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

我曾與在深圳的學弟說,深圳在經濟上是標準的一線城市,但文化教育遠不如北京、上海,也不如廣州。如果按照綜合實力排名而不是經濟排名,特別是加大教育文化的權重,深圳的地位就有些虛高。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中國的“20強城市”立馬出現分化。

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

1、一線城市(北京、上海)

高等教育的一線城市只有兩個,那就是政治中心即首都北京與經濟中心即最大的城市上海。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強校聯盟”面前,所有的大學都被擠在後面。上海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也不弱,但明顯弱於北京“強校聯盟”。

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

2、二線城市(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天津、重慶、長沙、廣州、長春)

高等教育的“二線城市”有9個,條件是高等院校超過60個且有至少2所進入“六十強”。武漢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安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天津擁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廣州擁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長沙擁有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成都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擁有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長春有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可以立為“二線城市”。其中“六十強”大學有3個的城市即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可以算作“準一線城市”。

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

3、三線城市(杭州、哈爾濱、大連、瀋陽、濟南、廈門、鄭州、合肥、蘭州、蘇州、無錫、徐州、青島)

“高等教育中“三線城市”有13個,條件是有至少1個城市排名進入“六十強”。這就包括浙江大學所在的杭州、哈爾濱工業大學所在的哈爾濱、山東大學所在的濟南、廈門大學所在的廈門、東北大學所在的瀋陽、大連理工大學所在的大連、蘭州大學所在的蘭州、鄭州大學所在的鄭州、蘇州大學所在的蘇州、江南大學所在的無錫?中國礦業大學所在的徐州、中國科技大學所在的合肥、中國海洋大學所在的青島。

全國一線、二線城市,如果按照高等教育排名

4、四線城市(南昌、昆明、福州、開封、寧波、深圳、南寧、揚州、太原、保定)

高等教育的“四線城市”,條件是至少有1所大學進入“百強”,共有10所。這就包括南昌(大學所在的南昌、昆明理工大學所在的昆明、福州大學所在的福州、河南大學所在的開封、寧波大學所在的寧波、深圳大學所在的深圳、廣西大學所在的南寧、揚州大學所在的揚州、山西大學所在的太原、河北大學所在的保定。

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分佈極為不均衡,其實應該採取“標準制”,第一是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保留2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第二是國家直屬大學劃分3個學區,即東北、華北(包括山東)為“北方學區”,東南、華中、華南為“南方學區”,其他為“西部學區”,學區內無差別招生,跨學區才是按照考生比例給名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