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1、貨幣資金

閱讀科目:合併報表數據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關係:現金流量表負責展示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科目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變化過程

TIPS

閱讀財報,碰到不明術語,直接在財報內搜索會計政策定義

凡是不能隨時支取的貨幣資金,都不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母公司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數額,與合併報表"貨幣資金"數額的差額,是下屬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賬戶裡的貨幣資金

貨幣資金構成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其它貨幣資金:因特定目的而存放在銀行某專戶裡的錢。如專項存款、期限較短的承兌匯票、信用保證金等。

存放中央銀行可隨時支取的備付金

存放同業款項、拆放同業款項、同業間買入返售證券(金融機構間的資金拆借)

企業持有時間短(一般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股票不算)

使用受限制的貨幣資金

存放於央行的法定準備金

不能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

三種產生貨幣資金的途徑

發售股票或舉債

出售資產或業務部門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持續大於現金流出

分析原則

與短期債務相匹配:代表企業的償債能力

與經營需要相匹配:代表企業的資金運用能力

投資陷阱

貨幣資金餘額比短期負債小很多:可能代表公司有短期償債危機

貨幣資金充裕,卻借了很多有息甚至高息負債:虛構

定期存款很多,其它貨幣資金很多,流動資金卻嚴重缺乏:虛構

其它貨幣資金數額巨大,但沒有合理解釋:虛構

2、經營相關資產

增值稅

針對:涉及增值稅企業

應收票據、應收款項、收到的現金:包含增值稅=>資產負債表的應交稅費科目,也包含代收增值稅

利潤表的營業收入:不記錄增值稅

流轉稅:只要設計商品生產、批發、零售和進口,都需繳納

價外稅:公司採購時支付增值稅,不計入成本;銷售時收入的增值稅不計入收入。義務幫稅務局跑腿。

增值稅率三檔:17%、13%和0

應收票據

構成

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承諾兌現

商業承兌匯票:由企業承諾兌現,可信度沒有銀行承兌匯票高,取決於開票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誠信度

審核內容

全部由銀行承兌匯票組成:企業地位強勢,產品搶手

有大量商業承兌匯票:企業採用相對寬鬆的銷售政策

一直是由銀行承兌匯票組成,某年商業承兌匯票大量增加: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遇到了困難,開始放鬆銷售政策

非金融企業報表裡有與正常經營規模不匹配的應收票據:這家公司很可能實在票據市場當炒家,需提高警惕

應收賬款

概念:賒銷,也叫"白條子"

公司經營穩健度和產品競爭力而言,在銷售過程中,從優到劣:現金>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應收賬款

