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高校(一)

桂林擁有全世界發育最成熟的喀斯特地貌,也因此而山水甲天下,聞名世界,自然風景的高知名度幾乎掩蓋了其作為廣西高等教育重地的的地位。

1、 廣西師範大學

桂林高校(一)

七星區育才校區大門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32年的廣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是廣西高等師範教育的開端,是中國最早的高等師範學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遷址,四度調整。抗戰時期,與西南師範學院、昆明師範學院一起,成為抗日大後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師範院校,並被譽為"西南民主堡壘"。1943~1978年,是廣西唯一一所培養本科學歷教師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為廣西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是國家教育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校園面積4100多畝;在職教職員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碩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類留學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學生2萬多人。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區大門

**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教育學、軟件工程、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體育學、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生態學、法學、美術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音樂與舞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設計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廣西(高校)重點學科:

桂林高校(一)

國家級特色專業:物理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化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法學

廣西區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教育、經濟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歷史學、化學、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社會學

桂林高校(一)

育才校區圖書館

**科研機構/平臺: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國家級研究機構:

1、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2、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省(部)研究機構:

1、 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

2、 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

4、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基地

5、 越南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

6、 環境汙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與桂林工學院、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共建,我校排名第二)

7、 多源信息挖掘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

8、 珍稀瀕危動物生態學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

9、 低碳能源材料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

10、 核物理與核技術實驗室(廣西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11、 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2、 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3、 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4、 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自治區高校廣西科學發展中心)

15、 廣西廉政建設研究中心

16、 西南民族藥協同創新中心(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17、 桂學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18、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區域實踐協同創新中心(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19、 廣西區域多源信息集成與智能處理協同創新中心(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 泛北部灣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21、 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研究基地

22、 廣西教育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廳級研究機構 :

1、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2、 野生動植物生態學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3、 生物無機與配位化學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4、 信息智能和數據處理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5、 科學計算與模擬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6、 生命過程與環境分析科學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7、 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與自動控制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8、 數學與統計模型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9、 現代核分析技術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0、 低碳能源電化學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1、 生命過程與藥物分析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2、 岩溶生態與環境變化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3、 信息系統與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4、 非線性電路與光通信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5、 認知神經科學與應用心理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6、 幹細胞與醫藥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17、 珠江-西江經濟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18、 廣西地方法制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19、 廣西民族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0、 泛北部灣區域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1、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區域實踐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2、 西南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3、 廣西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4、 中國-東盟歷史與現實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5、 審美人類學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6、 廣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7、 廣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8、 八桂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研究基地)

29、 廣西民族體育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30、 旅遊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31、 新能源材料與新能源技術實驗室(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32、 光通訊與生物醫藥測量儀器和傳感器開發平臺(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33、 廣西特色民族藥物研究與開發技術平臺(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34、 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研究中心(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創新平臺)

桂林高校(一)

師大雁山校區

廣西師範大學校管研究所:

1、 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處)

2、 白先勇研究中心(文學院)

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所(文學院)

4、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文學院)

5、 中國詩學研究中心(文學院)

6、 壯學研究所(文學院)

7、 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所(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8、 廣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9、 旅遊研究所(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文學院)

10、 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學院)

11、 中國—東盟關係研究所(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 法制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3、 桂臺合作研究中心(經濟管理學院)

14、 經濟研究所(經濟管理學院)

15、 產業經濟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所(經濟管理學院)

16、 東盟教育研究院(教育學部)

17、 教育評估院(教育學部)

18、 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學部)

19、 女性發展研究所(教育學部)

20、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外國語學院)

21、 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美術學院)

22、 民族音樂舞蹈研究所(音樂學院)

23、 應用數學研究所(數學與統計學院)

24、 大數據統計分析中心(數學與統計學院)

25、 理論物理研究所(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26、 科學教育研究所(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27、 應用化學研究所(化學與藥學學院)

28、 應用生物學研究所(生命科學學院)

29、 珍稀瀕危動植物研究所(生命科學學院)

30、 溼地研究所(生命科學學院)

31、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

32、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環境與資源學院)

33、 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環境與資源學院)

34、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35、 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36、 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學院)

37、 體育與保健科學研究所(體育學院)

38、 工業設計研究所(設計學院)

39、 客家文化研究所(出版社)

40、 成人教育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

其它科研機構:

1、 中國微型化學實驗研究中心

2、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

3、 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

4、 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範基地

5、 全國重點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6、 國務院僑辦廣西華文教育基地

2、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高校(一)

