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贛縣區始建於漢高祖6年,因《山海經》所記“南方有贛巨人”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是“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素有“世界客家搖籃”之稱。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贛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積澱千年的客家文化,養育了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客家人;這裡既有彪炳史冊、光耀千秋的紅色記憶,又有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佛教文化;既有五彩斑斕、繽紛爛漫的絢麗花海,又有風景如畫、綠色無邊的山水景觀。眾多生態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贛縣獨具特色的人文魅力和旅遊景觀。

遊在贛縣

客家文化城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國家4A級景區客家文化城是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客家文化具有深厚客家元素的景區,位於贛縣區南面。整個文化城充分吸取客家文化的精華,濃縮了獨具客家人文特色體現了客家建築傳統的外方內圓的建築理念。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主要建築有:客家宗祠、客家博物館、楊公祠、大門石牌坊、客家太極廣場、客家藝術長廊、風水山、九曲橋、南遷柱、濟和塔、客家風情街、客家風情園等。

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位於贛縣區貢江之濱,公園順水勢岸形,構建十里櫻花景觀帶,園內或亭臺樓閣,或名人雕像,或長橋圓墩,或竹櫻月季,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江邊古榕參天。園內 “一祖(開山祖)、四園(狀元園、鄉賢園、名宦園、宗師園)、兩堂(將軍堂、進士堂)、一閣(文昌閣)”。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與國家4A級景區客家文化城(江西客家博物院)相呼應,以鮮活的人物雕塑形象、風韻獨具的客家建築藝術形式和大量詳實的史料史蹟呈現了贛南籍和對贛南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歷朝歷代、各行各業等先賢名士739人,以人物為主線將贛南古今人文歷史融為一體,以山為魂、水為魄、文化為脈、草木為膚, 展示贛縣乃至贛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有市民休閒遊樂的生活功能,又成為市民撫今追昔的寄託之所。

白鷺古村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白鷺古村位於贛縣北部白鷺鄉,距贛州市63公里。白鷺古村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人居村落,呈半月形,目前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保存有60多棟,古色古香的青磚黑瓦建築群落,多為明、清兩代所建,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築活博物館”之稱。村內四條主街道書寫了一個大大的“豐”字,貫穿了“白鷺十景”:天一池、二義倉、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廟、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古村依山傍水,村內山青水秀,古樹濃蔭蔥鬱,孕育了白鷺人“團結奮進、耕讀傳家”的精神文化,明清兩朝,白鷺村共有秀才568人,文武舉人17人,知州、知縣6人,府、縣誌主修、分修2人,國子監“正藍旗教習官”1人;1931年第二反圍剿結束時,毛澤東同志曾在白鷺的宏略堂住過三天並且在福神廟召開了軍團長以上會議;融合了高腔、崑腔和贛南採茶戲等元素的“東河戲”起源於白鷺,這一切更是為白鷺的歷史增添了濃厚的色彩。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悠久的歷史讓白鷺擁有了為數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江南第一個村級民俗博物館,故宮唯一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

湖江夏滸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夏滸文化休閒度假區位於贛縣湖江鎮、贛江上游河畔,是客家人南遷到贛南的第一站,距贛州市區32公里,水陸行程均在一小時內,景區水域面積達669.5公頃,主要包括抗倭名將戚繼光祖籍地——夏滸古村、江心島——桃花島、生態休閒農莊、大湖洲等景點。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夏滸古村是江西曆史文化名村,三面環水,呈半島狀,古村內綠水青山、巍峨古建,人文資源豐富,祠宇建築雄偉氣派,有保存完好的戚氏宗祠、謝氏宗祠、太尉廟、文昌廟,仿古重修的十八花廳、九井十八廳、繡花樓、水閣樓、仿宋商業街等,猶如一幅現代“清明上河圖”。

寶蓮山風景區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贛縣寶蓮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贛縣東南部,距贛州中心城區64公里,年平均氣溫在17℃以下,高負氧離子濃度,素有“南方北國·天然氧吧”的美稱,是觀光度假的貴山福地。景區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春天山花爛漫,夏天涼爽可人,秋天層林盡染,冬天冰雪天地。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佛教馬祖道一禪宗文化底蘊深厚,彌勒峰、臥佛山、木魚山、神龜山座落景區,竹林雲海、梯田溶洞、流泉飛瀑、寶蓮西湖、紅楓杜鵑繽紛呈現,景區風景如畫,重巒疊嶂,林濤起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觀光朝聖、避暑度假的聖地。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三溪寨九坳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丹霞明珠——三溪寨九坳素有“小桂林”之稱,風景秀麗,絕壁凌霄,群巖聳立,水碧潭深,谷幽樹茂,綠田翠竹。走進景區宛若進入仙境一般,晨霧繚繞之中,透過巖縫樹隙照射出縷縷陽光,一眼望去十數座石山峭壁凌空鬼斧神工、婷婷竹林隨風搖曳。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崖前,古樟茂林清清小溪,絕壁千仞的懸崖中鳥巢點點,一線天下隱有“坐井觀天”之感,清溪橋畔藏有“烏魚浮水”。走過登山險道爬上古戰場險要關隘“將軍寨”頂峰,一覽眾山小,萬壑群山,炊煙裊裊,“九獅拜象”躍入眼前,象鼻山形象逼真,長長的象鼻,垂長胖大的象耳,半眯的眼睛,栩栩如生。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九座絕壁丹霞山月形排開,猶如九隻獅子拱立,面拜著前方側立的“大象”,將軍寨前看為“鬼面”,橫觀是“大象”。 將軍寨因岳飛到此剿匪而得名,寨前“定光山”建有定光山寺道觀,為宋太祖趙匡胤派人修建,明代重修,並改名為定光山道教院,朱元璋起兵路過此地親提“定光山寺”清代初期改為道佛合一寺,蔣經國先生遊覽道士莊定光山寺時曾留詩一首:“慧日慈雲擁古剎,仙風法雨浴蒼生。定然安待西天佛,光庇照臨世界人。”

