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出現早戀。在孩子眼中,戀愛就是一切,如同水晶般純潔;而在家長或老師眼中,就如同“洪水猛獸”。多數家長都是“談早戀色變”,不能正確對待早戀問題,每年因為早戀輕生的孩子數不勝數,實屬令人痛心!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上個月,姐姐發現正在上初二的小侄女,在學校有早戀的情況,不知道如何辦?直接對峙呢,肯定行不通,因為小侄女比較叛逆;強行阻止呢,有害怕小侄女做出偏激的事。不知所措下,姐姐找到了班主任。

早戀被老師罵,孩子險些跳樓

原本期待得到老師幫助的姐姐,怎麼也沒想到。小侄女的班主任聽說她早戀後,不僅沒有積極引導,反而對小侄女各種語言暴力。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因為害怕小侄女的早戀影響其他同學,班主任曾多次在班上罵她:“你就是個敗類,根本不配待在我們班,有多遠你滾多遠”或者“賤人,你爸媽都不想要你了”等之類。

戀愛受阻,壓力甚大的小侄女,在與爸爸一次爭吵中,爬上陽臺,準備跳下去。嚇的姐姐失聲痛哭,好在姐姐反應快:“你有人愛,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死了多可惜,活著才能好好戀愛。”聽見媽媽這麼說,小侄女向後退了2步,姐夫立即將孩子抱下。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姐姐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交談起來,才知道孩子每天遭受老師的語言暴力,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於是姐姐便對孩子說到:班主任的語言暴力,媽媽很失望,也對不起你!明天我們就去辦理轉學手續。今天媽媽想跟你聊聊戀愛問題:


首先:媽媽很高興,我的女兒長大了,有人疼也有人愛。

其次呢,媽媽要告訴你,人一輩子很長,你現在處於青春期,身心逐漸成熟,喜歡異性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自然反應。這個時期了,戀愛雖然很快樂,但同時也充滿了危險。

最後呢,媽媽想告訴你,戀愛跟婚姻相差很遠!你這個男朋友呢,長得陽光帥氣,成績也好,將來考大學肯定沒問題;但如果你也想考大學,媽媽建議你把學習放在戀愛之前。


聽完姐姐的一席話後,小侄女的情緒明顯好多了。於是對媽媽敞開了心扉,與媽媽一起聊了許多戀愛、學習的話題。從那以後,小侄女不僅學習更認真了,戀愛也非常順利。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異性間的相互吸引是人的本能。作為家長,請勿“談早戀色變”,切忌別把早戀當作“洪水猛獸”。重在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愛情觀、婚戀觀。

俗話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原價,而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當複印件出現什麼問題時,其實原價也出現了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出現早戀的孩子一般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

·單親家庭中孩子

因為家庭中性別的缺失,給予孩子的愛不夠充分。比如家庭中沒有母親的男孩或者沒有父親的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出現早戀,源於對異性愛的渴望。

·父母常出差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生活在雙職工家庭中,雖然有父母,卻常常看不見父母。缺乏父母的關愛。著名教授李玫瑾曾公開表示:如果家庭中父母雙方的陪伴教育很到位,那麼,兒子或女兒找女朋友或男朋友的要求就會很高,反而不容易出現早戀。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還孩子出現早戀問題後,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早戀後,父母首先應該平衡自己的心態。請勿譏笑嘲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用平等尊重的態度面對孩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1、認可孩子,不打壓、不譏笑嘲諷

對於早戀,父母應給予正確的認識。愛本是美好的,不可讓孩子覺得是不光彩的、甚至羞恥的。其實早戀並不是洪水猛獸,用不著驚慌失措,更用不著大呼小叫,採取一些過激手段。

家長要做的就是認可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與他站在同一立場上。決不能打壓、譏笑嘲諷,一味地控制打壓,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影響與孩子間的感情。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2、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在認可孩子的情感後,應給孩子講清楚戀愛與婚姻的區別,以及要承擔的責任。青春期的孩子,雖然身高已接近成人,但心智並不成熟。在面對情感問題,還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

3、尊重、並相信孩子的選擇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尊重並相信孩子的選擇,當孩子跟你坦白戀愛後,父親可以跟兒子聊聊,當初是如何看上媽媽的,媽媽有哪些優點;母親也可以跟女兒講講,當初看上爸爸是因為什麼。給予孩子在戀愛選擇上的指導。

發現13歲女兒交男朋友後,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做法,值得一看

父母要做的,是如何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敵人。父母若能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信任,孩子是非常開心的。

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家長應該學會適應孩子的成長及成長面臨的問題。給予合適的指導和建議,像對待閨蜜朋友般,給予孩子關心。待孩子成年後,回憶青春期這段時光,是甜蜜的、幸福的就已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