花江校區校名石,主入口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廣西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廣西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廣西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建於1960年,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後隸屬於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學校現有金雞嶺校區、六合路校區、花江校區、北海校區,分別位於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桂林市堯山風景區、北海市銀海區,校園總面積4153畝。學校開設有本科專業70個,其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學校獲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9種。學校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是碩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0600餘人。

桂林高校(一)

花江校區

**學科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廣西區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工業設計、會計學

重點學科:

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計算機用用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動控制理論與應用、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

廣西區高校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數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廣西一流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一級學科碩士點: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管理科學與工程、設計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應用統計、法律、翻譯、工程(含機械工程、儀器儀表、材料、電子與通信、集成電路、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交通運輸、船舶與海洋10個方向)、工商管理、會計、藝術

桂林高校(一)

金雞路校區

**科研機構/平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認知無線電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廣西區級重點實驗室/實驗中心/研究基地:廣西圖像圖形與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廣西信息科學實驗中心、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基地

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通信天線與微波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廣西位置感知與位置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雲安全與雲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中小型煤礦採煤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人體生理信息採集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基地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微電子封裝與組裝技術實驗室、圖像圖形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智能交通系統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數據分析與計算高校重點實驗室、雲計算與複雜系統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傳感與智能儀器重點實驗室、智能綜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微波光波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衛星導航與位置感知重點實驗室

3、 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高校(一)

桂工雁山校區西門

桂林理工大學簡稱"桂工",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百校工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國家"863計劃"、"973計劃"承擔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最早可溯源至1935年創辦的廣西省立特種師資訓練所和創建於1956年原國家重工業部在廣西組建的桂林地質學校,是原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直屬高校,學校先後隸屬於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冶金部、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7月改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為主的高校。1978年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桂林工學院,2009年更為桂林理工大學。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4340餘畝,有二級教學單位19個,本科專業75個、高職高專專業50個,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4000餘人。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區正門

**學科建設:

廣西一流學科(5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培育)

廣西重點學科(24個):材料學、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岩土工程、通風及空調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旅遊管理、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環境科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思想政治教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冶金物理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統計學、地球化學、城市規劃與設計、企業管理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5個):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岩土工程、旅遊管理

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冶金工程、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風景園林學、城鄉規劃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物理學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9個):工程碩士(地質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水利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化學工程、測繪工程11個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旅遊管理碩士(MTA)、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MPAcc)、應用統計碩士(M.A.S.)、翻譯碩士(MTI)、風景園林碩士(MLA)、藝術碩士(MFA)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桂林高校(一)

雁山校區

**科研機構/平臺: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資源勘查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 (與廣西大學共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自然資源部 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廣西分中心,聯合培養基地/實驗室(各一個):岩溶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共建)、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廣西分中心桂林理工大學分站、微波遙感衛星應用聯合實驗室(航天科工504所共建)、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有色及貴金屬隱伏礦床勘查研究中心

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廣西有色金屬隱伏礦床勘查及材料開發協同中心、岩溶地區水汙染控制與用水安全保障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廣西民族旅遊發展與文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西工業廢渣建材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西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省(區)級重點實驗室(9個):廣西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廣西環境汙染控制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岩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廣西隱伏金屬礦產勘查重點實驗室、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廣西建築新能源與節能重點實驗室、廣西環境友好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廣西光電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廣西嵌入式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廣西民族旅遊研究中心、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廣西民族民間藝術研究中心

廣西院士工作站(3個):任南琪---環境科學與工程、李德仁、龔健雅院士工作站---測繪遙感 ,歐陽自遠---天體科學

高校聯合實驗室:桂林理工大學-巴斯大學膠體材料與界面科學聯合實驗室、桂林理工大學-華盛頓大學納米及能源新材料聯合實驗室

校管研究機構:

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遙感應用研究所、地質調查研究所、礦產資源勘查與經濟評價研究所、隕石行星科學研究中心、南嶺地球科學研究中心、多媒體軟件開發與應用研究所、珠寶教育與檢測中心(FGA)、灕江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高技術研究所、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環境檢測中心、環境保護工程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綠色建材新技術研究所、中越綠色水泥研發中心、屏風建築設計事務所、地質災害勘察設計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交通科技研究所、城市規劃設計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桂林文化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社會工作研究所、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區級)、企業集團與產業鏈治理研究中心、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所、現代企業管理研究所、證券研究所、經濟發展與規劃研究所、廣西民族旅遊研究中心(區級)、廣西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區級)、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民族發展研究中心、景觀工程研究所、生態規劃與工程研究所、廣西民族民間藝術研究中心(區級)、藝術研究所、高校美育研究所、外國語言及文化研究所

後續桂林高校(二)將介紹桂林醫學院、桂林旅遊學院、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桂林山水職業學院、桂林生命與健康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