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翻5倍,果農叫苦賣不出去,收購商不背鍋

冬天已經快要到來了,很多朋友都會多多購買一些補品,比如我們常見的紅棗和枸杞等。南方地區的朋友會把這些東西煲湯,北方地區的朋友會更為豪爽,直接把它做入菜中。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這種補品就是新疆的特產之一。不管是內裡還是外表,它都是當之無愧的上乘補品,但它的價格卻讓很多人受到了傷害,既讓種植戶痛心,也讓消費者難受。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翻5倍,果農叫苦賣不出去,收購商不背鍋

其實,它就是新疆灰棗,灰棗得名是因為棗類在成熟之前,表面呈現灰色,和普通紅棗的發育過程不一樣,人們為了將其區分開來,就將它稱為灰棗。新疆灰棗更是佼佼者,它個頭大,味道甜美,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熱愛。

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翻5倍,果農叫苦賣不出去,收購商不背鍋

消費者之所以喜歡新疆灰棗,主要是因為它蘊含人體所需要的20多種氨基酸,還有多種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因此,它為人們稱呼為“維生素丸”和“礦物質元素庫”。和一般的紅棗比起來,新疆灰棗更甜,不管是作為零食,還是用來做菜都是上上之選。那麼,擁有如此價值的新疆灰棗為何會讓消費者和種植戶叫苦連連呢?這主要是因為運輸費用。

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翻5倍,果農叫苦賣不出去,收購商不背鍋

其實,新疆灰棗從產地到市場的運輸距離十分漫長,這也是大多數新疆瓜果的通病。這些瓜果本身營養價值很豐富,新疆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決定了當地的水果都是個大味甜。但是,這些瓜果從新疆運到內地會產生高額的運輸費用,新疆灰棗便是如此,它的收購價一公斤6元錢左右,並不貴,但它在內地市場的價格能賣到15元一斤。產地收購價和市場銷售價之間整整相差了5倍。

所以,就算新疆灰棗的市場前景很大,但果農卻只能叫苦,說賣不出去。此外,新疆灰棗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今年的產量更是達到峰值,當地儲存有幾百萬噸的產量。可想而知,它們的同時上市會引起多大的市場反應。市場本身就無法消化如此多的量,而新疆灰棗的產量又擺在那,只能是滯銷了。

從產地到市場,價格翻5倍,果農叫苦賣不出去,收購商不背鍋

對此,有些不瞭解情況的果農和消費者紛紛指責收購商,覺得他們在等著果農血本無歸,或是趁著新疆灰棗價格降到最低的時候,再來出手。不過,收購商卻表示自己並不能背鍋。其實,收購商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已經盡力在收購新疆灰棗了,但如此龐大的產量根本不敢全吃下。再加上漫長的運輸線和有限的市場前景,讓許多收購商依舊停留在觀望狀態,不敢妄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