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大家好,小米手錶作為真正的安卓智能手錶,發佈會上就帶給我們很多的驚喜。不同於之前華米手錶,這次是小米真正的自己出品。據說是自己的團隊兩年前就開始研發,整合了整個小米智能生態鏈的存在。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在作者看來,小米手錶是小米旗下硬件僅次於手機的地位,戰略高度決定了產品的檔次。發佈會之中,就標榜自己是真正的安卓旗艦手錶,甚至可以同Apple Watch相媲美。這,就使得眾多米粉和網友非常期待,並已經準備好了錢包。

作者有幸提前拿到了小米手錶,經過幾天的體驗,現在就把自己的感受拿出來分享給大家。至於小米手錶的表現,能不能匹配自己誇下的海口,我們最後做出總結。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手錶外觀

拿到手錶,作者迫不及待的打開包裝,晶瑩剔透的四曲面玻璃設計,首先映入眼簾。乍看起來,質感非常出色。磨砂的金屬中框設計,顯得比較低調內斂,右側錶冠和電源鍵,左側是一條修長的揚聲器。

反過來,背部是陶瓷材質,摸起來有種涼涼的感覺。後蓋上凸起結構具有4個充電觸點和兩條發綠的心率傳感器。這種充電觸點放到後面,外觀看起來一體化更強。抗過敏、防水、防汗的橡膠錶帶,戴起來非常舒服。

類似Apple Watch的外觀,看起來更加高大上。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交互操作

說到操作,最直接的體驗就是不用特意去適應。亮屏的時候,下滑調出消息通知,可以顯示通知、電話和短信等內容;上滑,調出控制按鈕面板;右滑,負一層,天氣、日曆和小愛同學等信息;左滑,切換各種功能小工具。這麼看來,就是一部縮小版的手機。

對於消息的推送,在這裡要重點描述一下。鏈接手機後,兩者都亮屏,收到消息,手錶不會提示。手機息屏,收到通知,手錶息屏時會提示收到的信息;手錶亮屏,收到通知並不會打斷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只是提示未讀消息。更加智能的是,可以關閉自己不想要的推送。

交互操作,簡單實用,不用過多的適應時間。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功能體驗

屏幕常亮,這個功能其他手錶懼怕耗電,一般不會具備,而這次小米手錶卻意外搭載,另作者比較高興,再也沒有抬腕屏幕卻不亮的尷尬了。不選擇屏幕常亮,則會有非常多的錶盤樣式讓我們選擇,和MIUI 11的萬象息屏很像。

有了小米手環計步、心率檢測、睡眠監測的功底,小米手錶在這些方面更是非常精確。經過自己無聊的測試,一百步會有一兩步的差異。由於具備了GPS功能,室外跑步、騎行、登山等運動模式也非常精確,日常的防水也沒有問題。終於,可以不帶手機跑步了。

功能方面的體驗,同MIUI一樣流暢自如。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NFC和app體驗

手機NFC功能常見,複製到手錶,功用是一樣的。小米及早的佈局移動支付應用,國內很多城市都可以NFC刷卡乘車。另外,模擬門禁卡也是非常方便的,自己家裡沒有密碼的門禁卡,完美拷貝,使用起來非常炫酷。

目前,支持的APP並不多,升級一次後已經有了而是多款。這幾天,作者只進行了微信的體驗。其實,就是一塊小屏手機的微信操作,方形的屏幕,使得消息的顯示也比較全面,比朋友的華為Watch GT優秀多了。其他APP只是淺嘗輒止,等後續再做出介紹。

NFC的方便和app操作的自如,小米手錶安卓第一。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智能聯動和續航

智能聯動,得益於小米智能體系的建立,可以用小米手錶遙控同款路由器下鏈接的所有智能產品。作者家裡的小米路由器4、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等設備,很好的連接在一起。通過小米手錶,可以很好的控制其他智能電器,真的是懶人的福音。

大家最關注的可能就是續航了,整個手錶,估計最大的模塊就是電池和震動馬達了。作者充滿電日常使用15個小時,屏幕保持常亮,開啟間接測量心率,關閉GPS,電量剩餘35%。這樣的續航還是可以的,中度使用兩天應該不成問題,要是想要四到五天的續航,還是選別的吧。

智能聯動,智能家居更加實用;續航,還算可以。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這麼多優點的背後,仍有一點小小的不足

談到不足,作者看來,在無線充電盛行的當下,不具備此功能,也算是一種小小的遺憾了。畢竟,小米手錶是標榜蘋果手錶的,既然對手攜帶,為何自己沒有。希望,在今後的小米手錶2代,可以補齊這個短板。

這樣總結下來,小米手錶聲稱的真智能安卓手錶,完全可以做到,旗艦級別的享受和暢爽的交互體驗,足以支撐起小米手錶的高度。小小的不足,不能撼動小米手錶地位。

小米手錶提前體驗之感受:旗艦享受,仍有一點不足

最後,對於小米手錶,大家還有什麼別的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或者關注作者,我們進行更深層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