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年,阿拉伯人摧毀了超戒寺,佛教在印度滅亡

公元前6世紀,恆河谷地,農業得到了急速的發展。成為賦稅的主要來源,導致了商人階層的興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種姓制度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剎帝利階層擁有權力和財富,自然對掌管宗教事務的的婆羅門階層發動了挑戰,這種矛盾不可協調。剎帝利和吠舍大商人合作,沙門思潮崛起,眾生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

1203年,阿拉伯人摧毀了超戒寺,佛教在印度滅亡

在尼泊爾一個偉大的智者成了扛旗大將,喬達摩·悉達多成了沙門思潮的領袖人物,金剛經這樣介紹,常隨者1245人!提出了眾生平等,覺悟成佛的理論。徹底壓制了婆羅門教,因為婆羅門教宣揚輪迴思想,聽話忍耐生活者,可以轉生成高等人,這對底層人來說,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坑!佛教給了世人一個希望,通過努力覺悟,可以解脫現實的困境,沙門思潮是以婆羅門教的理論為根基。大乘佛教大量融入了婆羅門的思想,讓佛教失去了原創性,僧侶得到皇室的饋贈,擁有了大量的財富,走進了婆羅門的舊路。

1203年,阿拉伯人摧毀了超戒寺,佛教在印度滅亡

大唐高僧玄奘在印度留學,生活中有大量的辯論經歷,說明婆羅門教一直在努力。佛教已經走向了沒落,鳩摩利羅和商羯羅,論戰中擊敗佛教。爛陀寺從公開講學變為閉門授課。

1203年,阿拉伯人摧毀了超戒寺,佛教在印度滅亡

從公元十世紀開始,回教逐步征服印度,將佛教文物全部摧毀。超戒寺最後一位法臺,逃亡西藏,又返回印度,沒有了回天之力,1225年圓寂。大多數學者認為印度佛教是亡於穆斯林政權的入侵,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印度佛教,源於佛教信徒的回饋,在這之前700年內,佛教在印度杳無音信。最大的原因是大乘佛法認同了印度教諸多教義與傳說。商羯羅利用這機會, 把佛教逐出了印度,重新建立了《吠陀經》的權威性。沙門思潮的崛起,源於經濟變革,卻因故步自封而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