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人喜好閱讀,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出售報刊和漫畫書的便利店和書店,就連自動販賣機也有報紙出售。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倘若懂點日語,肯定會被裡面的內容雷倒。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的出版物中,除了《朝日新聞》《產經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等少數報刊報道新聞還算比較客觀外,其他的平面傳媒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經常會爆些諸如“朝鮮化學武器偷運東京”“中國上千枚核彈對準日本”之類的猛料,很是吸引讀者眼球。由於平面傳媒競爭很激烈,許多報刊為了突出賣點,往往還製作戶外廣告預告下期的重磅文章。

曾在東京的地鐵站看到某雜誌海報,上面赫然印著中國侵日內幕大曝光,說是解放軍將於某月某日在日本哪裡登陸,就連兵力規模、部隊番號、配備武器和作戰路線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被指捏造朝鮮“四月危機”,韓國公開指責日本煽風點火

自從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隨著中日矛盾日漸激化,日本政治急速走向右傾化,大小傳媒的這類消息甚囂塵上,“對中國開戰,日本艦隊擊沉中國航母‘遼寧’號”“尖閣列島登陸作戰全貌”“戰勝中國入侵的方案”等無中生有的新聞遍地開花。明眼人一看,這分明就是在胡說八道。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非但不能以正視聽,更是愚弄了日本國民感情,進而以民意選票綁架國家外交政策。儘管傳媒界對此也心知肚明,但還是樂此不疲,讀者關心什麼題材,報業就編造什麼新聞。

日本平面傳媒不僅會編造子虛烏有的故事,還會拿蓋棺定論的歷史事件調侃。一群日本三國迷曾推出過名為《三國志新聞》的報紙,報社模擬派出記者到三國時代採訪,內容嚴格依據三國史實,並按新聞方式報道歷史事件。報紙的出版日期與三國紀年一一對應,對“即將”爆發的重大戰役還邀請持不同觀點的軍事評論家進行深度預測分析。令人覺得日本人超級可愛的是,每次戰役“結束”,預測有誤的評論家還會在報上刊登啟事向讀者道歉。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三國志新聞》

你要是據此把日本報刊當作是群滿口胡言的小丑,那也太小瞧他們能耐了,其實日本狗仔隊挖料的猛勁也是相當驚人的。

小泉純一郎在任首相期間,日本政經類雜誌《真相的深層》曾在2004年4月、6月、10月刊上,連續以專輯的形式報道了1967年4月小泉在慶應大學讀大四時對同校女同學性侵犯,以及之後逃脫法律懲處,被送入精神病院強制治療“精神分裂症”長達3個月的過程。

為了增強讀者信服力,記者不僅打通關節,調閱了小泉當年在東京都立松澤醫院入院治療的病歷,甚至還採訪了被小泉性侵犯的那位女生及其他知情同學。日本人向來喜好八卦,想破腦袋也不會料到風度翩翩的首相竟然會是一名強姦犯兼精神病人,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大小報刊也盯上了這座金礦,各顯神通進行深度追蹤。
其實,這件事不過是些發黴的隔年舊賬,拿出來晾曬只能滿足讀者一時的獵奇心理,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但是高調炒作能使小泉處於尷尬境地,如果惹上點官司或者小泉迫於壓力辭職的話,那是再好不過了,編輯既用不著為明天的稿子發愁,還能大大增加銷量,何樂而不為呢?

果然不出所料,在2004年6月10日的國會參議院有事法制特別委員會上,民主黨議員齊藤勁突然發飆,要求小泉澄清傳媒對其的有關報道,因為這已不單是小泉自身人格的問題了,而是關係到日本政府聲譽的大是大非問題。

《真相的深層》總編輯木村愛二也沉不住氣了,主動跑到東京地方法院打起了官司,控告小泉隱瞞歷史給日本國民造成精神痛苦,要求其儘快辭職並提出象徵性的1萬日元精神賠償。

小泉面對咄咄逼人的輿論攻勢,在重申指控“完全虛假”的同時,卻又說不會控告原告毀謗。這種異於常人的做法,立即就被傳媒抓住辮子大做文章,冷嘲熱諷小泉是由於心虛才不敢對簿公堂的,令讀者直呼看得過癮。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小泉純一郎

