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勸張勇:放棄“雙十一”,以開啟“後馬雲時代”

亞太日報編譯 艾仁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潮今日凌晨正式開啟。儘管已經舉辦了很多屆,但“剁手黨”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官方“成績單”不斷刷新,天貓交易額紀錄屢創新高,“雙十一”似乎正在被推向神壇,象徵著互聯網經濟的繁榮。

然而,面對這樣的盛況,彭博社卻發文表示,阿里巴巴在“雙十一”期間創造的營收數據毫無意義,現任CEO張勇應當放棄這個荒唐的節日。

外媒勸張勇:放棄“雙十一”,以開啟“後馬雲時代”

文章的作者名為蒂姆·庫爾潘(Tim Culpan),是一位科技行業的專欄作家。蒂姆認為,“雙十一”一開始只是一家新興電商公司的營銷噱頭,目的是吸引人們購物。事實證明,這種營銷方案很成功。從09年的700萬美元到18年的308億美元,阿里的“雙十一”成交額短短十年間就增長了4000多倍,超過美國的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網絡星期一”和亞馬遜“會員日”的總和。

當人們對阿里的“神速”感到驚歎時,蒂姆反問,成交額這個數字有什麼意義呢?要知道,成交額與阿里的收入或利潤幾乎毫無關係,並且有多個辦法可以讓它得到提升。正因如此,該公司兩年前就停止在財報中報告成交額,其聯合創始人馬雲表示:“成交總額不代表我們的真實實力,過分強調它只會讓人們想到電子商務,在我們心裡,我們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唯一衡量標準”。

外媒勸張勇:放棄“雙十一”,以開啟“後馬雲時代”

然而,打臉的是,一到“雙十一”,阿里就開始大談特談成交額。對此,蒂姆嘲弄道,“我懷疑這是因為如果沒有一個閃亮的大數字,這個活動(“雙十一”)就會失去光彩。這反過來又刺激了人們尋找各種新方法來誇大這個數字,比如提前接受訂單,避免在當天處理退款,以及提供交易激勵”。

蒂姆認為,如果“雙十一”持續下去,阿里就會一直專注於成交額,沉迷於各種新高,無法進入“後馬雲時代”。整個公司及其投資者都會繼續認為阿里巴巴只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從而忽視如今的阿里需要更多地依靠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線下零售以及送貨等新業務。

外媒勸張勇:放棄“雙十一”,以開啟“後馬雲時代”

也許,正如張勇所言,“如果我們不殺死我們的現有業務,其他人就會這麼做”。阿里巴巴需要親手“殺死”自己一手創造的“雙十一”,繼而開啟一個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