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粿”(guo)是潮汕的名吃,大至婚喪嫁娶,小到早餐日常,都不乏它的身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潮汕的粿。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圖/網絡

“潮汕粿”常常出現在潮汕人酬謝神明、祭拜先祖、婚喪嫁娶的場合上,抑或是日常的餐桌上。且潮汕粿品種繁多,大多以米粉、麵粉或番薯粉加工成粉末熬製成粿皮,利用各種在地最鮮的農作物為食材燴成粿餡,以主要粿餡命粿名。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潮汕地區最常見的粿是紅桃粿,也叫“飯粿”。潮汕人紅花粉末拌入梗米粉中,與水勻和,做出粉嫩色的粿皮,更是蘊意吉祥喜慶。紅桃粿餡多以糯米飯為主,香菇剁成丁,拌上蝦米、花生仁、豬肉粒、碎生蒜,油鍋爆炒做成鮮香炒飯。

粉嫩的粿皮包住色味俱佳的飯餡,放入雕刻花紋的木質桃模粿印中,均勻按好,紅桃粿便做成了。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鼠殼粿是潮汕粿品中有名的甜食小吃,也是祭祖的傳統糕點,它的起名與老鼠可沒什麼關係,是因為制粿的原料為鼠殼草相關。潮汕人洗淨鼠殼草,用沸水燙熟,除去澀味。瀝乾後研磨攪碎,用文火慢慢烹熬成漿汁,再和上糯米粉,不斷揉捏,形成青色的糰子。再用豆沙、芝麻、花生、糖東瓜做餡,令人食而不忘。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圖/網絡

水粿則是潮汕人的“校園情懷”。放學後,街邊總有一個帶著斗笠的阿伯叫賣著10個1元的水粿,是那些年青澀的記憶。按潮州古法,一般用當地特產的大白菜,醃製成菜脯。切成碎粒後放入油中加熱。將出味的菜脯粒填充至小碗狀的白粿中,最後澆灌上甜漿,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風情。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圖/網絡

梔子花開時節,潮汕人摘果入才,用梔子做成梔粿,現已成為傳統的時令粿品。梔粿製作工序並不複雜,將梔子洗淨搗碎,開水浸泡濾渣,泡出黃色汁液。與糯米漿搓勻,直至濃稠。靜置一夜再倒入蒸盆中,蒸熟。蒸熟後放涼,即可食用。甘苦的梔子味與微甜的白糖、糯米香,是潮汕五月節的滋味。

飯粿、鼠殼粿、水粿,潮汕到底還有多少好吃的粿?

圖/網絡

上世紀初,許多潮汕先民迫於生計,背井離鄉,過番下南洋當勞工。他們也將美食延播到南洋各地所到之處。先民臨走之時,家中婦女大多會蒸熟一籠粿為他們隨身攜帶。粿不易變質,可長放。粿中包有米飯,亦能充飢,以度過船上漫漫長時。所以粿也寄託了海外潮汕人那一份濃濃的鄉愁。

你吃過潮汕粿嗎?

文丨李穎

圖編丨砰砰

本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