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在我們的旅行途中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遊客在去景點參觀的時候,看到旅遊景點的石雕等物件總喜歡摸下。有人覺得摸一下可以沾沾福氣,也有人覺得這樣很好玩,但是很少會有遊客想到這樣的行為會給景點帶來一定的破壞,前陣子筆者去紹興的蘭亭景區遊玩,就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談一談。

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蘭亭指的就是王羲之《蘭亭集序》裡面的那個地方,那是紹興的一個著名景點,據說曾經是書聖王羲之的私人園林。既然這景點與王羲之有關,這個景點自然也是與書法沾上了一些關係。在蘭亭景區內有著不少石碑,雕刻著歷代文人墨客的作品。

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蘭亭的這些石碑中,最著名的要數三塊碑,號稱蘭亭”三絕”,分別是雕有康熙、乾隆手跡的“祖孫碑”,雕刻著“鵝池”兩字的據說是王羲之、王獻之手跡的“父子碑”,以及刻有“蘭亭”二字的康熙御碑。這三塊石碑都雕於清代,好歹也算是個文物。

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前幾日筆者去了紹興的蘭亭,特地去參觀了著名的蘭亭“三絕”。比起其他兩塊碑,刻有康熙手跡的“蘭亭”石碑看起來麼那麼完整,是由幾塊碎碑重新粘合起來的。據說是上個世紀的某個特殊時期,這塊碑遭到了人為破壞,所以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令筆者好奇的倒不是石碑的修復痕跡,而是“蘭亭”碑下部的“亭”字。這個“字”看起來很明顯比上面的“蘭”字淺了許多,顯得有些模糊,字旁邊的黑色底色也已經磨損了。一開始筆者以為是歷史的痕跡,但是對比了其他兩塊石碑,比這塊石碑清楚了許多。後來聽人說這塊石碑是被遊客摸的,因為遊客長年累月地摸,以及手上汗液的侵蝕,多少會對這個碑刻產生一定的影響。據說當年為了保護石碑,景區特地在石碑旁圍了塊木柵欄,柵欄上掛了塊禁止觸摸的牌子。

浙江紹興最悲催石碑,刻有幾百年前康熙手跡,卻差點被遊客給摸平

也許很多人認為只是摸一下又不會怎麼樣,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勢必會對古蹟造成損害。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華清池的楊貴妃造像隱私部位被摸得發亮,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對公共場所的破壞,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而這塊碑的“蘭亭”二字是康熙的手跡,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的,我們這輕輕的一摸就是破壞文物了。所以,筆者在這裡建議大家欣賞景點的時候,要文明參觀,遵守規則。那麼,對於這塊石碑的遭遇,您怎麼看呢?您覺得這個行為可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