陷阱

陷阱一

表現

應收賬款大幅增長,增長幅度超過同期收入

應收賬款回款速度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呈明顯下降趨勢

警惕:公司臨時放寬了信用政策,加大賒銷力度;或公司提前確認收入甚至虛構收入

陷阱二

表現:應收賬款比例較大,且有很大一部分(如超過三成)是一年以上應收賬款。

警惕:公司收入真實性

陷阱三

表現:應收賬款非常低

警惕:若是產品名不見經傳,市場競爭激烈,同類替代產品多如牛毛,還沒有應收賬款,那麼就是收入造假。

陷阱四

表現:利用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操縱利潤表

警惕:積極計提壞賬準備,降低本期利潤;下期回款收回,獲得財報利潤增長

陷阱五

表現:應收賬款長期掛賬的企業,突然有了一大筆錢解決了應收賬款問題

警惕:公司以客戶名義打一筆現金進來,沖銷數額巨大或者賬期過長的應收賬款。需要觀察企業是否新增了其它異常支出。

壞賬計提

概念:應收賬款拖欠時間越久,變壞賬的概率越大。因此,會計準則要求公司對應收賬款必須計提壞賬準備。按時間長短對應收賬款進行比例計提。

影響

資產負債表:資產損失,減少公司資產賬面值

利潤表:是一種費用,需要從當期的利潤表裡減去,降低企業當期利潤

計提標準

不同行業,使用的壞賬計提比例可能不同

同一行業,計提比例也可能不同

計提標準越嚴格的公司越值得信賴

突然改變計提策略,需要警惕

報表裡回報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等數據都是已經經過壞賬準備後的淨值

預付賬款

概念:預付給供貨單位的購貨款,或者預付在建工程價款等

審核內容

經常需要預付大量款項給供應商:企業在整個商業生態鏈上地位不高或信用不好

陷阱

預付款大幅增長,尤其是預付工程款或預付一些專利技術或非專利技術額採購款大幅增長:預付款流出資金,後以營業收入的面孔流回公司虛增利潤

長時間掛賬的預付款:以此名義將上市公司資金挪為他用

預付款佔營業收入或營業成本的比例大幅波動:需要找合理解釋,考慮防假防雷措施

應收利息

概念:公司持有各類債權期間應該收到的利息

應收股利

概念:公司持有股權期間應該受到的其他公司分配的股利

其他應收款

通俗講,是一個"垃圾筐",放所有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應收款。

操作陷阱

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

轉移資金

私設小金庫,將款項源源不斷地轉移到賬外

隱藏利潤或費用,調節報表

優秀企業

其他應收款和其它應付款科目涉及金額極小,甚至為零

排除企業

科目數字比較大,公司經營不夠規範

企業賬上沒錢還容忍大量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存在,懷疑應收款造假

長期應收款

構成

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款項

遞延方式的分期收款

存貨

概念:企業以出售為目的持有的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生產產品以及相關原材料等

構成

原材料

工人工資

製造費用

陷阱

陷阱一

表現:為減少當期費用,虛增當期利潤,故意不對已貶值的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警惕:行業的存貨有貶值特性,需要了解同行業其他公司的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標準,對比衡量公司的存貨價值真實性

陷阱二

表現:新鮮食品或高科技製造業的存貨風險要高很多

警惕:一旦過了保質期或行業發生重大改變,存貨價值可能會歸零(如過期食品飲料、BB機、膠捲及膠捲相機等)

陷阱三

有些行業存貨基本不存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問題,如高端白酒

陷阱四

方法:通過虛構商品採購流出資金,再將資金流回企業,虛增利潤

表現:存貨增長答覆超過同期營業成本增長幅度,且所備存貨與企業銷售速度相比,顯著高於同行業平均

陷阱五

方法:通過加大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欺詐性地提升毛利率,虛增本期利潤

表現:毛利率提升、當期稅收增加

警惕:毛利率的提升實際影響因子

產品競爭力提升:可能伴隨著產品在市場的旺銷或提價

生產成本的下降:則需瞭解同行業是否有近似水平的下降

僅僅是因產成品庫存增加造成毛利率提升,警惕財務欺詐。這種現象通常在固定成本較高的行業比較多

存貨計價方式

影響利潤表的營業成本

常用: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個別計價

審核方式:拉長看,規則不變,影響可以忽略,不用浪費時間。

陷阱:公司突然改變存貨計價方法時,需仔細思索改變原因和產生影響。

生物資產

造假高危行業:農、林、漁、牧、軟件、集成電路、生物科技

造假陷阱

稅收優惠多

產品不易核查

產品差異大,不易找價格參照物

產品有沒有移交或交貨量的大小不易監控

3、生產相關資產

固定資產

概念:公司為經營而持有,使用壽命超過一年,價值比較大的非貨幣資產

構成: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審核內容

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

年末或季末要進行減值測試(市價持續下跌、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閒置等),一旦簡直不可再轉回來

折舊政策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

唸書總和法

折舊算費用從利潤表扣除

折舊並不意味著資產真的產生損失。如白酒企業的酒窖或企業購買的城區房產。

陷阱

公司某年突然改變折舊政策

優秀公司:傾向於使用快速折舊方法,以增加當期費用,減少前期利潤。將利潤推到以後年分區,使納稅義務退後,相當於獲得稅務局給的免息貸款。

較差公司:傾向於拉長折舊時間,儘可能減少當期費用,做大當期利潤,好在資本市場做些其它勾當,並願意為此提前交稅。

在建工程

概念:正在建設的工程。不需要計提折舊。

陷阱

表現:遲遲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警惕:

1、工程已經完工並投入使用,但公司為了避免折舊美化當期利潤,而不轉入固定資產;

2、通過在建工程將公司的錢支付給虛構或關聯供應商,再以公司商品或服務的名義,變成收入流回公司。最後通過大比例折舊或意外損毀等名義,計提高額簡直損失,光明正大"毀屍滅跡"

工程物資

概念:為了在建工程而準備的物資

無形資產

範圍: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版權和非專利技術等

折舊:無形資產需要"折舊",叫做"攤銷"

