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三更半夜看電視看到拳頭硬了是一種什麼體驗?

觀看對象1——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這是之前很火的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的電視劇版,賴冠霖飾演學長,趙今麥飾演那個從醜小鴨逐漸變成白天鵝的“小水”——劇裡叫夏淼淼。

夏淼淼這個角色,會遇到需要學長幫助的小麻煩,但勝在勤奮好學進步快,設定整體來說是討喜的。趙今麥的演技也在線,沒有刻意去扮傻裝蠢,大概是因為她知道——

如果再不好好演,這已經被造型搞垮的角色就再無翻身的可能了。

是的,從她一登場,整個造型就讓我握緊了拳頭準備爆炸。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泡麵頭+大框鏡+黃皮膚+齙牙,這醜小鴨,“醜”得有多刻意。

哈嘍,你們知道現在2019年了嗎?

這膚色,每次看都不一樣,有時候黃得像是得了某種病。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其實泰版小水也有膚色上的問題。

但她與其說是“醜”,不如說是平凡,可以淹沒在人堆裡,而不是像淼淼一樣,連不好看都像在宣告四方:看看我有多醜。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觀看對象2——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到現在播完了還沒有分是為什麼呢?我猜大概是因為槽點多到讓人無法下口吧。

這戲,聽說了推遲了兩年才上,但我怎麼覺得像推遲了10年甚至20年?

那些小時候初看津津有味、長大回看滿臉羞愧的偶像劇情節,在這部戲裡統統復活了——

男女主角怎麼相互推搡著就接吻了?

帥氣多金的男主怎麼就只有親吻平凡女主才可以恢復味覺了?

兩位主角怎麼就因為契約關係而住到同一個屋簷下了?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更讓我想打人的還因為,郭采潔明明就長得和精靈一樣可愛,但劇裡的角色就和瞎了一樣,說得出這樣的臺詞:

手短腳短?審美出現偏差才會看上她?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哈嘍,你們知道現在2019年了嗎?為什麼還在上演“平平無奇古天樂”的劇情啊!

如果郭采潔都不好看,那我們這些真正平平無奇的素人,是不是都要醜穿地心了?!

到底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醜是不是就是罪,醜是不是就活該被當面說出來啊?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些影視劇教給我們的審美,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容易被忽略的“醜事”。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別不承認,醜女變美的劇情誰不愛看?

小時候看到女主角用盡各種辦法減肥之後判若兩人,我是真心為她感到高興。

好棒哦,只要做個手術,甩掉自己身上的肉肉,就可以變成大美人。

《瘦身男女》裡的鄭秀文。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醜女大翻身》裡的金雅中。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看到女主角被“仙女教母”變美之後驚豔全場,我也覺得大快人心。

好爽哦,穿上昂貴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變美,可以啪啪打臉妖豔賤貨。

《流星花園》裡,貧窮女孩杉菜被藤堂靜變成了派對上的小公主。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命中註定我愛你》,便利貼女孩被改造後狠狠打臉渣男前任。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看到女主角脫胎換骨最終收穫甜美的愛情,我也喜歡這樣的happy ending。

好棒哦,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就可以和喜歡的男生在一起,談甜甜的戀愛。

《食神》裡從火爆阿姐最後變成溫柔小美女的火雞。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魔女柔熙》裡摘掉眼鏡放下頭髮,就能脫胎換骨的柔熙。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從小到大,我們心目中對於美的標準,有一大半都是通過這些影視劇裡的情節構建起來的——

瘦下來才美,穿大牌才美,變成黑長直才美,變成雙眼皮才美,變成白皮膚才美……

什麼是美?通過她們,我們得到了答案。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這樣的答案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們甚至還專門為這一類醜女翻身,大殺四方的故事想了一個詞:逆襲

這種逆襲的故事,看起來是很爽。

以至於現實生活中都有女生照葫蘆畫瓢去整容,想報復前任渣男。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即使不去整容,我們大多數人也會對著鏡子裡那張“不符合標準”的臉開始花式折騰,減肥、美白、拉直頭髮、買漂亮衣服……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審美,想讓自己往主流審美的方向上靠,有問題嗎?

