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司法服務不“缺位” ——吳忠市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報道之五

吳忠網記者 馬一萍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一主線,持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用法治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

11月1日, 被執行人寧夏蘇源精工智造有限公司,在市中級人民法院、青銅峽市發改局等近20人的共同見證下,成功由寧夏中光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接手。這意味著蘇源精工在經歷了痛苦的“涅槃”之後,迎來新的生機和希望。這也意味著我市中級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一家涉及14起案件的企業投資案件,在歷時3年後終於塵埃落定,各方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證。

當日,記者跟隨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幹警來到位於青銅峽市一工業園區的寧夏蘇源精工智造有限公司廠房,尚未建好的廠房顯得有些破敗,鋼筋隨意堆放。

2017年,寧夏蘇源精工智造有限公司由於企業內部產生糾紛,企業建設停止,無力償還貸款,相繼產生了14起案件。如何妥善處置不良資產、盤活存量優質資源,解決勞資糾紛?這是一起執行標的超過2000萬元的金融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件,涉及的申請執行人有銀行、有吳某等9名工人,被執行人為寧夏蘇源精工智造有限公司、無錫市江益液壓機械成套有限公司、青銅峽市古峽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謝某、林某、林某某。

如果單獨執行銀行貸款案件,被執行人企業的資產整體無法分割,影響確定整體價值,而且工人工資的問題以及後續在建工程問題均無法解決,將留下一系列社會隱患。

在調查過程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發現,被執行人寧夏蘇源精工智造有限公司是生產小軸承的企業,市場前景看好,想辦法讓企業活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路。經與申請執行人和擔保人協商,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該企業整體處置,這樣既能使案件得到有效執行,也有利於招商引資的企業真正落地生根。

最終,經協調,寧夏中光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整體接收被執行人企業,將涉及的銀行貸款案件、職工工資仲裁案件、在建工程的工程款案件、委託執行的設備案件等全部一攬子解決。

9月28日,不用親自來吳忠,9名外地工人的銀行賬號陸續收到了轉入的工資,他們在微信群裡紛紛向執行此案件的法官表達謝意。

10月17日下午,該案涉及江蘇無錫的2個買賣合同也已經談妥,涉及外地小標的案件全部解決。

一個個成功的案件,是我市用實際行動促進法治營商的一步步足跡。法官“放水養魚”,為蘇源精工找到接手人,既化解了債務糾紛,又使廠子得以持續經營,可謂一舉多得。

“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有效的法治保障。在此案件中,我們運用司法手段保護營商企業和農民工合法權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助推吳忠經濟高質量發展。”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胡超說。

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一主線,在企業退出、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方面,持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用法治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市已審查寧夏松瑞林產品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等多起案件、已納入失信被執行人246人次,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彰顯了司法新作為。

前不久,我市成功調撤原告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我市利通區28家超市侵害商標權糾紛系列案。

上海家化是一家創造了包括“六神”在內的多個馳名品牌的企業。2017年,該公司調查人員發現利通區多家超市銷售標有“六神”註冊商標的花露水並非其公司生產,認為這些超市以營利為目的銷售假冒“六神”註冊商標商品的行為,侵犯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各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

庭審中,我市本著加強普法宣傳、倡導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審判理念,告知28家超市作為銷售者,應盡到審慎注意義務,對銷售產品提供正規進貨渠道、進貨單據。未能提供證據證明銷售商品的合法來源,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最終,經過法官耐心、誠心、細心的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調解結案。

“吳忠法院在保障程序正當的前提下,及時高效審判案件,有力保護了經營者合法的知識產權,也對市場經營者規範守法經營發揮了警示作用。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吳忠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所做的工作,充分及時保障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詮釋了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委託代理律師劉帥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