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從滬指來看,本週市場在高位不斷震盪,3000點的壓力比較大,途中不管有多少利好,都沒有形成突破。熱點來看,兩個主線比較明確,一是區塊鏈,二是無線耳機,區塊鏈由當代東方和四方精創加持,直到週五才勉強謝幕,無線耳機同樣在週五早盤和午後均有表現,直到佳禾智能連板未能成功才短暫結束,還談不上謝幕,因為機構介入太多,後面還有機會。其它熱點,新能源車零星表現,股權轉讓作為暗線獲得了不少關注,週五甚至在區塊鏈和無線耳機都有爭奪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可惜到收盤也沒有走出一隻三板股。

A級策略系列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這周策略一直在說權重不行的話,3000點是過不去的,果然應驗。而從個股來看,居然選到了三隻強的不要不要的票,雖然介入起來需要技術含量,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市場就是這樣,存量博弈,強者恆強。

11月8日,隨著特斯拉國產第一輛車正式下線,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一次產業變革,圍繞新能源汽車和特斯拉的大戲將正式拉開,今天將為大家解讀產業變革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消息面

10月25日,特斯拉公司宣佈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車型正式開放預訂,該車型起售價為人民幣355,800元,預計第一批交付時間為明年第一季度。

11月8日,首批國產特斯拉試製車正式下線亮相。國產版Model 3和進口版本的外觀、內飾完全一樣,在國產特斯拉尾部擁有中文標識“特斯拉”的字樣(上觀)

11月8日,大眾CEO:上汽大眾上海新能源汽車工廠啟動試生產。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週五表示,大眾與上汽集團投資25億美元建設的上海新能源汽車工廠已啟動試生產。(新浪)

11月5日,德國擬將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提高一半至4500歐元

德國政府計劃在從2020年開始的5年中,將電動汽車補貼從現在的每輛3000歐元提高至4500歐元,對於售價超過4萬歐元的車型補貼將提高至5000歐元。除了補貼之外,德國總理默克爾週日表示,預計到2030年,德國將擁有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新浪財經)

11月7日,工信部正牽頭編制《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7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行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工信部正牽頭編制《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目前《規劃》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中證網)

21年-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事實上,該規劃為未來十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堪稱今後一個時期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70%。

消息催化上,近期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熱點事件頻發。除上文提到的規劃及電池回收外,還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正式進入試點生產;以及德國政府計劃自2020年開始的5年中將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提高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海外傳統大車企陸續啟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投入,根據其重要車型/平臺的推車時間,預計2020-2021年開始將開啟新一輪快速增長。中國電池材料企業在全球數碼電池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此前出海較早的相關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而作為擴大消費利器,各地也在積極出臺政策破除汽車消費限制。多重催化下,新能源汽車有望迎來一輪歷史級行情。

特斯拉的中國夢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10月25日,特斯拉公司宣佈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車型正式開放預訂,該車型起售價為人民幣355,800元,預計第一批交付時間為明年第一季度。未來預計每週量產3000輛。

11月8日,首批國產特斯拉試製車正式下線亮相。國產版Model 3和進口版本的外觀、內飾完全一樣,在國產特斯拉尾部擁有中文標識“特斯拉”的字樣(上觀)

據特斯拉10月24日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上海超級工廠的整車建造成本(每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將會比美國的生產系統低約65%,僅折舊費用,就能節約2.9萬/人民幣每輛。毫無疑問,中國製造產業鏈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在這一工廠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曾表態,希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交通運輸成本、進口關稅等整體造車成本,在中國市場用更低的產品價格吸引消費者。未來特斯拉有望把 Model 3售價降低到25萬左右。

如果我們深挖特斯拉超級工廠背後的產業鏈公司,我們會發現,和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相比,汽車在產業鏈的長度和深度上要遠遠超過智能手機,有望持續受益的供應商名單也更長。

如同蘋果和華為拉動了一整個產業鏈的繁榮,我們也有理由期待,特斯拉所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將會提振與傳統汽車製造截然不同的全新產業鏈。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背後的供應鏈陣容十分豪華。

