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一般小龍蝦養殖戶堅信“早投苗,早出蝦,早上市,早盈利!”

這句話可以說是經驗之談,總體上來說是正確的。主要指的是春季的時候早點投放蝦苗,這樣可以搶在4月中旬左右,經過20天左右,稻蝦田裡的小龍蝦蝦苗就可以長成成蝦達到上市規模,基本上都能夠長到4錢以上,而4月份左右由於成蝦的稀缺性,導致小龍蝦的市場缺口非常大,因此性對來說,這個時候小龍蝦作為商品蝦來出售的話,價格都還很高,根據我們這裡近幾年的價格變動來看,至少平均價格都在20塊/斤以上。所以有想法的養殖戶都希望在這段時間儘量讓蝦苗快速生長來搶佔高價蝦苗的市場缺口。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從實際的養殖效果和經濟收入來看,這種養殖思路還是能過賺錢的,說明早苗出早蝦這種養殖模式還是值得推廣的。但是這裡有一點必須要注意,客觀來說,我們這裡的小型養殖戶大部分的早苗都是自繁自養,就是說稻蝦田裡面的早苗主要是去年秋冬季抱卵孵化出來的。這個是重點。

而養殖戶如果自己蝦田裡春季早蝦苗很少需要投苗,從別人的水域裡面購買的早蝦苗投放到自己蝦田養殖的,往往實際的養殖效果都很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放的蝦苗死亡率太大,二是小龍蝦生長緩慢。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嬌貴的小蝦苗

為什麼會出現上面說的這兩種情況,接下來我具體來分析一下原因,如下:

一,早春投放蝦苗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低溫和極端天氣的對蝦苗的傷害:早春的定義一般是從2月份到3月下旬,這個時候的氣溫普遍還比較低,而且晝夜溫差還很大,基本上天氣晴朗的日子裡中午前後的溫度可以達到15°左右,適合苗子出來活動,但是在其他時候,水溫普遍還比較低。不適合小龍蝦出來活動。另外春季尤其是早春,低氣壓和雷雨天氣很頻繁,這種極端天氣下,非常不適合小龍蝦出來活動,管理不善很容易導致小龍蝦蝦苗死亡。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極端天氣不好管理

2,應激死亡:由於早春氣溫低,溫差大,這種情況下本身就對小龍蝦的生長繁殖有很大的危害,加早苗規格小活動能力低下,免疫力很差,因此面對外來傷害很難有效預防和抵抗,自繁自養的早苗相對還好一些,一直在稻蝦田裡棲息活動覓食,一來對生態環境比較適應,在藻類豐富的情況下還能夠勉強受的住。而購買的早蝦苗投放在稻蝦田裡,一來不同的水域裡面的具體生態環境和水溫肯定有差別,二來這些早苗在捕撈運輸的過程中會被擠壓,可能出現脫水或者機械損傷的傷害,這樣一來,本身早蝦苗就很脆弱,加上這麼一折騰,死亡率會大大增加,投放在稻蝦田之後,有大概率會被凍死或者不適應新環境而應激死亡。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二,早春投放蝦苗生長緩慢的原因:

1,低溫影響早春蝦苗正常蛻殼:低溫天氣下,由於各種微生物循環速度緩慢,水體中的各種生物釋放的鈣質有限,比如螺螄還在底層淤泥裡面棲息,沒有出水活動。另外,溫度低,小龍蝦即便在鈣質充足的情況下,自身對鈣質的吸收轉化的時間也會大大延長,通俗一點來講,就是小龍蝦蛻殼之後,屬於軟殼蝦,這種軟殼的時間會大大延長,從軟殼蝦變成硬殼蝦的時間會大大延長。這也就是春季下籠子捕撈的時候軟殼蝦比較多的原因。小龍蝦蛻殼之後需要吸收足夠多的鈣質才會硬化,進入下一步的蛻殼,從而實現持續的生長,而硬殼時間的長短明顯就影響了小龍蝦的生長速度。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2,低溫和溫差過大的情況下,小龍蝦不愛活動也不愛吃食:由於小龍蝦是變溫動物,對外部水溫的變化很敏感,合適的水溫小龍蝦就很活躍,攝食量也大,長得也快。不合適的水溫不愛活動,不愛吃食,也就生長緩慢。具體來說,小龍蝦活動覓食的最佳水溫在18°到30°這個範圍之間,這個溫度範圍之內,小龍蝦最活躍生長速度最快,高於30°小龍蝦會避暑,低於這個溫度範圍小龍蝦會禦寒,無論是避暑還是禦寒,小龍蝦都會減少活動量和攝食量。早春氣溫一般在5°到18°這個範圍之內浮動,在水溫10°以上小龍蝦會出來活動,10°以下基本上會停止活動。因此這段時間總體來說早苗由於低溫和溫差過大的原因,攝食量少,生長比較緩慢。

