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旌德縣:遊向深海 不囿溪流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何穎曦 | 安徽報道

編審: 張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9年第19期)

安徽旌德县:游向深海 不囿溪流

近年來,旌德縣堅持以“兩山”理論為指導,以健康製造為路徑,以創新發展為引擎,書寫了“遊向深海、不囿溪流”的時代篇章,成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新星。

旌德,地處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區,建縣於唐寶應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1250多年曆史。縣名寄意“旌表賢能,彰揚禮德”。全縣面積904.8平方公里,人口15萬,轄10個鎮,是宣城市唯一、安徽省第14個完全由鎮級建制組成的縣。旌德是中國靈芝之鄉、中國宣硯之鄉和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2017年9月,被命名為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這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深耕細耘“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勇當“兩山”理論的忠誠實踐者和創新排頭兵,旌德在全國第一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建設中,深耕細耘,卓爾不凡。

一是圍繞生態系統保護,著力打造綠色空間樣板。2015年成立縣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委員會,以“保水、保土、保空氣、增綠”為主題開展“兩山”行動。2017年,以“青山、綠水、興林、護田、藍天、七彩”為主題,豐富提升“兩山”行動內涵,成效明顯。全面推進河長制,構建縣鄉村三級組織體系;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探索推行林長制,創新實施“林農增收五法”,實現“林長制林長治,不砍樹能致富”。生態環境質量位列全省縣級評價單元“優”行列。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獲批國家生態縣、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二是圍繞環境汙染治理,著力打造綠色產業樣板。加強環境整治,開展“綠劍”行動。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辦結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交辦的問題,結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排查整改 “新問題”,開展玻纖廢絲、石材加工、非法採砂等專項整治;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強化監督機制,在全省縣級率先制定舉報獎勵辦法,率先開通綠色110電話和微信平臺,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產業升級,引導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淘汰玻纖行業陶土坩堝拉絲工藝與裝備,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圍繞健康產業,發展生態工業、精緻農業、全域旅遊,依託綠水青山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圍繞生態體制改革,著力打造綠色制度樣板。成立“兩山”辦和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印發《旌德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構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八項制度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重點探索創新“四個一”:“一張表”即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自然資源清產核資、確權登記、明確權責;“一套圖”即多規合一,並統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三條控制線;“一本賬”即探索建立生態文明指數,對縣域發展進行科學評價;“一張網”即構建智慧平臺綜合運用網絡,整合相關部門職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全面提升生態保護科學化水平和分析決策能力。

四是圍繞生態文明創建,著力打造綠色文化樣板。堅持以“同創行動”為抓手,全面開展綠色細胞組織創建行動。創建綠色機關,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帶頭推行無紙化辦公。出臺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工作方案,豐富節能宣傳週和低碳日活動內容,將綠色理念融入各項社會事業,創建綠色社會。把生態文明理念融於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創建綠色企業。豐富綠色旅遊項目和精品路線,建成26公里慢城綠道,建設“1+5”旅客集散樞紐,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公共自行車,倡導“135”出行方式,鼓勵綠色出行。培育綠色文化,建成“兩山”基地展示館,打造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培訓中心,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綠色、低碳、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在旌德蔚然成風。

新時代山區小縣

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

爭做健康製造的尖端引領者和科技生力軍,旌德在“新時代山區小縣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的格局和競爭中,異軍突起,借道超車。

一是立足工業強縣戰略,傾力打造健康製造品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黃山膠囊在深圳A股上市,成功申報國家智能製造專項。萬方紙業致力於生產“最乾淨的一張紙”,暢銷東南亞。雲樂靈芝年產300噸靈芝產品GMP項目正式投產,黃山臺鑽年產1萬臺智能數控機床項目開工,飛翔電器電機鐵芯智能製造系統項目全面投產。鼓勵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研發平臺,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中科大生物質潔淨能源實驗室成果轉化中心入駐,帶動利夫生物科技投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靈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分離7種最新菌種;中科院合肥創新院消化道膠囊機器人研發中心建成,即將投入使用;中科大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成果轉化中心正式入駐。

