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新型農村社區,別具好風情

  日前,全省加快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現場推進會上,公佈了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第一批省級示範項目創建名單。首批入圍的29個項目中,鹽城市有9個。


鹽城9個項目,成為蘇北農房改善首批省級示範!

鹽城新型農村社區,別具好風情

(點擊圖片查看相關內容)

鹽城新型農村社區,別具好風情

鹽都區學富鎮蔣河新型農村社區“效果圖”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根本目的在於讓群眾住得好過得好。全市各地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內涵,依託當地原有條件,彰顯“河居”文化和“移民”特色。東臺市按照風情水鄉、典雅古韻、鹽瀆漁家三種風格,分類設計農房建設改造方案;大豐結合新老村莊融合和產業佈局,打造“一村一品”,留住鄉愁記憶,推進村莊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融。
  走進鹽城市建湖縣岡西鎮徐王村,一幢幢白牆灰瓦、樓上樓下、陽臺觀景、庭院賞花的二層“小洋房”沿河而建。新型農村社區環境優美,彰顯著水鄉獨有的特色,已經入住的村民們對小區環境讚不絕口。

鹽城新型農村社區,別具好風情

徐王村新型農村社區

  徐王村是全市農房改善“十鎮百村”示範村,村裡的新型農村社區由省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小區三面環水、緊依233省道,空間擺佈錯落有致、路網通達,形態上充分體現了“生態、宜居”的理念。“一家一戶都有一個院子,每家都分到一小塊菜地,確保小區和以前農房一樣保留著農村氣息。”徐王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姚萬春說,新建的社區岸清水綠、環境宜人、設施齊全,別具特色,真正讓農民享受與城裡一樣的舒適居住環境。
  東海王墓、古院鐘聲、鳳凰池沼、五港分流……沿著薔薇河畔行走,建湖縣九龍口鎮收成村的“收成八景”一個個映入眼簾。早在2016年,收成村就被列入省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時,村裡結合自身優勢,制訂“有歸屬感的新村+重新煥發活力的老村”規劃主題,推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老村莊要點功能修復、老街改造升級工程“三合一”同步進行。目前社區新建110棟299戶主體已全部竣工,年底前將全部交付,老村入口處將打造遊客中心、村史館、村民活動中心等,相信改造後的收成村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
  “綠色+紅色”雙管齊下,彰顯新型農村社區獨特魅力。


  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村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理念,和收成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走進獅子口村,新建的農村社區綠意盎然,綠色中又隨處可見紅色元素。“獅子口村是新四軍、八路軍會師地,紅色基因濃厚,我們將紅色文化融入農村社區建設,營造紅色創建氛圍,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美麗庭院’。”大豐區白駒鎮獅村主任韋剛介紹。新型社區附近有正在建設中的會師大舞臺,有已經建成的黨性教育主題公園,都將充分造濃紅色文化氣氛。

鹽城新型農村社區,別具好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