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關關隘考

官平

野三關,很早以前叫“勸農亭”。相傳北宋名相寇準任巴東縣令時(公元981年-983年),曾來此勸農棄獵稼穡,教唱《勸農歌》——“蒼天在上,厚土在下,效我神農,五穀豐登,挽草為界,定居稼穡,厚土歸民,傳之子孫”。後人建亭紀念,名“勸農亭”。

清雍正八年(1730年),巴東縣衙將距縣城西南350裡的野三關巡檢司移遷至勸農亭,勸農亭之名遂被“野三關”替代。

野三關地處鄂西屋脊綠蔥坡山脈,是自江漢平原進入中西部的第一個海拔制高點,是“離東部最近的西部,離平原最近的高山”。它東距宜昌、西達恩施均只有百餘公里,是兩點間的中點,是過境恩施州的318國道、滬渝高速公路、宜萬鐵路三大陸路通道的東大門。

有人將野三關的“三關”說是險關、酒關、美人關實在牽強附會。野三關的“三關”究竟在哪裡?筆者對此進行了考證,現拋磚引玉。

野三關(明嘉靖所纂巴東縣誌中又名“野廂關”)巡檢司最早設在野三口,位於現今巴東縣清太坪鎮大堰塘村清江與野三河交匯處,是施(恩施)宜(宜昌)古道上巴東、建始兩地隔河為界的關隘。清太坪鎮思陽坪村清江北岸的一處古驛道上,曾發現一塊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的禁盜石碑,落款為“宜昌府巴東縣野三關分司”。這也是第一關,水路之關隘。

第二道關在施宜古道上,關隘位於四渡河谷的“鹽大路”石板路口。最早記載於戰國時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歷代戰爭及官民避三峽之險而從陸路入川,多經該路。明初,為平定佔據川蜀的明玉珍,明穎國公傅友德率軍開道取道川蜀,施宜古道有所發展。光緒三年(1877年),王庭禎到任施南府知府以後數年間,施宜古道的路線進一步改良、路況大為改善,這一條鹽大路最終形成了起點宜昌,經高家堰、賀家坪、榔坪、關口埡,進入巴東野三關境內,沿汪家嶺,經四渡河、野三關、界牌埡,至野三河,隨後入建始高坪、紅巖寺,從崔家壩入恩施,古道多為寬約2米的石板路面,全長200餘公里。四渡河谷的“鹽大路”石板路口還保存完好,關隘雄風依舊。

野三關歷史上為宜昌接壤恩施的邊關口子鎮,素有“西南門戶,鄂西重鎮”之稱。它既是通往四川的“鹽茶古道”“川鹽入湘”(四川巫山碚石到湖南龍山)、官道驛站的鄂西節點,也是宜昌和恩施間馬幫馱運、挑夫和背夫肩挑背扛布匹、煤油等百貨進山以及山貨外運的大商道。因此,第三道關自然就是位於宜昌與恩施即巴東與長陽的分界線上,這就是八字嶺。八字嶺一道天然屏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今的八字嶺早已經是鐵路穿山鑽洞、高速公路遇河架橋、318國道翻山越嶺,雄關險阻已經是如履平川。

隨著野三關鎮的名聲和影響日益增長,如今的野三關已經全國第三批改革試點鄉鎮。它的蒼山俊美、生態天然,它的物產豐富、四季分明,它的淳樸民風、文化厚重,無不讓人感到嚮往。

1992年野三關被錄入《中國著名鄉鎮》,被新華社譽為“深山野嶺夜明珠”,被《光明日報》盛讚為“山頂桃花源”“中國達沃斯”。難怪有人感慨:“此生到過野三關,歷經滄桑不覺憾”。野三關周邊還有一些它的姊妹名稱:野三壩、野三河、野三口、野三峽、野三寨等等。

穿越千年,時光荏苒,蜿蜒在崇山峻嶺中的道道雄關只有攝影家們青睞了。依稀殘存的石徑上,昔日馬幫留下的鈴鐺聲,彷彿還在耳邊傳響。四渡河大橋跨越560米的天塹,成為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將恩施與宜昌拉近了,將高山與平原拉近了,千年的野三關再也不是遙遠夢裡的童話。

雄關險道已經被人們征服,踩在我們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