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博到“雙11”:看中國大市場和消費升級

先是進博會,全球“買買買”;再是“雙十一”,全民“買買買”。11月的中國,兩場“剁手”盛宴無縫銜接。


從進博到“雙11”:看中國大市場和消費升級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當前中國消費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發展推動力持續增強。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5%,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市場巨大之餘,消費升級帶來的無窮潛力則更為誘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將進一步優化中國國內的中高端消費的供給,更好滿足品質生活的需要。

有鑑於此,第二屆進博會上的參展企業重視程度甚於去年,不少跨國公司高管親自帶隊參展,許多企業都結合對中國市場的瞭解和經驗,帶來了更加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在這一黃金展臺上全球首發、首展。

美妝是重要的消費升級行業之一,該領域巨頭歐萊雅今年帶來千餘款展品,數量較首屆幾乎翻倍,其中約三分之一首次登陸中國市場。

“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開始從實用型消費轉變為享受型消費”,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鞏觀察到,當前中國民眾更傾向於高端化、個性化、小眾化和具備服務溢價的品牌和產品。他相信,中國消費升級正開啟美妝行業“新黃金時代”。

造型時尚、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契合了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中國已連續4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接受度非常高,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說,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該企業將堅持把全球資源和本土優勢相結合,不斷推出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先進技術。

中國市場這麼大,世界都想來看看。但這裡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文化多樣,海外廠商只靠“單打獨鬥”往往難以快速適應市場。

11月的連場“剁手”盛宴,不僅向世界展示中國市場有多大、長啥樣,更通過搭建模式、構建渠道,讓各方能夠長期持續享受中國紅利。例如,在兩屆進博會上,電商就都扮演著“買手”和“推手”的雙重身份。


今年進博會現場,泰國、俄羅斯、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等10個國家宣佈,進駐阿里巴巴旗下網購平臺“天貓”開設國家旗艦店,趕在“雙十一”啟動之前為中國“吃貨”帶來本國“國寶級”美味。另據介紹,第二屆進博會參展品牌中,有113個新品牌通過入駐“天貓國際”,首次觸達中國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說,首屆進博會以來一年間,世界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眾多海外商家“用腳投票”選擇中國。“進博會加跨境電商這兩臺‘購物車’聯手,我們看到了一條‘既彙集世界,又惠及世界’的綠色通道。”

另一家集線上線下於一體的大型零售企業蘇寧亦作起長線打算。蘇寧採購交易團團長王哲透露,基於本屆進博會採購成果,蘇寧國際首批高端零售店將於明年落地上海、南京等地,預計能引入超過150家來自意大利的設計、時尚、高科技品牌,其中三分之一是首次進入中國。

一樁樁合作達成,一筆筆訂單敲定,生意火爆的第二屆進博會10日落下帷幕。但隨著當晚時針指向“12”,各種“雙十一秒殺”又將掀起新一輪消費狂潮。有多少進博“爆款”轉眼將登陸電商成為“網紅”,中國連場“剁手”盛宴又將為世界開出多大紅包?人們拭目以待。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