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自古以來,師承“傳道、授業、解惑”祖訓,中國的師者風範似乎總是循規蹈矩,教師的“一桶水”在以知識授受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用之不竭”。而今世界,新知識排山倒海,知識經濟初露端倪,高新技術突飛猛進,人才競爭日趨激烈,使我們教師明顯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和緊迫感。

弗萊雷曾經說過:“教育的作用就是為學習自覺化的形成提供援助。” 所以說,引發學習才是教師最重要的任務。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也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教師為適應時代的發展都在接受繼續教育,今天考這個“證”,明天考那個“證”,忙得不亦樂乎。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帶有很大的被動性和滯後性,屬於低層次的學習。而更高層次的學習是自主高效的學習,我們應把終生的學習“內化”為自覺的行動,由此來“充電”,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做一個真正的學習型教師。

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首先,通過學習來“洗腦”,增加職業危機感。以課改為標誌的教學方式的“革命”將淘汰一批“古董”教師,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

其次,通過學習來“充電”,完善自身素質,提高競爭力。一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標誌,多媒體教學、網上教學已是今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二是完善知識結構。近幾年,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幼兒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你不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你就會在教學中“穿底”,在生活中“露餡”,最終會下課”。

再次,中國加入WTO後,教育的國際化是必然的。現代社會必須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最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是一個由學習型的團隊構成的企業,我們也應該把學校變成學習型的團隊,教師成為學習型的教師。

學習,是一名教師職業的需求。作為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才能勝任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

信息時代是“知識爆炸”與“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只有不斷從環境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知識來發展自身、完善自身,通過不斷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因此,信息時代的教師必須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通過不斷學習與成長,實現自身的發展。同時,兒童作為社會的一員,也受到來自信息社會生活與環境各方面的影響,他們比以往任何時代的兒童接觸到更多更新的事物,因此,他們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的疑問也越來越多。這要求教師必須迅速回應兒童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維持兒童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的探知興趣,並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周圍事物。這對於信息時代的教師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在信息時代,教師必須不斷根據兒童發展的需要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識,成為學習型教師。

作為學習型的教師,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職業發展的源泉與動力,作為職業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其次,必須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同時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與兒童的互動、與家長的聯繫等日常工作,在不斷學習與反思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第三,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儘可能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從而更好地針對兒童發展的需要,維持他們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的探索興趣,並引導他們對周圍環境與事物產生正確的認識。

第四,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以及通訊網絡技術,不斷擴大自身的學習資源與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信息,並突破時間與空間的侷限,與其他教師、專家共同探討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最後,除了注重自身的學習與發展以外,更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兒童樹立學習的榜樣,並在教學中幫助兒童獲得基本的學習方法,形成對學習的正確認識以及有關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學習的種子,為他們日後成為學習者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應該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學內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並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指導學生去學習。這樣的教師一般不可能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就有這種能力,而必須在教師終身學習過程中造就。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週期越來越短,頻率越來越快,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很難想象,在未來,教師能用傳統的方式去應付瞬息萬變的教育變革,唯一的出路是通過不斷的重新學習,去不斷地更新觀念、充實知識、掌握方法。集中精力,培養耐心,在客觀審視現實的同時,不斷地創新和超越自我,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終身學習。

作為教師要樹立學習意識。

學習是現代人生存的基本方式,學習是勝任本職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師必須走出一味單純的知識傳遞的傳統,不能僅停滯在嫻熟的教學基本功的簡單重複上。必須從以往滿足於既有知識的傳授轉向永不停止的專業知識學習。其次,教師還要務必樹立實踐科研的意識,清醒地意識到自身不是教育教學科研的旁觀者,而是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行動研究工作。要通過自己的一個科學研究過程來發現、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教師要學得深厚的學識,就必須善於學習,抓住每一個時機和場所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校內外老師學習、也要幼兒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廣泛獲取信息、不斷充實自己,使自身素質得以提升,要在多維的學習中不斷成長,適應不斷髮展的時代的需求和孩子的需要。

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新課程將改變了幼兒的學習生活,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向教師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創新的空間。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在現代社會中,對於一個人來說,學習是生活、學習是工作、學習是一種責任,學習是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養成時時、事事、處處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教師的成長是與改革的深化和發展聯繫在一切的,教師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方式,改善教學行為,實現專業水平的提高。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複雜性,因此,教師只有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這是身為教師者工作、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給人們的生存方式都將帶來巨大變革,也直接影響到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變化。所以學生要學習,教師更要學習,並且是終生學習。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