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對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今天就一起徹徹底底認識下,

阿拉310109共同的虹口區!

我是虹口人,我驕傲!我是310109,我驕傲!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1

有一種記憶,叫我們都是310109!

一起跟隨這些老照片,

開啟記憶的大閘門,

重溫老虹口人的美好歲月!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還記得東大名路上的大名電影院嗎?

曾經看過的電影名字,

以及陪你一起看電影的小夥伴們,

都還記得嗎?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四川北路上的大興紐扣店,

這家店的生意好極了,

三開間的店面,

有上千種紐扣供人挑選。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峨眉路、漢陽路、塘沽路,

虹口區最最有名的三角地菜場,

曾經在這裡熱鬧的叫賣聲,

如此陌生又熟悉,

這批人如今在何方?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飛虹路312號 ,

飛虹路小學的操場上,

是否曾經有你們飛奔打球的身影?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虹鎮老街交匯處,飛虹路,

聽大人講,這裡曾經是

老上海灘叫亂的地方,

所以小時候的你們,

有沒有偷偷揹著自家姆媽們,

來這裡瞧瞧?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四川北路上的復興中學,

虹口囡囡,多少人在這裡上過學?

曾經的校友還記得嗎?

是不是都已走散,各奔東西?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乍浦路上的虹口區圖書館,

那些個夏天躲進圖書館,

看書的時光,還能回去嗎?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四川北路文美百貨商店,

小辰光阿孃總會帶我來,

這個“小淘寶”,

承載了多少當年多少歡樂……

多年過去了,

還有人能回想起自己曾經在這些地方

留下過的足跡嗎?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華師大一附中,中州路102號。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解放劇場,乍浦路341號。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四川北路,武進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上海第七百貨商店,四川北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勝利電影院,乍浦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東海電影院,海門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東山影劇院,霍山路。

2

有一種地標,

叫老虹口人的日常!

對於老虹口人民,

這些地標早已爛熟於心!

每一處,都是刻入骨髓的記憶!

- 1 -在虹口有一種獨家記憶 叫魯迅公園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對於虹口人來說

這是分量非常重的一座公園

原名“虹口公園”

現在很多老上海人

還一直改不了口延續這個叫法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春有櫻花夏有荷,景色優美

小辰光總有那麼一天

學校組織來魯迅公園春遊秋遊

入園處還有一個世界文豪廣場呢

- 2 - 在虹口有申花球迷最愛的球場 叫虹口足球場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在魯迅公園旁邊,

當然不能不提虹口足球場,

一有足球比賽,這裡就會成為

一片藍色的海洋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囡囡們在這裡看申花、演唱會,

青春,熱淚,感動,激昂……

這裡藏著我們的芳華歲月!

春天的櫻花更是迷人眼,

成千上萬人來打卡拍照!

- 3 -

在虹口

有一座家門口的“迪士尼”

叫“和平公園”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如今已61歲的和平公園,

是虹口人心中的“迪士尼”!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它集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於一體,

承載著8090後的童年記憶!

豐富了70後的青春記憶,

更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娛樂!

- 4 -

在虹口

有一座避暑納涼聖地

叫上海音樂谷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有沒有囡囡住附近?

上海音樂谷,

難得的都市水鄉,夏天的晚上,

在涼爽的夜風中漫步在河岸邊,

走過一幢幢歷史悠久的老建築,

心情瞬間就飛揚起來,

從這裡遠眺,還能看到東方明珠。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至今還遺存有大量石庫門建築群,

其中瑞康裡和瑞慶裡還被列入了,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名單,

弄堂生活的時光,儂還記得多少?

- 5 - 在虹口有一座“魔法書院” 叫建投書局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整個空間設計充滿十足的英倫學院風,

挑高十四米的穹頂、直眺江景的玻璃幕牆、

兩側高大的書架、古樸莊重的閱覽桌和檯燈,

完全就是現實版的“霍格沃茨魔法書院”。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個擁有魔法色彩穹頂的大廳是隱藏關卡,

位於書局四樓世界時鐘的背面,超級神秘!

打開旋轉門,映入眼簾的是高達8米的書牆,

這才算是真正走進了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無數虹口囡囡都會來打卡,

來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點上一杯咖啡,選擇靠窗位置落座,

就能擁有整個北外灘的無敵江景!

