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原創|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近幾年選秀節目做得風生水起,C位出道的蔡徐坤、孟美岐等人大火。本來他們這些人就是選秀出道走的就是愛豆唱跳風,可是偏偏他們要踏足演藝圈。娛樂圈裡偶像很多、演員也很多,可即是偶像又是演員的卻少之又少,又有幾個人能被大眾認可呢?那些選角的導演也是,誰紅選誰當主角。真的可以說是那些導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最基本的職業操守也沒有,拍出很多爛片敗壞行業風氣。蔡徐坤大火後隨之而來的是質疑,蔡徐坤出演的網劇《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被網友批評演技差。世上有一個很準的定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不是說他們不能參演電視劇,只是他們既然已經做了這件事,何不做到極致呢。你演了這部劇你就有責任有使命向觀眾保證這部劇的質量,你就應該拿出你的態度。像那些只會扣圖的演員,應該不配稱作演員吧。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同樣作為選秀出道的楊超越在《極限17》裡的表現倒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她的演技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楊超越說過:“上天是公平的,世界上的幸運會平均分給每一個人,可能你在一件事上沒有很幸運,在下一件事時幸運就會屬於你,但你在擁有這些幸運的同時,你也會隨之付出代價”。楊超越被別人稱作“錦鯉”,可能她是比別人幸運一些,但她也為這些幸運付出了代價和努力,她沒有辜負上天給她的幸運。那些隨隨便便就能出演角色的人不知道你已經比那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但卻等不一個合適機會的人幸運了多少倍。他們輕而易舉得到了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所以他們要更加努力才能配得上這份輕而易舉。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黃子韜他最討厭別人叫他小鮮肉,他給自己定的標籤是全能藝人,會唱會跳能寫能演。在一則採訪中他說過一句別人看來很狂妄但是在我看來很真實的一句話:“那些看到前輩不打招呼摔劇本的新人讓我碰到就是死”。他在剛出道時看見每一位前輩都會有一個九十度的鞠躬,他和成龍合作過一部電影叫《鐵道飛虎》。整部戲接觸下來後,成龍說:“他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那些專業的危險動作也不用替身,所有動作都是親力親為”。也許他的演技並不是很出眾、也不是很完美,但是他一直在進步在學習。他認為每次參加活動、代言、綜藝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消耗,所以他想做出好的作品。因為那些世界級的的大師、藝術家,最後流芳百世的都是他們的作品。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2017年下半年他就拒絕了所有的邀約,他去了一個誰都不認識他的地方,去創作他自己的音樂作品。對於他這種擁有很大流量的藝人,能做出這種決定真的是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因為他復出時就會有比他年輕比他努力的年輕人取代他。一個好的演員演戲不光要靠後天的努力先天的天賦也很重要,雖然成功是要99%努力和1%的天賦,但如果缺了這1%也是不會成功的。黃子韜就是那個有1%天賦的演員,他是男團出身沒有學過表演,但他塑造的人物都很有自己風格和特點。謝曉飛和鄭柏旭可以說是本色出演了,黃子韜和鄭柏旭還有謝曉飛之間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並且他和角色之間產生了共鳴,所以他自己演的很自然和輕鬆同時也給了觀眾一種自然輕鬆的感覺。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張一山我至今還對家有兒女裡的一句話記憶猶新:“我不想當奶油小生我想當硬漢小生”。而現在他做到了。拍完家有兒女候的他沉寂了好幾年。《餘罪》這部劇是他的一個轉折點,這部劇讓觀眾重新認識了他,他把餘小二這個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柒個我》裡他一人分飾七角色,每一個人格他演繹的都很精準。他對自己的定位是演員而不是明星。他說過你想當演員,就要做好當不了明星的準備。張一山因出演劉星被人們熟知,他是童星出道自然比別人更加備受矚目,事實證明他沒有讓喜歡他的人們失望。張一山從小到大演技一直在線,楊紫說他:是“小鮮肉”裡的老戲骨,老戲骨裡的“小鮮肉”。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張一山和金馬影后周冬雨在《春風十里不如你》裡大飆演技,真的是讓人看的很過癮。在感情戲裡張一山對人物心理和表情的表達可以是說遊刃有餘。在《柒個我》裡很多人物形象都和他本身並不匹配,尤其像莫小娜這個女性化的人物,對每個男演員來說都無疑是個挑戰,而張一山征服了這個挑戰,他沒有讓大家失望。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流量時代到底是顏值重要還是實力更重要,現在誰也說不好。因為當下正火的熱播劇裡幾乎都有“流量小生”。因為有了他們就有了流量就有了人氣。也許是演技爛,但也架不住粉絲喜歡。但是儘管如此最後能經歷住時間考驗的被大眾記住的一定是那些有實力的人。

流量時代,到底是人氣重要,還是演技更重要?

重申,禁止一切行為的轉載和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