這裡分析了投放早春蝦苗的低存活率和低生長率的原因,相信朋友們也明白了為什麼在3月份甚至2月份投放蝦苗時的效果不理想了吧?其實早投苗,出早蝦並沒有錯,只是養殖戶朋友誤會了這句話原本的含義,最準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這樣的:在自繁自養的前提條件下,人工刺激小蝦苗在早春出來活動覓食,就能夠實現成蝦早上市的願望,相應地也就能實現賣高價蝦的願望。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夜間觀察小龍蝦

哪麼具體應該如何實現早春小蝦苗快速生長呢?我的解決思路是這樣的,如下:

1,做好秋冬季的肥水培藻工作:這裡再強調一遍,秋冬季的肥水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一來可以為來年開春之後的稻蝦田提供合適大量的水藻,這些水藻一方面可以保證蝦田溶氧量充足,而且還能夠培育大量的浮游動物,這些浮游動物是小龍蝦蝦苗的天然適口餌料,富含豐富的動物蛋白,而且蝦苗吃了容易消化。同時水藻還能夠有效降低水體透明度,具有保溫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防止青苔爆塘的現象發生,抑制青苔孢子的繁殖。同時秋季收割的稻茬和浸泡在稻蝦田裡的肌酐還在繼續腐爛發酵,在發酵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水體持續增溫。這些肥水之後的具體變化都很好的起到了為水體保溫和增肥的作用。

2,管理好伊樂藻的移栽工作:低溫天氣下,伊樂藻屬於少有的冷水水草,而且它還是沉水水草。因此在低溫天氣下水草稀少的情況下,做好伊樂藻的移栽工作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大量的小蝦仔和幼蝦以及開春之後的小蝦苗,出來活動的時候,主要的棲息之地就是藏身在水草裡面,而伊樂藻綿密,呈團狀,正好適合小龍蝦棲息活動藏身,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水草可以替代。因此在上一年的秋冬之際就要做好移栽伊樂藻的工作。具體時間就是現在(目前是11月份上旬),由於伊樂藻本身適合在低溫天氣下生長繁殖,因此很容易存活,移栽的時候最好是在稻蝦田淺水區還沒有上水之前,用旋耕機將種植區旋耕一遍,然後將根部插入泥土你面就可以了,注意株距和行距即可,這裡簡單一筆單過,下一篇文章專門介紹一下這個季節如何種植伊樂藻,因為伊樂藻在低溫季節存在的意義實在是非常大。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伊樂藻管理

3,餌料投餵:這個季節養殖戶的餌料投餵工作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首先早苗普遍規格不大,活動能力不強,消化能力比較低下,因此一般都是棲息在淺水區的伊樂藻裡面,所以投食的時候最好選擇要讓小龍蝦容易消化的餌料為好,我們這裡是將換都用豆漿機帶水磨成豆漿加豆渣然後投灑在伊樂藻多的地方,這裡需要注意一下,由於早苗活動能力幼蝦,攝食慾望不強烈,攝食量也不大,最好在投食的過程中,注意飼料是否吃完,酌量加減,以免引起浪費,汙染水質。一般我們在這個季節堅持1畝田的面積2斤黃豆,2斤精養塑料(膨化飼料)。

4,防範雷雨和低壓天氣帶來的危害:雷雨天之前最好在稻蝦田潑灑適量的應激靈和增氧片,同時停止投食餌料,有條件的最好在環溝周邊用秸稈覆蓋住,給小龍蝦保溫。

早春蝦苗要想長的快,提高存活率,必須做好以下的幾點管理工作?

總結:

總的來說,堅持做好以上4點,可以在最大層度上保證早苗的存活率和生長速度以及蛻殼的順利度,從而實現小蝦苗快速生長的目的,根據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這樣的苗子投餵20天左右就可以長到4錢以上,達到上市的規格,我們一般都會下籠子捕撈,這個時候的價格絕對不會低於20塊一斤,我認為今後幾年也不會,因為整個4月份的小龍蝦市場具有稀缺性,能夠賣出高價,當然像去年我們這裡3月份到4月份的成蝦達到了40塊錢一斤以上,屬於特殊情況,以後不會出現了,只能回憶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