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娛樂圈是個大染缸,慣用名利誘惑人。

有的人,倚仗天時地利人和,名利輕鬆到手;有的人,絞盡腦汁鑽營,最終也沒成名;還有的人,在圈裡純屬異類,放著輕鬆的錢不掙、出名的機會不抓,不接廣告、不上綜藝,但觀眾心裡依然有他,對他塑造的每一個角色印象深刻。

為了吃好“演員”這碗飯,他們懂得把自己擺正、位置放低,並甘之如飴。相信若干年後,在影視的長河中,他們會成為一個個璀璨星辰,被歷史銘記。

富大龍,就是這樣一位演員。

異類本尊

富大龍很少在網上發東西,但有一次,他鄭重發了個帖子,要為自己的經紀人正名。

“(我的經紀人)能力一流,炒作手段他都會,但他尊重我。為此,他少掙了很多錢,受了很多委屈……

我有我的人生規則,除了談戲和可參加與戲相關的訪談類,其他不做,娛樂不參加……

他遇到我,有勁兒使不出!大大小小的麻煩事,沒有他,我根本無法安靜工作(我們這行,有時臺下比臺上熱鬧十三倍)……”

嗯,在娛樂圈,別人找經紀人,是為了打造自己、提升人氣、擴大財路,而富大龍恰恰相反,他找經紀人,是幫自己製造清靜、阻擋財路。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他說,“我們拍戲,不能只為了掙錢。做一個好演員,首先是要做一個好人,把自己放在一個最合適的位置上。”

別的演員,恨不得坐擁幾億粉絲;而富大龍,都不開微博!後來因為被冒名頂替,不得已開通發了條聲名,就沒聲音了,再後來,連那條聲名都刪了,只剩個區區空殼,默默堅守。

他說,“粉絲”這個詞,先天有一種不平等性。比如,1個人有10個粉兒,就好像他可以把10個人一把放進兜裡,那麼,每個粉兒,必比這個人輕,必是不等重的。

他覺得,不需要誰仰望誰,我們只是乾的不同專業。特殊的喜愛,可以留給自己的父母、妻兒丈夫,乃至有力量的,平等地愛每一個生命。

沒有粉絲、不接廣告、不上綜藝、不走秀,作為一個演員,富大龍硬生生把自己清零,只靠拍戲打磨演技掙生活,沒戲拍的時候,他甚至去送過外賣。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多年之後,富大龍站在領獎臺上,仍然忘不了2005年的那個下午,他坐在公共汽車裡,人聲嘈雜。那段時間,他正處於人生低谷,苦悶、困頓、焦慮。

他無意中翻開《天狗》的劇本,導演說這部戲資金不足,能不能順利拍完都不敢保證,但看完劇本,富大龍被那種“泥土的氣息”吸引,不管能不能拿到錢,他還是接了。

之後的事,我們就都知道了,年僅30歲的富大龍,憑藉這部電影,一舉拿下“華表和金雞”雙料影帝。

犟脾氣

其實,富大龍的性格,跟《天狗》裡的主人公李天狗,很像。

戲中的李天狗,用生命和鮮血守護園林,為了信仰與世界為敵;現實中的富大龍,同樣倔強和執著,為了心中那個“好演員”的夢想,與世俗對抗。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富大龍是童星出道。當年,拍《少年彭德懷》前,導演挑演員,在一群八九歲的孩子中,發現這孩子“長得比較圓,嘴唇比較厚”,還真跟彭德懷小時候有點像,尤其是踢起腿來,小富大龍“透著一股牛勁兒,有一種犟脾氣”,導演很是喜歡,當即拍板。

話說,富大龍的這股倔強勁兒,小時候,還幫他逃過很多打。

有一次,爸爸讓他趴在床上,撅起屁股,正要打他,他卻說了句“你打吧,打死我算了!”爸爸抬起的巴掌只輕輕給了一下,沒想到,小富大龍就氣暈過去。醒來,富大龍發現爸爸正抱著他,媽媽在廚房笑著說,“這孩子,氣性真大!”

富大龍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很重視他的教育,從小就帶他學習武術、京劇、古琴等。上小學後,富大龍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標準的“別人家孩子”代表。18歲時,富大龍考上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2歲,以全班總成績第一畢業。

《少年彭德懷》是富大龍的出道電影,他一出道就演男一號,還拿下第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表演獎。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多年之後,富大龍回憶起來,還有兩件事要感謝這部戲。一件,是他從此喜歡上古典文學,從戲中背《三字經》、《曾子曰》開始,到現實中一發不可收拾,還自己創作,搞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另一件,是堅持寫毛筆字,後來影視劇裡很多書法鏡頭,他不用替身,都是親自寫。他的一件書法作品,還被五臺山藏經閣收錄。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少年彭德懷》後,他邊讀書上學,邊陸續拍了《小騎兵歷險記》、《戰爭子午線》、《夏日曆險》、《寇老西兒》等口碑比較好的電影。大學畢業後,他演技更上一層樓,先後拍過《少年包青天》、《紫日》、《天狗》、《走西口》、《神探狄仁傑前傳》等。