田村寶華寺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寶華寺系佛教大叢林中之古剎,創建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位於贛縣區田村鎮東北邊境的東山村。據《贛縣誌》記載:唐開元年間,馬祖禪師到龔公山傳播禪法,為開山祖師,後歷代高僧在此傳經誦佛,為贛南佛教聖地。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該寺建在群山環繞之中,清淨幽雅,風景獨特。寺內有十大寶(大寶光塔、出木井、古鼎錘、千人鍋、龍泉井、千年杏、千年柏、千年松、四方竹、靈照女蓮),另有鎮寺之寶——千年茵陳木彌勒大佛像,由海南海底打撈上來,經3000生長3000年海水浸泡的千年茵陳木雕刻而成。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寶華寺在中國佛教發展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自從馬祖在寶華寺建佛教叢林(俗稱佛學院)開始,僧人就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才使得佛法在中國大地上有發揚光大,深入人心的機會。寶華寺佛學也因此源遠流長,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與寶華寺皆有緣源,其佛教人士每年都會專訪寶華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座深藏不露的古剎中,不時透現出一千多年前,馬祖禪師在這裡開山佈道的輝煌。

吃在贛縣

黃元炒臘肉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黃元米果炒臘肉,是贛縣客家傳統風味小食品,相傳明代曾被列為地方土貢。具有柔軟細嫩、薰香味鮮、爽口久藏的特點。

贛南小炒魚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贛南小炒魚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式,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一道地方風味菜,其特點是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

艾米果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艾米果是用大米和艾草磨漿並炒熟製成各種形狀的果品,置蒸籠內蒸熟,吃起來有一股獨特的藥草香味。分有餡的和無餡的兩種。

購在贛縣

“福”字系列商品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福字系列商品有福字字畫、福字炭雕、福字瓷盤、福字銅佩,商品中所用“福”乃客家第一福,原題寫在白鷺古村古民宅照壁上,它書畫合一,意境深遠,這個“福”字的左上部分的筆畫演變深情的回頭鹿,左下部分筆畫演變為展翅的蝙蝠、右上部分的筆畫演變為駕著祥雲的仙鶴。蝙者,福也;鹿者,祿也;鶴者,壽也。福、祿、壽齊全,“三星”高照是為“福”。為什麼最後這個“田”字卻工工整整呢?客家人傳統的觀念裡,田乃福之源,有不變的田才有恆久的福。這個“福”字表達了客家人千年來對“福”的理解和追求,“福祿綿長,鶴壽同春”!

沙地板鴨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沙地板鴨已有二千多年曆史,為歷代朝廷貢品,是贛縣的特色支柱產業,暢銷全國各地,遠銷香港、澳門、臺灣和東南亞地區,飲譽海內外,享有出口免檢殊榮。採用具有沙地鎮獨特自然環境、水源、土壤、氣候,人工稻田放養的純綠色鴨子加工而成的臘制肉食食品,採用傳統古法泡醃秘方結合現代先進工藝、精心生產出原汁原味,具有客家飲食特色的板鴨。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沙地板鴨型如月琴、皮張奶酪色、瘦肉醬色、毛腳乾淨、肉嫩骨脆、甘香四溢、鹹淡適中之特點,被人們譽為臘味之王,是贛縣客家人用來盛情款待珍貴客人的最上等珍品食品之一。

湖江魚絲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湖江魚絲是贛南的名優特食品,以鮮活草魚肉質和優質紅薯澱粉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方法,結合現代高科技技術工藝精製而成,不含任何色素和添加劑,源於自然,風味獨特。富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具有烹調便捷、易存耐藏等特點。是家庭、賓館、酒家、宴席之佳餚,喜慶佳節必贈之禮品。

陽埠腐竹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腐竹為陽埠鄉傳統特產,因此陽埠鄉也被譽為“江南腐竹之鄉”。從明朝至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清代曾被選為朝廷貢品。在陽埠,家家戶戶加工腐竹,所生產的“陽埠牌”腐竹,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以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色澤潤黃,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味道純正。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陽埠牌”腐竹蛋白質含量達50%以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不含任何色素、添加劑和防腐劑,經常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健美養顏。該產品在江西省’98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全省優質產品”。

「走遍江西100縣」贛縣區: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世界客家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