車司機說,這裡其實也沒有啥,是不收門票的商業景點,裡面東西要貴,到了節假日人特別多,而那裡最火的是賣蝦餅的鋪位,要排很長的隊伍。

到了老街果然有好幾家賣蝦餅和墨魚丸的,彷彿都有自己的賣點和噱頭,只是遊人不是很多,不用排隊,立刻就可以買。也都是賣5元錢一串或一個,結果花了10元錢把自己吃飽了。

拿著蝦餅邊走邊吃,邊逛邊看。北海老街的歷史雖然有200多年,但這些建築大部分是民國建的,而款式和格局既有西洋風格,更多是與西洋與南洋結合的東南亞風格。

其實這種建築風格,除了北海,在海口的老街也有,而在廣東很多地方也有,特別是廣州早年建築也有很多,只是後來城市擴建,很多自然就消失了。

而北海完整的保留了老街,成了旅遊景點,成了北海的名片,也成了各地遊客必到的打卡之地。老街是一段歲月,是故事和歷史的繼承,老街也是大家的夢。

走累了,喝一杯果汁,這價格還是不錯,相對於銀灘,老街的物價要低一些,也實在一些。10元買個大杯甘蔗汁,這下花20元了。

有趣的是老街的海鮮館都在打生蠔戰,用送生蠔了吸引遊客,生蠔10元20個,啤酒買三送一是真的嗎?可惜我吃了十元的蝦餅、魚丸,加上果汁已經飽了,要不真想探個究竟。

老街還賣便宜的珍珠項鍊,100元2條、100元3條,這是真的嗎?

一家賣零食特產的店鋪擺滿了各種古代掛匾,都是“文魁”、“進士”、“狀元”之類,這應該是真的吧,這些牌匾沒有寫明出處,應該是各地收來的,但集中展示也說明現主人的用心和文化品位,還有原主人的無奈失去和不以為然的祖宗留存。

北海老街對於大多數遊客,只是一個打卡之地,而對於北海、對於廣西、對於中國,是一段過往的歷史,是一段特殊的歲月,雖然現在除了建築,固有的文化方式與時代選擇都有已經不存在了,但它曾經的故事依然令人緬懷和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