然而,日本法制相對完善,國民又比較安分守己,像小泉那樣的醜聞畢竟可遇不可求,縱使傳媒使盡渾身解數,信口雌黃再加上窺人隱私,大多數時候的版面還是難以湊齊。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日本平面傳媒素有娛樂精神,餘下的版面就用八卦消息和美女豔照拼湊。日本人就有這個能耐,抓住雞毛蒜皮會無病呻吟,再小的事也能被搗鼓成大事。比方說,得了流感死了一個人非得連續跟蹤報道幾個星期不罷休。從死者的發病原因到治療經過再到處理後事還不算,接著採訪衛生部門採取何種防疫措施,醫學專家建議如何預防感染病菌,還要報道普通市民對流感的反應。經過記者這麼一驚一乍,老百姓怎麼都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每到冬春流感高發季節,走在街上的日本人差不多有一半會戴口罩。

日本的電視傳媒亦是搞怪耍寶的主兒,成天播放互動遊戲和肥皂劇。一些電視節目甚為惡俗。如果說節目格調低一點倒也罷了,但拿外國人開涮就有點可惡了,日本電視臺經常會播放發展中國家落後愚昧景象的視頻。筆者曾在朝日電視臺看到一檔互動遊戲節目,出現了印度火車人滿為患,甚至車廂頂上和火車頭上都坐滿了人的畫面,末了讓在座嘉賓猜是哪個國家。談話間,賓主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把印度人貶得一無是處。

雖然拿捏外國人的笑料在行,但日本人不肯待見自己吃虧。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媒體曾一度流行“中國崩潰論”

北京奧運會期間,富士電視臺轉播了中國選手對陣日本選手的乒乓球比賽,按實力對比,日本選手與中國選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輸球毫無懸念。可是,電視臺決不能這樣讓自己人臉面無光,於是變著法子耍點小聰明,借題發揮。因為中國隊是在主場作戰,現場觀眾的吶喊助威聲排山倒海,每逢中國選手進攻時,看臺上“殺球”的叫喊聲此起彼伏。電視臺便在這上面動起了手腳,當中國觀眾高喊“殺球”時,日本人看到的電視畫面上就出現了無數個“殺”字,而“殺”字在日語中是表示殺人的殺,與殺球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而,日本一些有識之士擔憂,電視臺如此譁眾取寵,只會使國民對中國人產生強烈的厭惡情緒。

娛樂節目如此,電視新聞也逃不出這個怪圈。

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島國,地理相對封閉,因此國民對於國際大事並不怎麼在意。打開電視,國內新聞充斥著沒完沒了的國會辯論,國際新聞沒幾條,而且大都與美國和中東有關,偶爾有條關於東亞其他國家的新聞,十有八九也是負面的。

令人氣憤的是,日本的電視傳媒在報道涉外事件時不能做到客觀公正,一直存在著報憂不報喜的現象。

2008年年初,日本發生毒餃子事件後,電視臺和報紙把矛頭一致對準中國生產廠家,義正言辭地口誅筆伐,致使消費者對中國食品產生了恐懼心理。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各大電視臺連續多天將“毒餃子事件”作為主要新聞跟蹤報道

當時正值奧運會前夕,考慮到國際影響的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與日本政府交涉,希望在沒有查清真相之前能夠低調處理。儘管中國釋放出了善意,但日本某些消息靈通媒體獲得消息後大肆炒作,武斷地認為這是中方理虧的表現,毒餃子事件的新聞熱度驟然升高,給雙方政府的後續工作帶來巨大難度。

後來,投毒者在向速凍餃子注射有機磷農藥時被當場抓獲,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日本媒體路子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日本警方查獲的餃子包裝袋上發現用以投毒的小孔

令人遺憾的是,曾在毒餃子事件中充當急先鋒的日本電視傳媒,這時卻集體失語了。

如此看來,光怪陸離的日本媒體,掩蓋不了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空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