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山之中,決勝千里的法寶!錢學森留給我們的不止兩彈一星

大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後美國動用各種手段招攬全球科研人才,不僅為自己贏得絕對優勢成功超越了歐洲,還一舉躍升為世界科技最強國。戰後全球瀰漫的硝煙逐漸散去,世界各國開始步入重建階段,此時眾多心懷家國的科學家開始紛紛籌劃回國效力,而錢學森就是其中一位。

中國深山之中,決勝千里的法寶!錢學森留給我們的不止兩彈一星

2009年10月31日,曾衝破美國萬般阻礙依然回到中國的錢學森因病在北京逝世,錢老生前攻堅克難研製“兩彈一星”讓中國挺起脊樑的事蹟,至今都讓國人難以忘懷。但是,各位知道除去“兩彈一星”錢老還給中國留下了什麼嗎?

中國深山之中,決勝千里的法寶!錢學森留給我們的不止兩彈一星

飛行動力系統由螺旋槳式發展到噴氣式,堪稱重大的革命性演變,如果飛行器能夠超過五倍音速實現高超音速,就將會是動力系統的又一次革新。當年,身為空氣動力學家的錢學森為助力祖國實現上述目標,通過複雜的研究推演提出了一種“助推+滑翔”的彈道構想——錢學森彈道。按照“錢學森彈道”導彈在最後俯衝階段的速度可達20倍音速,這是所有現役雷達都無法攔截的目標。

中國深山之中,決勝千里的法寶!錢學森留給我們的不止兩彈一星

眾所周知,中國在深山之中掩藏著一個足以決勝千里的法寶——風洞。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錢學森的提議下,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氣動中心按照錢學森指明的途經率建立了由50餘座風洞組成的速度與尺寸基本配套的風洞設備群。

中國深山之中,決勝千里的法寶!錢學森留給我們的不止兩彈一星

同時還建立了由巨型機和微型機組成的總規模每秒運算達數百億次的計算機群,開發出工程實用的型號氣動數值計算的平臺,卓有成效地承擔和完成大量型號研究試驗任務。西方國家稱錢學森一人能抵十個師,可回望祖國發展,錢學森院士所做出的貢獻的意義,豈是十個師能與之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