沒有。

因為故事裡的醜小鴨們,都是這麼幹的啊。

她們幫我們攢下了一系列“醜”的指標,只要有一項打鉤,哦豁完蛋,你趕緊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不然就不美。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這頭羊毛卷不是挺可愛的嘛

看看我們身邊,幾乎所有女生都覺得自己胖,每天都嚷嚷著減肥。

不論是男明星還是女明星,對“胖”和“瘦”的定義,說出來都可以噎死我們普通人。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沒有一個人可以全身心快樂喝奶茶,就算真快樂,也要在發朋友圈的時候假罪惡。

為什麼?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正義的使者”和“美麗的化身”跳出來評論我們“會胖哦”。

“不美”真的把我們給害慘了。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被別人說“不美”。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對哦。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可以這麼隨意地說別人不美了?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那天,Sir的微博發了電影《大餓》的預告片。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故事的女主角阿娟,是一個30歲,105公斤的女生。從小到大,她經常因為體型遇到各種不公平的對待。連她媽媽都覺得她太胖,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幫她報名減肥班。

被小孩扔雞蛋、受到性騷擾。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因為胖,愛情之路也不太順利。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光看預告,就覺得它的議題很有意思,給了我們另一個立場去看待社會的審美框架。

更有意思的,是這條微博的評論區。截一些出來給大家看看。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這些評論都是在說,胖就是錯誤、是罪,它代表著不健康、不自律,誰都可以跳出來指責胖,胖需要原地爆炸、需要立刻從地球上消失!

說這種話的人,可以假定他們都是體脂10以下,身上一絲贅肉都沒有的瘦人,但我猜他們一定不是自信的瘦子。

因為瘦本身不能帶給他們快樂,只有把掃射的槍對準了一切和肥胖相關的人和事,他們作為瘦子的優越感,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他們會在你發自拍的時候過來提醒你,最近胖了。

他們會在你曬美食的時候過來教育你,那麼肥還吃。

他們會在你分享合照的時候過來嘲諷你,你臉那麼大,我一眼就看到你了。

有沒有發現,不知不覺,我們對女性的外貌越來越苛刻了。

不光男人,連女人自己都是。

我們會不自覺地對路邊的同性評頭論足,對著朋友圈別人發的自拍感嘆“你看她P得好假”。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用身材和外貌定義一個人,這何嘗又不是一種隱形的霸凌?

還沒看到《大餓》的完整版,但炸炸猜,這個故事肯定不會有什麼減掉半個自己的美麗大變身式結局。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被“更美的自己”“更瘦的自己”“更美好的自己”綁架太久的我們,需要這樣的片子,來讓我們鬆鬆綁。

不是隻有瘦/白/年輕才是美。

更瘦的你,真的就是“更美好”的你嗎?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醜小鴨變白天鵝得到真愛”的電視劇,真的不好嗎?

也不是。

只是看多了,會容易陷入變美就能擁有一切的誤區。

這些故事其實是在說,如果一個女人要得到喜愛、得到尊重,那麼她是不是必須先變成一個“美女”?

再追究下去,什麼才是醜?什麼才是美?

黑皮膚、爆炸頭、不夠苗條……與其說這些是真的“醜”,不如說是因為不符合男性眼裡的“美”。

謝依霖和陳都靈一起上《嚮往的生活》那期,美女陳都靈體驗了劇組無時無刻沒有停下的幫忙和照顧。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謝依霖呢?劈柴、洗菜、切菜,還一個人去推很重的石磨。

連何炅都跟她打趣:“陳都靈那種(去劈柴),劈開,大家都說好棒啊,你劈開,大家會想,你是不是從小在劈柴。”

但長得不那麼好看的謝依霖,就活該去劈柴推磨嗎?

最後還是黃磊講了句明白話:“找媳婦兒,就該找謝依霖這樣的。”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們對“美”的定義,什麼時候狹隘到只剩外表?

難道不該還有可愛的性格、有趣的靈魂、善良的內心?

我記得《青春有你》的選手姚馳,有一次接受採訪被記者問:女生胸大和腿長,你選哪個?

他回答:不要物化女性,不要用身體來定義一個人。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時代在進步,觀眾在長大,審美多樣性的邊界在不斷拓寬。

想胖和想瘦,都是個人的選擇,瘦子並沒有比胖子高一個level,不用因為自己更健康和更自律,就更有優越感。

換上晚禮服、名牌包和高跟鞋的那一套,只是一個富貴符號,誰鑽進去都是那樣,你真正的魅力也不會因為大牌加身而改變。

如果一個男人只是因為外表愛上你,那他也會因為你年老色衰而離開。

那些醜小鴨變天鵝的雞湯沒有告訴你,這才是更加真實的現實。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變美,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藥。

尊重才是。

學會尊重別人的活法,和你欣賞的“美”不一樣。

什麼時候明白了這個,我們的國產劇也許才能出現一個不那麼符合大眾審美的女主角,故事才會從“我長得那麼醜我該怎麼變美”,變成“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我長得平凡被人愛,有什麼好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