富大龍演戲,不挑薪酬,只挑劇本。

一路走來,他演過平民百姓、將領、管家、宰相、皇帝、商人、農民、兵人、詩人……每一種角色,都提前花時間、花精力研究、打磨。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富大龍接角色,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則,“一,不重複自己的角色,二,這個人物本身,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不管善惡忠奸,他一定要有很強烈的代表性,這樣我會覺得,很有意思。”如果沒有好本子,他寧可不演。

身在娛樂圈,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重要的是資源,很多人為了獲得好資源,使出十八般武藝,其中之一,就是應酬。但是,富大龍偏偏不喜歡應酬,再加上對劇本很挑剔,還經常被一些導演冷嘲熱諷。當然,這些富大龍都不在乎,他內心,自有他的堅持。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直到遇到《天狗》。對於曾經那段艱難的七八年,富大龍說,“那時候,那個年輕的我,始終憋著一股勁,加上朋友、家人的鼓勵,就挺了過來,因為,我相信我能把戲拍好,能把演員做好。”

思考沉澱

當然,富大龍的這種倔強,並非只是蠻性的倔強,他一直在思考、反思和沉澱。

在《天狗》的獲獎感言上,富大龍說,“只感謝兩個人,第一個人,愛我的人,你們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第二個人,是所有給過我痛苦、磨難,未來,也將給我更多挫折的人和事,我覺得你們才是我真正的老師。你們讓我懂得,人就像一塊寶石,越磨礪,越價值連城。”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很認真地活著,一直在磨礪,從未懈怠。

他現在演戲,經常喜歡往回找,覺得現在反而不如小時候,因為越是職業演員,設計的東西、理論的東西越多,他很擔心喪失掉那種純然、渾然天成的東西。

拍電影《紫日》時,他專門跑到河北一個偏遠村子裡,跟那裡的農民同吃同住2個多月,再回來見導演,人家導演差點沒認出他,當場對富大龍拍板“男主非你莫屬!”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大秦帝國之縱橫》裡,他演的秦惠文王嬴駟,人物最立體、性格最豐富,嬉笑怒罵自成一套,尤其託政於商鞅那場,將帝王內在的懇求之意、為國之心表現地淋漓盡致。為此,他研讀過很多歷史大部頭,反覆揣摩秦惠文王這個人物。

《隋唐演義》裡,他又把楊廣的腹黑與偽裝、傲慢與昏庸,演繹地讓人拍手叫絕。有網友評論,“就算是同樣的造型,如果他換個表情,瞬間絕對就變成睿智明君,即使他披頭散髮,也能演繹出東山再起的決絕,富大龍有這個駕馭的能力!”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走西口》裡的梁滿囤,又是個反派,他能把小人物那種從一開始貧苦、到後來忘乎所以的狀態,表現地惟妙惟肖,觀眾看了都又愛又恨。

有導演說,在富大龍這裡,根本就不存在他演不了、演不像的角色。這,得益於富大龍不斷的思考,對人性的揣摩。

這種思考,直接反應在富大龍的文學作品中。是的,他還創作文學作品。

比如,他的散文集《牧歌》,主題就是關於人自身的思考。他覺得,人作為自然的產物,其實,跟遊牧民族的野物沒什麼區別,但是,到了鋼筋水泥的社會里,該以怎樣的狀態存在?又該怎樣判斷自己的價值?

而他的現代詩《在河套邊緣行走》,對這種思考更進一步,這時候有了自己的主張:作為人,要明白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應該保留人性什麼樣的東西。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這些對人性的思考,從頭到尾都貫穿在他的表演中。

評書大家單田芳和製片人程立棟,對富大龍拍的“楊廣弒父奪位”那場戲,印象深刻,對他的表演頻頻誇讚,認為他的表演是全局最大亮點!

女演員寧靜在拍《大秦帝國》前,因為富大龍沒她高,一度擔心他演的帝王會不會鎮不住自己,跟富大龍搭過戲後,寧靜果斷改變看法,“我認為富大龍是爺們兒,是男人中的男人,演帝王感覺特別對!”

平時,演戲之餘,除了琴棋書畫,富大龍還喜歡到大學裡,跟同學們分享交流,他是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客座教授。

保持清醒

有人說,他是中國“最純粹”的演員,面對這種褒獎,富大龍自己說,“我特別明白有人會說這是一種好,或者,有人會批評我覺得這是一種壞。其實,不過是看你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怎麼舒服怎麼來,大家也不必理解我,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喜歡這種安靜。”

解密演員富大龍:娛樂圈異類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有哪些演技絕佳、但關注度較少(不火)的華人演員?下面點贊最高的回答,就是富大龍。

我想,觀眾心中都有一杆秤,關注度少並不代表心裡沒有。我們寧願成全他,把更多的安靜,留給他,讓他創作出更多經典的作品,這樣,我們的國產電影電視劇,才真正有希望。

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要能進得去,也能出的來,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們這個時代,太需要富大龍這樣的演員,上過高位、看過繁華後,還能迴歸平凡、守望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