使用壽命確定,折舊方式和固定資產類似

使用壽命無法確定,期末做減值測試

不同公司處理

利潤高的公司,研發費用記入費用,減少當期稅收

經營困難或是尚處於創業階段的企業,更願意記入無形資產,讓財報好看些

無形資產研發

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

需要真正理解行業、企業之後才能判斷是機會還是風險。研發費用通常在董事會報告裡會單獨展示

房地產類公司:為了建造房子而買的土地,不算無形資產,而是存貨。非房地產類公司的土地,當其被列為投資性房地產時,也不再是無形資產

商譽

概念:當一家企業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淨資產的正常獲利能力,超出的部分,一定是另外一種資產帶來的,這個資產被叫做商譽

商譽記錄

自創商譽,不記錄

沒有進行過收購的企業,商譽欄目是0。記錄為0,不代表沒有商譽

不攤銷(不折舊)

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陷阱

收購方做高有形資產成交價,減低商譽;或是將有形資產作價變低,產生更多商譽:操控未來年份的折舊,影響利潤表

關注的企業常進行收購活動:瞭解有形資產作價是否有失公平,或者嘗試將收購造成的商譽進行折舊,或者直接去掉商譽,看公司負債率水平。

長期待攤費用

概念:企業已經支出的但功效持續一年以上的費用

常見: 固定資產改良費用

陷阱

對經常將費用列入長期待攤費用冒充資產的公司保持警惕(費用資本化,減少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增加當期稅收)

該科目數字沒有任何變現價值,數字越大,企業資產質量越差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

概念:稅務局收的稅,大於公司算的應交稅款

資金被稅務局佔用,對股東不利

遞延所得稅負債

概念:稅務局收的稅,小於公司算的應交稅款。

推遲納稅,相當於公司得到稅務局的一筆無息貸款

兩者不能相互抵消

所得稅:基本上統一25%,一部分高新技術企業15%

陷阱

所得稅除以稅率,大致可以推算出稅務局認定的當前企業稅前利潤。長期看應和公司淨利潤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如果相差較大,需警惕是否有大幅調節利潤的情況

其他流動資產和其他非流動資產

概念:不好歸到常用科目的資產,週轉期不超過一年的,歸入其他流動資產;超過一年的,放入其他非流動資產

4、投資相關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

概念:公司把債券、股票、基金、權證等金融資產放進"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證明公司打算短期持有賺取差價

特點

一經放入,不允許轉換到其它科目

不需要計提折舊減值

影響利潤表

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作為該項資產當期損益,進入利潤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科目

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利潤,稅務局不收稅;產生虧損,稅務局也不允許從利潤里扣減。

買入時的交易費用,作為當期費用,從利潤表裡扣除

持有期間產生的利息或分紅作為投資收益,加進利潤表

賣出時,產生了利潤,稅務局才對其收稅

查看入口

財報"董事會報告"或重要事項裡的"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權情況"

持有至到期投資

概念:放入此科目的一般是各類債券

影響:利潤表

投資收益(約定的利息,即該收的利息,而不是收到的利息),直接放進利潤表"投資收益"科目

減值損失

每年計算攤餘成本

收益計算(P79)

投資收益 = 期初攤餘成本 x 實際利率

以後每年的攤余余額是用上一年的攤餘成本餘額減去已收回成本

實際利率計算是用貼現方式計算

陷阱

陷阱一

表現:進行大額減值。正常情況,當發現持有投資有確定證據發生減值,對其計提減值是謹慎態度

警惕:虛構收入和利潤,然後購入摻水的持有至到期資產,再通過減值毀屍滅跡

陷阱二

表現:債券類投資減值轉回

警惕:對以往減值的轉回,可能真是減值測試錯誤估計了形勢,也有可能代表企業對當期利潤的操縱意圖

陷阱三

表現:重分類(可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互重分類),將從攤餘成本計量變為公允價值計量

警惕:會計政策改變,需要高度重視找原因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概念:沒想好是短期持有還是長期持有的投資科目

同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用買入成本加交易費用當做初始成本

計量方式: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影響

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利潤表,計入權益科目下的資本公積變動,影響淨資產

賣出時,與最初買價差額計入利潤表

持有期間的減值損失和外匯匯兌損益,影響利潤表"資產減值損失"和"匯兌收益"科目

持有期間宣告的股權分紅或應得利息,計入當期損益,影響利潤表(宣告與是否收到該筆分紅和利息無關)

陷阱

搜索"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字樣,查看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的詳細情況,看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計算期末賬面值和期初賬面值之間差額,以看是金礦還是雷區

