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學員老趙今年34歲,剛從原公司跳槽,他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80萬年薪的技術崗位,一個是50萬年薪的管理崗位。

老趙有點糾結:論薪資待遇,當然是技術崗更有吸引力,但考慮到自己的年紀,又擔心後續跟不上技術的快速更迭。

他諮詢我:到底該選哪一個更好?

其實,面對選技術崗還是管理崗這種事,我們最大的誤區,是總是喜歡“向外審視”,而忽略自身真正的擅長和能力邊界。

“30多歲了,你還能幹多少年技術?”

“技術更新迭代那麼快,你能拼得過年輕人?”

“長遠來看,做事的,哪裡比得上管人的?”

這些話有道理嗎?有的,可是時代早就變了,人與人,也並不同。

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一、無論技術還是管理崗,都再沒有真正的穩定可言

管理崗比技術崗穩定麼?不一定,甚至有時候,反而相反。

戴爾亞太區前銷售總監張思宏曾提到:

“很多人到了中年,處於企業中層,一個普通管理崗,處境就會比較尷尬。他們已經無法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卻是公司最昂貴的人事資產。

在行業下沉、公司業務收縮,或是發生重大變動的時候,很容易會被當成包袱甩出去。”

這句大實話,道出了一個扎心的現實:在公司面臨困境時,中層管理崗,可能是最雞肋也最容易被幹掉的崗位。

因為高管負責決策和戰略,基層負責具體事項的執行,而很多中層,往往只負責上傳下達。若自身再比較懈怠,疏於提升自己,不裁你裁誰?

職場上能讓你安身立命的,從來不是什麼崗位,是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二、清楚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是成熟職場人的必修課

那些說30多歲不適合學新技術的人,大概率上是沒見過60歲還興沖沖研發新技術的學霸老頭。

你可知道對這些人來說,與人打交道,甚至還要管理、協調人,是更累十倍的事?

我的前同事老馬就是這樣的人,他是技術專家,之前就推過兩次升職,理由是還年輕需要磨練。事實上,是他清楚自己的短板,遇人際關係就怵,做不來管理。

“一堆協調彙報,部門每個人進度要跟,開不完的跨部門會議,哪一點都不能出岔子。天天頭要炸了……”

但前段時間,上級要高升,急找接班人。作為工作已8年,整個部門資歷最深,業務最硬的老人,老馬推無可推,不得不硬著頭皮接。結果,只幹了一週,他就忍無可忍辭職了。說管人實在太累,實在搞不來。

之後,他降薪到了另一家企業,繼續幹業務崗。

每個人生而不同,獲取能量的方式,能持續高效輸出的領域,也不同。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是一個成熟職場人的必修課。

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三、彰顯個性的時代,管理崗註定越來越不比技術崗高級

現在是個什麼時代?

自媒體創業者滿地開花,自由職業者遍地都是,越來越多的人,憑藉自己的愛好和專長,就能吃飯,而且吃得不錯。

那種抱著30歲必須走上管理崗,或者只有管理崗才是高級崗位的想法,真的落伍了。

相比上世紀傳統的工業時代,未來的職場,人才話語權與自主權,一定會大得多。

所謂崗位區別,將愈發不重要。公司與個體的關係,或許更像是平臺與手藝人的合作。

只要自身硬,哪裡都是鐵飯碗。

基於以上三點,我對老趙問題的回覆是:請學著“向內審視”。

你喜歡什麼、你擅長什麼,就選擇什麼。

這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的做法。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改變認知,刷新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躍遷,做卓越的職場人。點擊以下卡片瞭解詳情:

34歲,80萬年薪技術崗與50萬年薪管理崗,該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