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和朋友還有她女兒柔柔一起出去逛街,這一路上充滿了尷尬。

“柔柔,阿姨帶你去買點漂亮的衣服吧!”

朋友的女兒柔柔沒有說任何話。

“柔柔,咱們要不去健身吧?你看媽媽同事小馬阿姨她家的兒子就去健身了,要不你去吧?”

柔柔還是沉默。

“柔柔,要不放假咱們去野炊吧,正好放鬆一下。”

“柔柔?”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這個過程之中柔柔沒有說過一句話,都是朋友一直在單方面的做決定,並且自言自語。最後朋友去了衛生間才結束了這種單方面的對話,我這才問柔柔:為什麼你不回答你媽媽?”柔柔有些不耐煩的表示“她實在是太能嘮叨了,總把我當小孩子,都已經不理她了,她還一直說的沒完沒了。”

其實柔柔性格非常好,在班上學習也是一等一的,可是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卻一直都很尷尬。

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過:成人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自己扮演成上帝。

而柔柔的媽媽,在柔柔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扮演著“上帝”的角色,一直在操控著柔柔,任何事情都替柔柔做決定。面對柔柔的反抗,投入角色中的媽媽和爸爸也不為所動,反而還會強制性的讓柔柔去執行。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有些父母,並沒有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是將孩子當做是自己的所有物,才所以對孩子充滿了嘮叨。可是卻不知道,正是因為自己的嘮叨,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其實這就叫做“超限效應”,只有適當的“住嘴”,才能更好的建立親子關係。

一、“超限效應”是什麼?

據專家表示:超限效應值得就是受到的刺激過多、過強,或者是使用時間太久,而造成的心理不耐煩或者出現的逆反心理現象。

其實關於“超限效應”還存在一個故事,馬克•吐溫在聽牧師演講的時候,起初覺得牧師演講的非常好,打算為其捐款。可是十分鐘時候,牧師的演講還沒有結束,這時的馬克•吐溫顯得有些不耐煩,所以就決定結束之後打算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是沒有結束演講,馬克•吐溫感覺到厭煩,決定不再為牧師捐款。直到等到牧師演講結束後,馬克•吐溫非常氣憤,不僅沒有為牧師的演講捐款,反而還從捐款的盤子中偷走兩元錢。

啟示:

當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往往會引起對方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這樣會事與願違。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這就是由於刺激太多,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就叫做“超限效應”,而讓孩子感覺到厭煩的“嘮叨”,就是“超限效應”的表現。

同理“超限效應”也反應了柔柔家長的幾個問題:

1、以自我為中心;

2、沒有注意方式、方法;

3、沒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沒有換位思考。

二、為什麼孩子們受不了家長“超限效應”教育?

有些孩子並不是不願意聽父母對自己教導的話,而是這種話已經反反覆覆聽過很多次了,就連孩子的腦海裡都會時常出現這種類似的話。

面對家長的喋喋不休,在孩子的耳中,那簡直就是擾人的鳥叫聲。這種屏蔽不了的聲音,反而會讓孩子的心情更加煩躁,更別說讓他們面對錯誤,好好的改過了,還更容易產生牴觸的心理。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生育出來的孩子,就必須要掌控他們的人生,所以他們面對孩子會格外的操心,對於孩子一些小洞對於孩子的一些小動作,父母們都會特別的嘮叨。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其實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的話,聽父母面對自己上級的嘮叨,可能都會特別的不耐煩,更何況是孩子,面對父母的嘮叨,他們怎麼可能會沒有壓迫感呢?

其實有時候不僅家長容易犯“超限效應”的錯誤,就連老師也容易犯“超限效應”的錯誤,就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

每一個老師都非常的喜歡拖堂,而正因為這個問題,讓所有學生都不耐煩,即便是拖堂了幾分鐘,但是在這幾分鐘之內,老師所講的知識重點學生們一概都聽不進去,這就是“超限效應”所造成的後果。

孩子在面對父母“超限效應”教育時,會顯得特別的不耐煩,其實這和孩子缺乏耐心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從小好動就是天性,如果強制性的讓他們執行站如松,坐如鐘的理論,週一不是在為難孩子。

所以面對孩子,你要一點一點去教導他們,讓他們對於事物有一個慢慢的接受能力。家長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與自己,並且評判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確實是無私的,但是愛也要講究一個方法,不準確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和孩子的關係只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何避免“超限效應”?

1.學會傾聽:如果孩子在沒有完成某一件家長佈置的事情是,家長先不要急著去責怪孩子,而是先聽聽他為什麼沒有完成這件事情的原因。家長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學習的機器,你需要給孩子一個緩衝的空間,而不是一股腦的讓他們學會所有。只有瞭解了他們真正的想法,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去接受教育。

2.相信孩子:如果不想讓孩子因為你的嘮叨而厭惡自己的父母,那你要做到的就是相信孩子的決定。雖然孩子沒有大人那麼閱歷豐富,但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去遠比家長想的厲害。他們可以在一件事情中發現很多不一樣的處理方法。

物極必反,避免孩子出現“超限效應”,家長要學會傾聽

所以,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他們,要相信你自己的孩子,並不比別人差,要認為他們可以將一切都做好。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遇到了麻煩,家長可以上前幫助,但是請不要責怪他們。

猶太人說過,不要的把孩子限制在你的知識範圍內,因為他誕生在另一個時代。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要將孩子一直控制在自己的身邊,要學會“放手”和“閉嘴”,不要一次次傷害了孩子。


話題互動:你教育孩子時也會用到“超限效應”教育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一個你的教育方式吧!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