長期股權投資

成本法核算的股權,持股對象宣佈的分紅,對公司利潤表產生影響

權益法核算的股權,持股對象經營盈虧按照持股比例算進公司當期利潤表

持股期間,因非經營因素導致被投資對象的淨資產發生變化

若持股比例沒變,被投資公司淨資產的變化對應比例部分,計入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不影響利潤

若持股比例編了,視為出售部分股份。將新持股比例對應的淨資產增加額與被出售部分股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算作投資收益,計入利潤表

股權交易陷阱

但凡各方處於同一控制下,監管部門禁止交易產生"利潤"

不同控制下,則會影響利潤:買價大於公允價值,產生商譽;買價小於公允價值,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確定是不是同一控制,是監管者和利益方的貓鼠遊戲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概念:實質為質押借款。交易的對象通常為票據、證券、貸款等。主要銀行用的多。

如價值100萬元的債券,作價70萬元給我,籤協議約定一個月後以71萬元賣回給你。這筆債券在我賬上即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投資性房地產

概念:企業有些房產、地皮,可能不以自用為目的,而是為了賺取租金,獲取升值。這些即可放入"投資性房地產"科目

計量方式

成本模式:類似普通存貨或者固定資產,按時計提折舊,將當期租金計入利潤表的其它業務收入即可,屬於謹慎會計政策

公允價值:不再計提折舊攤銷,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利潤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影響淨利潤。

使用滿足條件:1、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2、可以從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獲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信息

陷阱

低市盈率市淨率企業,擁有大量投資性房地產,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使每年房地產漲幅放入利潤表,顯得獲利能力很強,淨資產很高而已

5、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負債

概念:負債債權人的權益。債權人享受收回本金和按約定收回利息的權利,沒有參與經營以及企業收益分配的權利

投資人看負債分類

按負債來源

經營性負債

產生方式:伴隨企業經營活動產生

範圍:各類應付XX、應交XX、預收賬款等

通常是無息負債

分配性負債

產生方式:伴隨企業盈利而產生

範圍:應付股利和應交所得稅

通常無息負債

注意:公司股東大會一旦通過分紅方案,該筆分紅對應的現金額就會變成一筆分配性負債,報表裡面體現為欠股東的負債,需要從所有者權益(淨資產)的"未分配利潤"放入負債的"應付股利"科目,是公司淨資產大幅下降。當發現淨資產銳減時,可查看是否屬於該情況。

融資性負債

範圍:各種形式的長短期貸款

通常是有息負債

按是否承擔利息

有息負債:融資性負債

無息負債:經營性負債、分配性負債

審核核心

1、企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能否覆蓋有息負債:即如若情況有變,企業現在手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能否償還債務

2、有息負債佔總資產比例,和同行最好是行業龍頭企業對比:大幅高於或者低於同行,都需要思考下原因和後果

陷阱

陷阱一

表現:公司實施異於往常的大額現金分紅

警惕:公司再融資活動或其他資本市場活動被要求與淨資產收益率掛鉤,大額分紅降低期末淨資產基數,提高ROE(淨利潤不變的前提下)。為了符合監管要求,先大額分紅,在鉅額融資

構成

向中央銀行借款、吸收存款和同業存放: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特權

吸收存款和同業存放需要支付利息

應付職工薪酬:

陷阱

小市值公司,關注公司內部職務變動,看是否有通過調整職工職位,降低營業成本提高麗人

看工人工資上調多大比例,可以讓公司由盈利轉虧損,該比例如果較小,慎重決策

員工本年度薪酬總額=應付職工薪酬期末餘額-應付職工薪酬期初餘額+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注意:薪酬總額不等於員工拿到手的錢

專項應付款:政府投入的具有專項或特定用途的款項。無需償還,良性債務

其它各類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其它應付款、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等

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所有者既具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也具有參與收益分配的權利

所有者權益:也叫"股東權益",由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得出。

淨資產: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擁有的淨資產,只是所有者權益部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科目裡的數字,不包括"少數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組成

實收資本

概念:也叫股本,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金。等於股份總數乘以股票面值(我國上市公司通常都是1元股票面值,除紫金礦業0.1元,洛陽鉬業0.2元)

資本公積

概念

:股票面值1元,總股本1億股,那麼實收資本就是1億元。股票每股發行價30元,另外的29元(合計29億元)就是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進入資本公積

注意:

資本公積是股東投入超過股本的部分,不是由企業利潤形成的,因此,可以用來轉增股本,但不能用來分配。不允許分配是為了避免老股東再融資過程資本增值當做利潤分配傳銷。

資本公積轉增股不扣稅

公司持續存在期間,不經由交易產生的公司所得,也會被歸入資本公積。例外:1、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核算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波動 2、匯率波動導致的外匯資產匯兌損益

