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前幾天,點叔看了新一季的圓桌派。

當期的議題是近年來一直很火的「隱形貧困人口」。

蔣方舟作為年少成名的青年富豪代表,許多年輕人都會為負債問題微博私信求助她。

有個女孩為了價值一個月工資的大牌護膚借了小額信貸,最終利滾利揹負了幾萬塊的債務。

她不敢告訴家人,走投無路找到蔣方舟借錢。

蔣方舟力所能及的給予女孩幫助,並在微博上關注她的後續生活,卻發現她每天仍在轉發化妝品、包包等時尚單品的種草。

這在老一輩眼裡簡直不可思議。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點叔身邊的90後小朋友有不少屬於這一人群:塗大牌護膚,打卡網紅餐廳,買健身私教課,煲耳機燒單反,口紅集齊全色號...

表面上活的精緻,實際上卻過著月末吃土的生活。

明明工作好幾年,工資也不低,但銀行卡里積蓄寥寥,靠信用卡與花唄維持虛假的狂歡。

圓桌派中則用數據道出這一可怕的真相:2018年,21.89%的受訪白領是負債的狀態,月光、窮忙、無存款成為他們共有的狀態。

所以,「隱形貧困人口」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誰在引導我們消費?

問題的本質不在於錢到底花在哪,而是我們為什麼會產生花錢的慾望?

購物慾不是天生的,畢竟農業時代的人類幾千年一瓢飲一簞食都過來了,幾十年前人們需要解決的還是溫飽問題。

2014年BBC的一部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告訴我們:膨脹的購物慾,是現代社會的產物。

為了擴大收益,許多廠家會故意生產「容易損壞」的商品。

早在 1920 年,世界上幾大燈泡製造商們在日內瓦簽署了一份秘密文件,協定將燈泡的使用壽命從 2500 個小時,強制縮短至 1000 小時。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這一模式被稱為「計劃式報廢」。

兒時一部諾基亞也許用了七八年還抗摔打,如今許多人抱怨手機一年以上便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電量不穩定、系統卡頓等等。它們在無聲的提醒著你,該更新換代了。

更高一籌的商業手法則是模糊功能,抬高虛榮心。

如何令一個已經有車的人,有慾望再換一輛新的呢?

同在1920年,通用汽車總裁斯隆為了增加汽車銷售量,在消費者心中植入了一個“主動淘汰舊產品”的概念,新品的最大價值不是功能提升,而在於傳遞“我比其他人更時尚這一信息”。

買車不再是為了方便出行,而成為自我展示的標籤。這一點,與如今人們夜排買新款手機的境況,何其相似。

每個成年人都知道錢掙的不容易,所以花錢的時候往往會肉疼。

研究人腦時發現,我們付現金時,會感到一種類似疼痛的不適感。當你掏出錢包,把鈔票交出去的一瞬間,你會眼睜睜看到那些錢不再屬於你。

而信用卡的妙處是,將這種痛苦往後推遲,這樣你就不會在購買時感到猶豫不決了。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如今信用卡辦理的門檻越來越低,花唄更是無處不在。

有媒體曾發佈數據,全國近1.7億的90後中,超過4500萬人開通了花唄。這意味著每3.6個90後之中,就有1個人在用花唄。

許多年輕人在還未培養出正確的消費觀與金錢概念之前就已經背上鉅額債務。

圓桌派中提到的實際案例:24歲的小何,在一線城市工作幾年,負債了20萬。如今不得不回鄉當小學老師,領3000塊月薪還債。

同齡人還在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他卻說30歲前的人生已不屬於自己,只有還完債,才能重新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

無休止無節制的消費,毀掉了他本該拼搏進取的幾年。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誰在販賣焦慮?

不知何時開始高配成了標配,我們的手機、電腦要買高配,如今就連人生也有了標準。

網絡上經常看到這樣的“高配人生”文章,畢業三年,月薪三萬。25歲就得有車有房,30歲之前不掙夠100萬不配生活。

對物質的追求似乎成為了融入集體的敲門磚。

有些出入CBD的城市白領,也許工資和快遞小哥是一樣高的,然而二者的生活規劃與消費觀卻截然不同。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快遞員每日省吃儉用,願望可能是賺幾年錢回老家結婚生子買房子。

出入高檔寫字樓、走路帶風的高薪白領想要維持自己的偽精緻,追求貴的物件、精緻的生活。實際上的他們每個月工資發下來,付完房租、還完信用卡和花唄就所剩無幾。

“反正奮鬥再久也買不起房,不如把錢用來取悅自己。”這種補償心理無形中刺激了我們的消費。

商家們依靠鼓吹儀式感獲利,人們需要儀式感來滿足自己的內心。

無法實現買房自由,至少可以做到口紅自由;

沒錢去海外旅行,至少可以在每天的下午茶時間犒勞自己一杯咖啡或奶茶;

在現實世界裡開不起豪車,至少可以在遊戲裡給自己買一套最貴的裝備。

工作上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對身份的焦慮,所以「隱形貧困人口」們不停地購物、旅遊、娛樂,渴望藉此擺脫焦慮。

這些所謂的標配,成為壓在成人頭上的大山,於是生活惡性循環:掙得越多,花的也越多。

生活離開了物質基礎不行,但同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尋找平衡。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不要讓生活逼著你去過一種生活

擺脫隱形貧困的第一步,便是學會與不必要的物慾斷舍離。

從心理學角度講,我們分不清需求和慾望。

正因為現代科技的「騙局」,加上個人延遲滿足能力的匱乏,讓我們無法區分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什麼是過度的慾望。

真正的需求是會提升自己價值的東西,就是會在未來為我們帶來正收益的東西。比如,合理的飲食對我們的身體而言是優質資產,所以值得為其花錢。

而消費慾則是買了之後,會從我們手中奪走資源、從我們口袋中“偷走”錢的東西。比如,買回來只穿了一兩次的衣服,放到過期的化妝品……

我,30歲沒賺到100萬,不配生活

物慾是沒有盡頭的,只會讓你陷入無限的攀比與浮躁中。

如果不考慮自己實際的收入情況,寧願月月吃土,也要過上外人眼中的精緻生活,那壓力只會慢慢地摧毀你。

不要讓他人的生活成為自己的參照物,不要讓生活逼著你去過一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