具體來看,其供應鏈涉及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十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一百餘家。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經承諾,要將Model 3的售價降低至3.5萬美元,徹底打入中國市場。而就目前看來,Model 3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且仍有盈利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藉助中國工廠和中國的供應商。

加上中國政府和銀行對特斯拉的政策支持,特斯拉在中國工廠開工後,可能會更多考慮本土化採購。

這對於很多尚未進入特斯拉供應鏈中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特斯拉國產化產業鏈投資機會

機會1

電池和電池原材料

特斯拉國產化方向,上游原材料是確定性最高的受益者。目前特斯拉正在考慮將電池從松下切換成LG南京工廠,LG電池的上游材料基本都是中國產,成本會節約更多。

鈷、鋰、磁材及銅箔等有色板塊多個標的將成為特斯拉的潛在供應商。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特斯拉單車對應上游原材料一覽

相關個股:

華友鈷業/洛陽鉬業(鈷),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氫氧化鋰),銅陵有色/諾德股份(鋰電銅箔),中科三環(電機磁材),南山鋁業(四門兩蓋)以及東睦股份(動力器件殼體)等標的值得關注。

機會2

充電樁

目前,特斯拉的21家直接供應商中,11家為充電樁設備及運營企業,佔比達50%。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特斯拉充電設備供應商一覽

隨著特斯拉產業鏈重心向中國轉移,同時在充電設施新國標下,中國充電設備的製造商、運營商、集成商等有望在特斯拉中國化中進一步提高參與程度。

目前已經與特斯拉充電站形成合作的A股充電樁相關公司,其在未來市場開拓中,有望與特斯拉進一步加深合作。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相關個股:宏發股份、長盈精密、眾業達、萬馬股份、智慧能源、許繼電氣、上海普天、科士達、中恆電氣

機會3

動力總成系統

市場兩極分化,多空震盪明顯,最大風口迎來最佳佈局節點

中控系統主要分為中控屏、儀表、自動駕駛系統、空調系統等部分,涉及32家間接、直接供應商:

相關個股:

7家A股上市直接供應商:大富科技、四維圖新、中國聯通、聯創電子、均勝電子、雲海金屬、三花智控

8家A股上市間接供應商:萊寶高科、晶瑞股份、天華超淨、京東方A、科森科技、三花智控、百達精工、銀邦股份

機會4

其他受益標的

旭升股份:為特斯拉提供精密鋁合金部件,合作多年。拿到MODEL 3變速箱後驅殼體的部分訂單;特斯拉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過半,

中科三環

:是特斯拉電機磁材的主要供應商。國泰君安有色團隊認為,特斯拉超級工廠將直接拉動毛坯釹鐵硼需求量超過1500萬噸。

南山鋁業:是特斯拉汽車板的核心供應商。國泰君安有色團隊認為,公司目前具備汽車板產能10萬噸,2019年8月公告將新建10萬噸產能,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投產將直接帶動公司汽車板業務快速增長。

寧德時代:目前寧德時代已經和上汽、北汽、吉利、長安、宇通、東風等主流車企達成合作;並與寶馬、大眾、捷豹路虎、戴姆勒、日產等跨國企業合作。未來有跟特斯拉合作可能。

先導智能:曾在2018年底公告,與特斯拉簽訂了卷繞機、圓柱電池組裝線及化成分容系統等鋰電池生產設備的採購合同,合同金額約4300萬。儘管設備金額較少,但直接與特斯拉簽訂設備合同意義重大,標誌著公司設備獲得全球範圍認可。特斯拉超級工廠對應鋰電需求超30GWh,設備需求達100億級,公司作為國內鋰電設備龍頭,有望持續獲得訂單,並有助於實現對日韓鋰電設備的替代。

三花智控:三花是全球最大的製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及熱管理系統控制部件製造商,客戶包括法雷奧、馬勒、大眾、奔馳 、寶馬、沃爾沃 、通用、吉利 、比亞迪、 上汽等等。目前三花已為Model 3 獨家供應熱管理零部件共 7 個項目,是特斯拉國內供應鏈中的龍頭企業之一。

拓普集團:從事汽車NVH領域橡膠減震產品和隔音產品;國內汽車NVH龍頭,為特斯拉Model 3提供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