盈餘公積:

利潤表裡留下來,繼續投入擴大再生產的錢

利潤分配順序: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稅後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餘公積(我國特色,累計到註冊資本的50%之後可不在計提,以本部淨利潤,母公司利潤表淨利潤為基數)=>股東自行決定是否提取以及提取多少任意盈餘公積=>決定是否向股東分配

未分配利潤:企業掙的錢,提取了盈餘公積之後,剩下的就是未分配利潤

庫存股:公司持有自己的股票(我國罕見),知道即可

專項儲備:要求高危行業企業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及類似性質的費用,知道即可

一般風險準備:金融機構為貸款提取的、為了預防可能產生的虧損而準備的資金,知道即可

自由度順序:未分配利潤(股東自由決定用途)>盈餘公積(可以彌補經營虧損或向股東送股)>資本工資(只能轉成股本)>註冊資金(完全不能動),但有未分配利潤不等於有現金可分

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你控制的=你借的+你擁有的

6、速讀資產負債表

先看錢的來源,再看錢的去處

總覽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優先看

瞭解公司家當:資產=負債+權益,多少錢是自己的,多少錢是借來的

陷阱:自由貨幣資金挺多,但仍然以比較高的利率借款,那麼必然"鬼在這裡"

深挖負債,摸清債務明細

稅費是否與經營相匹配。

問題:茅臺那麼有錢為啥要欠33億的稅費?年度財報截止日期12月31日,本年的稅款在次年一季度完成繳納,因而產生稅費是任何一家企業都有的。

任何有疑問的地方,都可以在財報裡面搜索明細來獲取相關解釋

計算企業負債率

教科書:負債/總資產

老唐更有意義公式:有息負債/總資產

負債率和同時期、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比較

注意:如果有息負債超過總資產的六成,企業算比較激進。如果碰到宏觀或者行業突變,陷入困境的可能性比較大。負債率較高企業要多一份心。

錢的去處:資產項目

原來的錢分佈有何變化,新錢(新借的和新掙的)花哪兒去了

總資產變化比率:相對前期

四個要點:從結構、歷史、同行三個角度考慮

生產資產 / 總資產

應收 / 總資產

貨幣資金 / 總資產

非主業資產 / 總資產

分析:結構、歷史、同行

結構分析:輕資產公司優於重資產公司

生產資產 / 總資產:佔比大,重資產;佔比小,輕資產

重資產:寡頭壟斷,高增長進去,市場飽和前出來。特點:一旦沒有新需求,投入的產能退不出,容易價值清零。

老唐分輕重:"當年稅前利潤總額/生產資產",得出比值如果顯著高於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銀行貸款利率的兩倍毛估),則屬於輕公司,反之屬於重公司

歷史分析:通過財報看透行業

看歷史,看公司生產資產/總資產比例如果變化。思考為什麼變重或者變輕?加大或減少的資產是什麼,為什麼?

統計競爭對手相關數據,對比他們在年內變化的異同。為什麼會有異同?可能潛藏機會或者陷阱。

大量閱讀行業內重要企業的財報,取得投資比較優勢

財務穩健:財務穩健業務專注的企業值得信賴

看應收款(應收科目總和減去應收票據銀行承兌匯票金額)佔總資產比例、貨幣資金與有息負債比例、非主業資產佔總資產比例

分析:

同行對比,看是否過大:(一般超三成就很嚴重了。)同行對比處於中位數以上算過大了

是否有鉅變:不應該發生超過營業收入增幅的應收款增幅。如有,企業可能採用了比較激進的銷售政策。

是否有異常:如某些應收款減值測試為零、應收款集中在少數幾家關聯企業、其它應收款科目大增

是否有債務危機:看貨幣資金/有息負債比例。穩健的值得新來的公司,貨幣資金應該能夠覆蓋有息負債,以應對緊急情況。最多放寬至貨幣資金加上金融資產兩者之和覆蓋有息負債。和歷史比較,剛性標準,無需和同行比較

是否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非主業資產/總資產。非主業資產佔比增加,說明這家公司管理層在自己行業內已經很難發現有潛力的投資機會。

母公司報表

母公司報表中,旗下所有子公司擁有的資產、負債和權益,全部被歸入在一個長期期權投資科目裡,該科目只反映股份公司投資成本。

7、資產負債表要點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