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在俄羅斯,比以色列大41%,曾是中國領土

由於以色列是二戰後,新國際秩序專門給猶太人規劃的國家,因而每當我們提到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往往都會說以色列是當仁不讓的。然而這句話細看下去,並不是十分的準確,或者說是並不完整。

“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在俄羅斯,比以色列大41%,曾是中國領土

以猶太人數量為衡量標準,以色列可能是最大,但是從行政上的聚居面積來看,以色列並不是最大,最大的地方在俄羅斯。

它的名字叫猶太自治州,位於北緯47°~49°,東經130°~135°,東西跨度最寬330千米,南北最長220千米,面積達到了約3.63萬平方千米。類比的以色列,雖然經過多次戰爭“搶奪”,目前實際控制的土地面積,也就只有約2.57萬平方公里。

3.63減去2.57等於1.06,1.06除以2.57約為0.41,即俄羅斯的猶太自治州,在面積上足足比以色列這個猶太人國家大了41%。至於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是怎麼來的,我們先分兩塊說,第一塊俄羅斯是如何獲得了猶太自治州這塊土地,接著才是為什麼要取名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並給予當地猶太人自治權。

目前的猶太自治州,在歷史上歸屬於女真人部落聚居區,該地區曾被中國大文化圈下的女真人創建的金國、蒙古人創建的元朝、漢人創建的明朝、女真人創建的清朝統治。中國近代最早一個跟西方人簽訂的邊境條約《尼布楚條約》,也明確將該地歸屬於當時的中國清朝管轄。

“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在俄羅斯,比以色列大41%,曾是中國領土

1685年,崛起的俄國開始經略西伯利亞地區,同時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剛結束了內亂,也想經略西伯利亞,為此雙方在西伯利亞陷入了軍事衝突。最終的結果是雙方選擇妥協,在1689年9月7日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根據條約內容,俄國獲得了北西伯利亞地區,中國獲得南西伯利亞地區,南北分界線中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今天小袁所說的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此次此刻歸屬於中國。

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領土大小往往是綜合國力決定的。清朝末年之時,中國因閉關鎖國,國力遠遠落後工業化的歐洲世界,最終成為了待宰的羔羊,其中俄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分肉的“屠夫”之一。

1858年5月28日,在俄國強勢威脅之下,中國清朝政府將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於它,其中就包含了今天的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此後蘇聯以及其解體後的當今俄羅斯,延續當年的俄國版圖,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曾經的中國領土

“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在俄羅斯,比以色列大41%,曾是中國領土

至於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是如何成立?時間要撥轉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蘇聯統治者,為了穩固蘇聯對遠東地區的控制,以及解決猶太人在境內受非猶太民族排擠的無奈。

1928年3月28日蘇聯通過《關於遠東邊疆區阿穆爾沿岸地帶的空閒土地劃歸猶太族勞動者土地規劃委員會以供猶太族勞動者集中居住》的決議,計劃將蘇聯境內近200萬猶太人遷移到遠東,這樣即豐富遠東人口,站穩了遠東土地,也把遭“嫌棄”的猶太人支開了,做到了“眼不見心不煩”。

1930年蘇聯政策上的遷移工作正式開始,頒佈了《關於在遠東邊疆區組建比羅比詹民族區》,1934年5月7日,隨著當地猶太人越來越多,比羅比詹民族區在行政上,已難以滿足當地需求,於是蘇聯將其升級為了猶太自治州。

當蘇聯解體過後,猶太自治州在繼承了自治權利的基礎上,於1992年3月31日加入了俄羅斯聯邦,也就有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俄羅斯猶太自治州。

作者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