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祠堂祭祀祖宗或族裡先賢的傳統,除此之外,祠堂還有其他用途: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事宜、族親們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等等。在民間保存良好的祠堂,通常會保留有許多珍貴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因此,每次到鄉村旅行的時候,珊珊三丫頭都喜歡到當地的祠堂走走看看。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這些天,有了空閒時間的珊珊三丫頭,來到了廣州著名的古村落:南灣村,這裡已建成了南灣水鄉風景區,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南灣村有多間祠堂,其中讓珊珊三丫頭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間:一間是稱為“序睦堂”的麥氏宗祠,另一間是由李鴻章題寫門額的“初泰麥公祠”,在前一篇文章,我們已介紹過“序睦堂”之稱的麥氏宗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前面文章《廣州“南灣村”內最古老宗祠,保留古代多幅“壁畫”和“曬書檯”》,今天我們接著介紹由李鴻章題寫門額的“初泰麥公祠”。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南灣村村民絕大多數都姓麥,南灣村麥氏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為此也保存了不少風格各異的古建築,也流傳不少相關的故事。其中,有一個關於“麥信堅”的故事,一直被村民津津樂道。麥信堅是慈禧第一任御用西醫,而麥信堅為父親麥初泰修建“初泰麥公祠”,至今保留著清朝名臣李鴻章提書石匾門額。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為了深入瞭解“麥信堅”的故事,珊珊三丫頭走進入南灣村的“皆佳街”。皆佳巷是一條有600年曆史的古巷,長約500米,寬度大約2.5米,皆佳街的名字寓意一切美好的意思。就是在這條“皆佳街”,珊珊三丫頭看到麥信堅故居和李鴻章提書的石匾門額。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首先,珊珊三丫頭來到皆佳街3號,這裡就是麥信堅故居。在大門前掛著黃埔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從外觀看,麥信堅故居是青磚牆腳,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眼前的麥信堅故居的建築大門緊鎖,無法進內參觀,只能在外面看介紹。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麥信堅,出生和成長在南灣村,早年就讀於香港師範學院,後來在北洋易學堂學習。畢業後,麥信堅在香港開了一間西洋診所。在清光緒14年,麥信堅擔任北洋醫局醫官,那時,大臣李鴻章剛好來粵巡視得了皮膚病,許多名醫醫治去無效,經人推薦,麥信堅從香港回到廣州替李鴻章治病,並且治好了。後來,李鴻章請麥信堅為其夫人治婦科病,又治好了。等李鴻章回京後,就將麥信堅將推薦給和李夫人患了同樣病症的慈禧太后。這樣,麥信堅進宮成了“慈禧第一個御用西醫”,且治好了慈禧的病。麥信堅除了醫術了得,還精通德、法、英、日四國語言,曾隨李鴻章遊歷歐美,幫助其辦洋務。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接著,珊珊三丫頭來到皆佳街5號看到“初泰麥公祠”,其實就在麥信堅故居旁邊,走近初泰麥公祠,從外面看,初泰麥公祠是硬山頂,鑊耳封火山牆,博古脊,青磚牆,花崗岩石腳,最顯眼的是在大門上方的石匾門額,正中寫著“初泰麥公祠”,一邊有李鴻章題書的落款。這裡也是大門是緊鎖,沒有辦法進內參觀。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在“初泰麥公祠”大門旁,有一塊牌子介紹李鴻章題書的故事:麥信堅治好慈禧後,慈禧非常高興,當時,麥信堅為父親麥初泰在南灣村修建 “初泰麥公祠”,麥信堅便請慈禧賞賜一塊名匾,然後由李鴻章提寫“初泰麥公祠”5字,再由北洋水師運送到廣州南灣村。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李鴻章”題書門額。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廣州這條街道:曾走出“慈禧”首個御用西醫,保留“李鴻章”題書

經過了百年風雨,這塊名匾依然保存良好,並且依然在原來的位置,讓後人知道這段故事。然而,這次的參觀不能不說有點遺憾,沒有辦法進入內部參觀。並且,在“初泰麥公祠”門前,珊珊三丫頭還看到一塊這裡登記成“出租屋”的標牌,不知是從前留下的,還是現狀。作為遊客,我們希望這裡能保存下來,成為一個參觀和了解歷史的地方。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位於廣州南灣村的南灣水鄉景區?你在南灣村遊玩時是否參觀過村裡最古老的宗祠?有留意過裡面的“曬書檯”嗎?有留意過祠堂內保留的古代壁畫?對這個充滿建築藝術的地方,你有興趣參觀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會抽空前來遊玩?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