- 6 - 在虹口有遠東第一屠宰場 叫1933老場坊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被網紅們經常光顧的1933老場坊,

無人不知曾經是遠東的第一屠宰場,

傘形柱、廊橋、花格窗、法式旋梯……

光影在宛若迷宮般的空間裡不斷變化,

被稱為“清水混凝土界的上古顏神”!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如今,這裡也成了各路網紅的打卡聖地,

虹口也因有了這個網紅,更有底氣!!

- 7 -在虹口有一座“遠東第一廳”博物館

叫上海郵政博物館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

一生只愛一個人,

對於上海虹口大樓,

老虹口人們都很熟悉,

如今已近100歲了。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大樓內設有國內首家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

白底黑花的地磚、木製的營業櫃檯護欄、

頭頂的吊燈以及這些老照片,

一切都是“復古”的模樣,

任歲月打磨依然還留有當年的光景。

- 8 -

在虹口

有一座距離市中心最近的監獄

叫提籃橋監獄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說起“提籃橋監獄”,

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估計90%的上海寧都會脫口而出,

神秘,令人生畏,莫名肅然起敬,

這座監獄是新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監獄之一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然而,說起提籃橋,

吃貨還賦予了它隱藏極深的名字:美食中心!

為民點心店的鍋貼、提籃橋1號的蔥油餅、

魔都奶茶鼻祖“卞阿姨奶茶”、

飄胖麵館、“素齋一條街”……

這難忘的好味道,

怕是拆遷了不住這裡的老虹口人,

都會忍不住常回來再吃上一次!

- 9 -

在虹口

有一座猶太人避難所

叫摩西會堂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二戰時期,

數萬歐洲猶太難民,

為逃避迫害來到上海,

聚集在提籃橋地區。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摩西會堂,

滿滿的異國風味的建築,

就是那段歷史最好的見證,

這裡保留下完整的“猶太難民聚居區”歷史資料,

堪稱史料最多也最全的地方,

更是上海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10 - 在虹口有一種一覽無餘 叫乍浦路橋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走到乍浦路的盡頭,

乍浦路橋靜靜地佇立在蘇州河上,

見證著河岸邊近年來發生的華麗蛻變。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座橋來自美國的蓬恩主教建造,

典型巴洛克風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橋!

因為東鄰外白渡橋,故又稱二白渡橋。

站在乍浦路橋上,陸家嘴風光一覽無餘。

夜幕之下,陸家嘴的夜色同樣盡收眼底!

3

有一條路,老虹口人走了一遍又一遍!

- 1 - 在虹口有一條必逛的路 叫四川北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老底子上海人必逛的三條路,

南京路、淮海路以及如今的四川北路,

80、90年代的四川北路繁華熱鬧,

是老底子上海寧愛去軋鬧猛的地方,

永安電影院、第七百貨、一定好食品店,

這些可是老上海人常逛的地方,

當年爸爸姆媽們約會時也常來這兒呢。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時光流逝,這條路上的很多都消失了。

但總有那麼幾個地方,在時光的洪荒中,

獨善其身,仍然保留著那份舊日的老味道。

- 2 -

在虹口

有一條甜到膩的路

叫甜愛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一堵牆,一個郵筒,

是甜愛路的象徵。

因為一條路,而愛上一座城市,

老一輩的人有一個傳說,

說相愛的人手牽手走過這條路,

愛情就會長長久久。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在這長度僅僅數百米、

寬也不過是數十尺的單行道上,

年輕的你我牽著彼此的手,

在貼著紅紅的“愛情牆”悠閒漫步,

大都市裡也多了幾分甜甜的氣息!

- 3 -

在虹口

有一條“橋樑之路”

叫四平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作為連接虹口與楊浦之間的橋樑,

這條路被人所熟知,

一定離不開這所高校——同濟大學。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每年深秋時分,

銀杏漸漸黃了樹葉,

四平路上就變身成為一片金黃色的海洋,

形成一條綿延的“金光大道”,

美到令人窒息。

- 4 -

在虹口

有一條“花園馬路”

叫山陰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山陰路上文人扎堆,

住過這裡的文人騷客數不勝數,

魯迅故居、瞿秋白故居、茅盾故居等,

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裡堪稱“優秀歷史建築一條街”,

隨便一處小區門口都可能,

掛著“優秀歷史建築”的銅牌,

新式里弄、花園洋房、石庫門舊居等,

能在這裡看到老上海人生活的印記!

