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發展中的深圳,圖2讓路人面紅心跳的街道,圖8偷渡人被追回


深圳,改革開放後發展最快的城市,自從被設置為特區後,經濟上突飛猛進,各個行業都以嚇人的速度前進,90年代後,這裡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勞動力,因此在短短几年內就有大量的人群湧入這個城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照片上是90年代在深圳清洗樓面的工人,他們被稱為“蜘蛛人”,每天在幾十米的高空作業,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險。

90年代初,深圳福田“不夜天”食街熱鬧非凡,每天晚上都是燈火通明,大酒樓門口站著成排的穿著很簡單的漂亮女孩在招攬顧客進去吃飯,很多路過的人都會面紅心跳。

90年代在深圳打工的外地人,需要辦理工作證和暫住證,被查到沒有身份證、工作證、暫住證的“三無人員”會被帶走問話,很多人為了躲避查證,會東躲西藏,都不敢踏實地睡一個好覺。

90年代初一個時尚漂亮的年輕女孩在海邊的石頭上拍照片,這如果在中國的其他地方絕對算是相當前衛,但在思想觀念比較開放的廣東卻是很正常,只是一些年齡偏大的老人們可能不太能接受。女孩拍照片的同時,旁邊還坐著一位背孩子的大媽,那詫異的眼神彷彿在說“這年輕人,真會玩”。

90年代深圳的民工宿舍,一個房間內睡著幾十個人,並且是兩人擠一個鋪板,可能是一對夫妻,也可能是兩個好朋友,為了生活只能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基本上沒什麼隱私可言,所有人睡覺時將自己的床簾一拉,就算是獨立空間了。


1990年10月,內地第一家麥當勞在深圳開業,但剛開始這家“高大上”便利西餐店不能用人民幣消費,只收港幣,有點想不通,為什麼呢?

90年代初,從農村到深圳打工的人們,他們找到工作之前常常露宿街頭,因為這裡的消費相對較高,一般不會有人捨得花幾十元去找旅館,非常心酸。

深圳與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從50年代起,這裡會經常發生偷渡事件,公開文件中深圳歷史上有4次大規模的偷渡,分別發生在1957年、1962年、1972年、1979年,從1954年至1980年,被官方詳細記錄的偷渡事件就有56.5萬人次。照片上是90年代初偷渡人群被警方截回。

90年代在深圳的街頭,拿著大哥大打電話的老闆們隨處可見,他們打電話的聲音很大,談論的都是幾十萬的大生意,照片上的老闆帶著女朋友在飯桌上,自己正在用大哥大打電話,女朋友則玩著手中的遊戲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