二是把握時代發展機遇,傾力強化健康產業推進。圍繞生物醫藥、中藥保健、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G60科創走廊”發展機遇,依託旌德“中國靈芝之鄉”、“十大皖藥”(靈芝)示範基地的要素稟賦,一方面,以省級特色小鎮——靈芝健康小鎮為平臺,面向長三角,緊盯生物醫藥產業及其細分行業——體外診斷行業,重點招引相關領域研發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另一方面,依託現有產業基礎,進行產業鏈建鏈、強鏈、補鏈,做優做強生物醫藥產業。

三是融合資源人才優勢,傾力優化健康平臺建設。按照“研、產、城”一體思路,打造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配套完善、轉化高效的研發高地。靈芝健康小鎮正在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研發、製造、金融”三位一體的產業新城。投資1.7億元實施健康智造中心、科技孵化器等項目,聚力打造健康製造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與省高新投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5億元、首期1億元的安徽省中安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扶持實體企業、助力招商選資。目前,已有兩個項目落地開工, 9個項目成功簽約。

四是深化轉型升級路徑,傾力構建健康機制體系。按照靈芝健康小鎮“一核雙軸多點”佈局,堅持“填滿起步區、規劃核心區”的思路,啟動生物醫藥起步區建設,目前,科技孵化器一期已經投產。做好建設資金、土地指標等保障,推進研發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拉開靈芝健康小鎮建設框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建設綠色園區;加強健康智造中心市場化運營,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力億元企業,鼓勵萬方紙業、飛翔電器進一步提升產能;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力促潤澤眾融醫藥物流產業園建成達效;開展園區集中供能,加快多能互補智慧能源項目落地。通過優化園區功能、強化產業鏈條、扶持重大項目、支持科技研發等措施,大力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為主體的健康製造產業,形成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格局。

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推進高質量發展

甘為創新發展的改革先行者和時代弄潮兒,旌德在“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推陳出新,勇立潮頭。

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聚力打造旌德第一平臺。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理順行政和社會事務管理體制和幫辦機制,推進開發區減少或剝離社會管理服務事項,實現“輕裝上陣”。落實《縣委關於進一步大力支持旌德經濟開發區發展的若干措施》《旌德縣支持工業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設立工業專項獎勵資金池,引導幫扶企業不斷增強盈利能力和發展後勁。

二是提升營商環境質量,聚力創造旌德第一風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認真落實“六穩”工作要求,不斷強化要素保障,著力降低企業成本。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出臺《旌德縣投資項目審批全程代辦服務實施辦法》,切實做到“不進機關門、不找一個人、能把事辦成”。建立健全幫扶企業制度,持續開展縣直部門“每月問需開發區”活動,營造主動入企服務氛圍, “量體裁衣”保障企業發展。

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匯聚,聚力建設旌德第一方陣。藉助“長三角城市高層次科技人才交流平臺”優勢,深入實施宛陵聚才行動和《旌德縣招才引智獎勵實施辦法》。借鑑中科大生物質潔淨能源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微生物所靈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模式,探索建立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高層次團隊之間人員的有序流動長效機制。立足旌德靈芝、黃精等特色產品,招引一批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具有國內外一流水平,技術成果成熟並能在12個月內轉化為產品、形成銷售收入的科技人才團隊來旌德創新創業。

四是落實區域規劃綱要,聚力推進旌德第一計劃。出臺《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旌德行動計劃》,作為一號工程、一級決策強力推進。緊扣一體化,搶抓歷史性機遇。瞄準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集聚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目標,拉長板、補短板。聚焦高質量,實現突破性進展。利用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G60科創走廊、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一區一廊一基地”政策疊加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區域合作。著眼一盤棋,強化協同性推進。發揮縣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牽頭抓總作用,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反映旌德聲音,做出旌德貢獻,把行動計劃變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旌德,正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與新時代共奮進、同發展,譜寫新的華彩樂章。

安徽旌德县:游向深海 不囿溪流

2019年第19期《中國經濟週刊》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