- 5 -

在虹口

有一條“文化”路

叫多倫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作為四川北路上重要的支路之一,

多倫路絕對值得一提,

因為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

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

上海百年來發展的艱辛歷程,

真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魯迅、茅盾、郭沫若、蘇雪林、

葉聖陶等文學巨匠及丁玲、柔石等,

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

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

- 6 -

在虹口,

有一大“淘貨寶地”

叫虯江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裡是上海人的淘寶王國!

DVD播放器、手提式視頻播放器,

在手機功能極度發達的今日,

這些看似與時代脫節的,

數碼產品在虯江路都能找到!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裡更是虹口人的驕傲,

有多少上海人,

從這裡開始互聯網新徵程的,

從這裡置入第一套家庭高低音炮,

讓客廳變成音樂聖殿?

- 7 -

在虹口,

有一條最老牌美食街,

叫乍浦路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在上海市虹口區,

有這樣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馬路:乍浦路

它是全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裡是吃貨們的天堂,

梅記大塊頭爆魚、金彪生煎、珠江大酒店等,

當之無愧的上海飲食時尚地標!

全程僅1038米,卻曾創下無數個第一!

它曾是虹口人的驕傲,

更是老底子上海人的驕傲!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南瀕蘇州河,依次北跨海寧路、武進路,

並繼續向北延伸與四川北路公園接壤,

依次踱步,歷史的記憶也層層鋪開!

4

有一種美食,老虹口人流連忘返!

為民點心店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也叫“老闆娘鍋貼”,

20多年,來的客人是一波又一波,

隊伍沒斷過,店裡是4位阿姨坐鎮,

阿拉這些勤勞的阿姨撐起了半邊天!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阿姨們齊上陣,揉麵的揉麵,

包鍋貼的包鍋貼,齊齊發力,

時光在這裡彷彿停留在了90年代。

飄胖麵館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名聲在外的“網紅店”,

排隊人群能排到門外,

原本只營業午市3個小時,

由於客人實在是多,

嚐嚐被迫晚市也延長2小時營業。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店裡的澆頭,品種豐富,

堅持每天現炒,賣完不再添加,

辣肉、素雞、三絲……

全是阿拉最愛的澆頭。

提籃橋老攤頭蔥油餅一號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1994年,

劉師傅夫婦倆在東方明珠下襬攤,

賣出第一個蔥油餅,

一把不鏽鋼的煎餅夾翻動誘人的蔥油餅!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此後20多年,便再也不離手,

風雨無阻,味道始終沒有改變,

哪怕這裡拆遷離開的住客們,

都會抽空回來嘗一嘗。

卞阿姨血糯米奶茶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虹口囡囡們還記得這張慈祥的笑臉嗎?

曾經放了學都要在這裡帶一杯回家。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血糯米軟糯的口感混著奶茶的馥郁芳香,

喝上一口,哇,那是童年的味道!

虹口糕團廠門市部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哪個上海人沒吃過虹口糕團的糯米糰?

對於虹口人來說,這家糕團店肯定也不陌生了,

說出去甚至還為此驕傲!

嘻嘻,是我們區產的呀~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芝麻混著剛出爐香脆的油條,

被包裹在超有嚼勁的年糕裡,

一定好食品公司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曾經數一數二的食品商店,

四川北路上頂頂有名的老字號,

咪道好!桑意好!取名【一定好】,

雞仔餅、蝴蝶酥、鮮肉月餅、綠豆糕、牛利,

完全不輸任何其它國營老字號 !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夏天大約有30多種,

冬天差不多60多種,

一字排開,琳琅滿目,

小時候只要經過都會走不動路!

電臺巷火鍋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開在櫻花樹下的火鍋,

一落“滬”便瘋狂吸引無數食客前來,

排隊沒有個2、3小時很難吃得到!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鍋底的辣度據說沒有改良,

在上海吃到的與四川吃到的一樣,

食材都放在不鏽鋼的小碟子裡,

沒有精緻的擺盤,重在口味!

光頭生煎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上海做生煎的老字號很多,

最貼近虹口人生活的只此一家,

叫“光頭生煎”的也很多,

還是隻有山陰路上的這家最好吃!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左邊賣生煎鍋貼,右邊吃麵,

虹口申花球迷的主場,

遠客冒著被貼罰單的風險也要來!

