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的青島,嶗山下騎毛驢的夫人,山東路坐黃包車的水兵


1、嶗山九水的村落。家家戶戶的屋院,緊鄰一起,石頭壘就院牆,種滿了櫻桃和犁樹。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

2、嶗山腳下的大道,兩側田園菜地,阡陌縱橫,路旁的刺槐開滿了花,一位婦人坐在馱著貨框的馬上,悠然前行,一片祥和氣象。

3、筏子的漁船。一群打漁人在整理漁獲。

4、膠州灣頭,可能是在信號山頂俯拍,中間的小島現在是小青島公園,1898年3月清朝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將青島租借給了德國,岸邊的德式建築,見證了這段歷史。

5、俯瞰青島,此處的位置可能是在觀象山上,前方的哥特式雙塔是德國於1932年始建的天主教堂。

6、當時的山東路,馬路寬敞整潔,黃包車上拉著水兵,豪華的小轎車來往行進。兩旁的商鋪高檔氣派,左側的招牌寫有‘仁德’字樣。

7、聊城路的景緻,豔陽高照,行人不多,騎自行車的人較多,日佔時期,兩旁的店鋪好多已是日文招牌,左側第一家還懸掛日本的膏藥旗,中文招牌是山省堂書店,右側看到的是雙葉食堂。

8、當時的大平路街景

9、青島的海水浴場。片中人員稀落,只見數人泡在海中。

10、海面上的繁忙。

11、民國初年的青島,人們生活安寧祥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