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這個週末,10月份的物價數據低調出爐了。

不是什麼好消息。

10月CPI同比上漲3.8%,前值3%;PPI同比下降1.6%,前值降1.2%。

近年來,中國一直把CPI的漲幅上限設定在3%左右,10月份3.8%的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這是2012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了。與此同時,PPI跌幅擴大,也快降到近三年的最低值了。

隨手拉一張圖就可以看出來,兩者之間,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這代表著什麼呢?

很久之前,局姐在推送中分析過這兩個指標: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簡而言之,它反映的是個人買到消費品的最終價格。

PPI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簡稱,反映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簡而言之,它反映的是企業賣出東西的價格。

這麼一解析,就很明朗了——10月份,基本處於物價快速上漲,但是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又在降速的階段。這種糾結的分化,說“空前”都不為過。

當下,我們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子的宏觀環境?機構的判斷也很分化。有機構判斷“滯脹”,有機構認為只是“單品通脹”,他們爭論的焦點,主要是豬。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二師兄的身價是從今年年初開始一飛沖天的。

中國是世界第一肉類消費大國,豬肉又是所有肉類裡面的絕對大戶。二師兄身價的上漲,是這一輪CPI節節攀升路上的,絕對重要的推手。

拿10月份的CPI來說,同比上漲3.8%,其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6.8%,影響CPI上漲約2.9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1.3%,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佔CPI同比總漲幅的近三分之二。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剔除掉豬價之後,10月的CPI漲幅只有1.3%。

因為豬肉漲幅“一家獨大”,不少分析師甚至認為當下我們只是面對“單品通脹”,拋開豬肉,都是通縮。

這話在理論層面上完全沒有問題。問題是——在一個“吃豬大國”,普通民眾的生活裡,豬肉是實實在在每天都要吃的,這個成本,不可以拿掉啊!

而且,因為豬肉實在太貴,目前,豬肉替代品,包括牛肉、羊肉都已經開始跟著上漲了。都實現小康那麼多年了,大家不吃豬肉就算了,總不能不吃肉吧!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最終還不是會造成整個食品CPI的上漲……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那麼,這一輪“豬週期”會持續多久呢?

回顧歷史,過去十四年,因為養殖散戶化、疫病……各種各樣的原因,中國大概經歷過三輪豬週期,每過三五年,二師兄的身價就要重新飆升一次。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這一輪豬價從2019年初才開始上漲,10月份,生豬存欄量只有去年的一半。等存欄的母豬生小豬,小豬再長大可以擺上餐桌,這一輪上漲怎麼也得持續一年半上下,可以想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整個CPI只會更高。春節又是CPI高漲的時間段,“破5”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了。

小夥伴們,如果明年春節還想吃上豬肉的話,記得趁現在便宜先買好,凍在冰箱裡……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於是,在兩難的情況下,央媽就不太好辦了。

CPI持續上漲,說明處於通脹,應該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加息或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讓錢變得更貴,穩定消費價格。

但是PPI同時下行嚴重,經濟還在向谷底滑落,這個時候,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雖然可以壓制通脹,但會讓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如果降息,注入流動性,CPI的漲幅馬上就會雪上加霜——甭管拿不拿掉豬的部分。

左右為難的情況下,央媽選擇了先穩住。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是,在美國降息三次,全球跟隨的大環境下,央媽謹小慎微。降準是降了幾次,但降息一直非常保守。先是8月底用LPR改革了整個降息的方式,把房地產單獨摘出來,直到11月,才藉著MLF降息了區區5 個bp。

這個幅度太小了,基本就是傳遞一個態度,實際的影響不大。

資金面一直沒有好轉,房地產融資被嚴控,加上“房住不炒”的政策一直沒有放鬆。和CPI從年初開始逐步上漲相對的是,樓市逐步陷入低谷。

社科院數據顯示,在漲幅放緩5個月之後,今年9月,24個核心城市二手房價格由漲轉降。

這一輪房地產的冷,和二師兄的身價多少有點關係。

萬萬沒想到,終結高房價的居然是二師兄

那麼,在這一輪超級“豬週期”的陰影下,房地產可能會怎麼走?

首先,政策面上,有“豬週期”在,樓市政策在明年CPI回覆平緩之前,都不會有轉向的可能。

雖然目前有一些區域打著“人才引進”的旗號變相寬鬆限購,但都是局部的“一城一策”,與整個樓市基調沒有太大關係。

前段時間,孫宏斌都出來說話了,千萬不要幻想調控放鬆。

其次,資金面上,實際上的降息已經開始了,但是,房貸利率會更強調穩定。

11月,1年期LPR大概率會小幅下調,估摸著頂多能降10個bp,但5年期及以上LPR不太可能下調。就算下調,銀行在操作房貸加點的時候,也會把這個幅度給衝抵回去,所以影響不大。

不過,明年CPI高點過去之後,可能會有更加明晰的貨幣政策——或許是更加明顯的降息。

從這個角度看,今年年底房企缺錢甩賣的時候,確實是撿漏良機。當然,前提是你是剛需。

投資的話,為了減少資金的機會成本,完全可以等真正降息再說。

最後,想提醒一句,雖然房地產一直是“夜壺”,但今時不同往日了。

畢竟,以終止土地財政為目標的財稅改革已經打響了(複習→ ),而嚴控房價,本身也是促進經濟復甦的手段之一。

畢竟,在現在PPI這麼疲軟的時候,降息真不一定對實體經濟有用——如果做企業不賺錢,就算拿到了錢,企業也可能選擇還掉貸款,而不是擴大再生產。

但如果消費上去了,就不一樣了,可以直接拉動經濟繁榮。

房價保持平穩,購買力能不能勻出來流向消費市場?這個觀點本身存在分歧。但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擔心房價會漲,那麼,減少花銷,存錢攢首付肯定是他們的首要選擇。

以上。



地產知識局,一天一個知識點,純乾貨,不逼逼。以財經視角,打造小白的購房課堂和行業學習社群。更多內容,請關注地產知識局公眾號(ID:dichanzhishiju),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