東寶興路上的香酥雞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東寶興路上有一家22年的香酥雞老店,

店主耿宜鳳阿姨一家人,

經營著這家擁有小時候味道的店面。

許多老顧客即使搬家也會回來吃,

從未因衛生問題收到客人投訴!

萬壽齋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說到萬壽齋的小籠,

其實在虹口人心目中一直排第一名!

60年的老字號征服了老中青三代人!

無數好評!就連薛之謙演唱會都忍不住安利!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來萬壽齋必打卡的小籠!

皮子和肉餡都是新鮮手工擀制,

每天能賣出1萬隻,

被網友稱“全上海最好吃的小籠”!

紅玫瑰食品廠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小辰光常見的零食鋪子,

僅10㎡的「零食工廠」!

魔都囡囡吃了25年!

小辰光額米道全齊了!

泰康、康元、沙利文、光明、茂昌等,

這些響噹噹的老牌子,

一次性就能get齊全!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家店剛剛開業的時候,

許多90後還沒出生。

很多童年光顧的零食鋪子早已失去蹤影,

而這家小店卻一直陪伴著大家,

人氣還越來越旺!

益民一廠冷飲店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小時候的夏天,

家樓下的冷飲店便成了天堂。

巨大的冰櫃裡,足足200多款!

藏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奇妙世界!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長大後,沒有了暑假

童年夥伴大多漸行漸遠

纏著姆媽買冰棍兒的時代也早已遠離

冷飲店裡換了無數撥稚氣面孔

唯一不變的是老爺叔笑眯眯的面容

和鄰里間噶三胡的聲音……

石庫門牛排面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石庫門裡的老麵館,

一鍋滷汁用了9年,

老舊的房子,堪稱記憶博物館,

一縷陽光便令人穿越回少年。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牛排選用的是帶骨的肋排,

與一般的牛肉相比,更嫩更香!

牛肉要在高壓鍋中連續滷製四個小時,

出鍋的時候,已經煮的爛到不行,

輕輕一提便“骨肉分離”,用筷子都能撕開!

金彪生煎王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吃貨們都封它為“上海肉餡最大的生煎”!

它自己也毫不謙虛,自稱“生煎王”。

門口立一大鍋,用來出品生煎,

每次開蓋,熱騰騰的霧氣瀰漫,

是乍浦路上的第一縷煙火氣。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走過路過,

來一客生煎,配一碗咖喱牛肉湯,

這座城市、這條小馬路也漸漸開始甦醒。

店裡師傅手活也是漂亮,

擀麵,包餡,煎包,樣樣精通。

畢竟價廉物美,嗅覺靈敏的吃貨遠道而來,

常常是人滿為患,隊伍排到門外!

永祥燒臘餐廳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永祥燒臘算是虹口區的老牌燒臘店了,

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

門口永遠是排著長隊。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虹口長大的囡囡沒少吃她家的燒臘,

每次路過看到櫥窗內油光錚亮的叉燒、

昂首挺胸的燒鵝燒鴨……

就忍不住饞唾水嗒嗒滴!

錫緣無錫小籠館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聽名字是不是似曾相識?

如果我跟你說,這是《我的前半生》同款小籠包,

那你就會恍然大悟。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這裡出品的是無錫小籠!

個頭比南翔小籠大,肉足湯甜。

現在上海灘做無錫小籠的並不多,

這一家很正宗,越發顯得彌足珍貴。

王朝大酒店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小時候能去王朝大酒吃飯,是很多小囡的夢想。

小辰光額歲月,趴在王朝大酒店門口看金魚缸,

一年到頭就盼望著去王朝吃年夜飯,

如果能在王朝辦生日宴,要跟同學吹一學期……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如今,

四川北路大變樣了,

乍浦路美食街也幾乎拆沒了……

有些美食還在,有些永遠消失了。

真的想再回虹口逛一逛!

去找找當年的記憶,

回味曾經的味道,

因為我是虹口人,

我愛虹口,這裡是我家!

虹口區

地址:虹口區

時間:全天

攝影 / 頭條菌、魚麵醬、半世紀少年、長腿表哥、橘栗子

商務合作 / 螞蟻

对不起,我要回虹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