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孤獨,人流孤獨,這大概詮釋了殘酷青春歲月裡觸手可及的畫面。

有人說青春是燦爛的,我想絕大多數人的青春定是這樣,但往往有些人的青春所感受的是人世間的煎熬,直到他們破繭成蝶,也是真正體驗殘酷人間的開始。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電影《我11》中導演用孩童的純真緬懷陳舊的年代,而電影《十七歲的單車》中同樣用青春編織著時代的長河。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今天獨孤要介紹的電影《過春天》中,導演以港、陸兩地為交界,訴說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晦澀灰暗的青春記憶。

“過春天”原本意指水客過海關的意思,而在白雪所執導的處女作《過春天》中則是雙關語的存在,表面上看它直點電影主題,而在劇情中卻涵蓋著極大的隱喻。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2007年,國外先進的技術將iphone帶入香港地界,這也成就了水客行業的興起,那大概是他們的盛世之時,從香港到深圳,走私一批又一批的港版iphone。

“過春天”成為水客們解決溫飽的必經之路,彷彿只要走過春天便是四季。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劇中的佩佩是典型的“單非仔”,顧名思義,就是“跨境學童”,她遊走在香港與深圳之間。而過春天對她來說只是每日必經之路。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佩佩的青春裡唯有友情是甘甜的,joe開朗樂觀、自由瀟灑,猶如空中翱翔的雄鷹俯探世界之美,而她則是幼鳥嗷嗷待哺,可她這隻幼鳥是倔強且孤獨的。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生在單親家庭,生母居住在深圳地界,而自己上學卻在香港,無奈之下,她頻繁穿梭在香港與深圳之間。

父親已有家室,父女倆的見面也是寥寥無幾,而母親則是父親婚姻的意外,母親僅少會去香港,她不屬於這裡,也永遠無法屬於這裡。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然而,於她來說,無論是香港還是深圳亦是毫無歸屬感,母親好堵成性、痴迷於一日致富的道路,早已令佩佩心生厭惡,懵懂的年紀,佩佩在無人修正的青春中越走越遠。

當青春的叛逆與她共舞時,她也只得欣然接受。佩佩與joe約定一同去日本旅行,然而,在二人懸殊的經濟條件下,佩佩不得不依靠業餘時間的兼職來賺取一張機票。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幫同學貼手機膜、放學後在餐飲店做小時工、一個小時32.5港幣,一天做五個小時,也只有162.5港幣,這離與閨蜜joe的約定目標依舊很遠。

一日,在joe的帶領下,佩佩參加了遊輪派對,派對上年輕男女打扮的時尚靚麗,而佩佩只著一身校服,這令她看起來另類,她無法融入有錢人的世界,向來自卑的人,又怎麼會因浮華打開心門。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joe那天喝得醉了,那天佩佩第一次看見阿豪,模樣陽光,大男孩的感覺,阿豪是joe的男友,他送醉酒的joe回家,留佩佩獨自一人。

青春的荷爾蒙在遇到阿豪後開始催發,佩佩不以為然,在她的眼裡他們身處兩個世界,平行無交集。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意外的是,這次派對卻徹底改變了佩佩單調的青春。

偶然在往返深圳的途中遇到躲避海關的水客,水客將幾部嶄新的iphone塞進佩佩手中,就此躲過一劫。

事後佩佩也因此得到了一筆與她來說不菲的報酬,金錢促使她動了歪念,她知道這是佩佩男友的朋友。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沒想到的是在joe的姑媽家,豪華的別墅,佩佩與阿豪再次相見,這一次佩佩怯怯的問道有關水客的事情。

陰差陽錯之下,阿豪帶著佩佩來到組織的老巢,青澀稚嫩的佩佩在一眾人的玩笑下羞紅了臉,而一旁的阿豪卻不以為意。

佩佩決定成為水客的一員,如果說這麼做是為了金錢,我想她並不會這麼做,她深知自己為的是一個約定。為了自己灰色的青春。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水客很危險,但是跑路費卻很多,佩佩因為學生的身份,很快在水客的行業混的風生水起,而當初開自己玩笑的一眾人也再次開玩笑稱自己為“佩佩姐”。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認同感讓她感到自在,從小到大,無法在家庭中尋求、也無法在同學面前尋求,然而,卻在這見不得光的行業中謀得認同感,這無疑是一種諷刺。

佩佩的存在就宛如水客的行業,灰暗的青春與灰色的地帶。寒冬來臨之際,冰凍的是人心,而如何走過春天需要的是擁抱寒冷的心臟。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錢就快要攢夠了,每一分都是自己冒險賺來的,小心翼翼的存放在鐵盒裡,周遭的一切彷彿都未改變,好賭成性的母親再次被男人拋棄,幸苦攢的錢也被席捲一空。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自己仍舊是個自卑的女孩,只是,有個人總能照亮他,他是阿豪,幾次三番在突發意外時,阿豪總能第一時間出現,這讓佩佩倍感親切。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而無意間佩佩也得知了阿豪的另一個身份,大排檔的員工,佩佩覺得相似,自己與阿豪的相似。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阿豪帶自己去飛鵝山,站在山頂,俯探香港的繁榮,當阿豪放聲吶喊:“我是香港之王。”時佩佩便越發的覺得阿豪與自己的相似。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他們都需要認同感,他們都遊走於灰色地帶,他們的青春猶如黑暗的地道,而光便是全部。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很快,阿豪的舉動便傳到joe的耳中,當joe痛心疾首的質問佩佩時,當joe將滿腹的惡語吐露時,二人的友誼破裂了。

對佩佩來說,青春唯一的甘甜也不復存在。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而另一邊,阿豪卻漸漸愛上這個單薄的女孩,因為她的勇敢無畏、因為她的倔強不服輸、也因為她的另類。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阿豪想要幹一票大的,獨立門戶,先前是將iphone藏匿於車胎的內側,而這一次他希望佩佩能幫自己。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他們將手機貼肚纏繞,藏匿於單薄的衣服之下,鵝黃色的微光下,毫無情慾之事,卻曖昧至極。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不過,這一次的行動卻失敗了,阿豪被組織的花姐發現,佩佩也被抓了回來,當火藥味十足時,警察破門而入,一切都結束了,彷彿水客行業的敗落。

在此之後,母親變了,不再好賭成性,在女兒身上發生的事情讓她醒悟,當二人來到飛鵝山,母親望著高樓緊密的香港,輕嘆:“這就是香港啊。”

這部電影走私著青春的殘酷,而販賣的卻是人流的孤獨

沒錯,這就是香港。

無數人享受著人流孤獨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