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自謙而讓老舍題了字,這個匾額有些故事

1959年,周總理提議將仿膳飯莊從北海的北岸遷到現在的漪瀾堂經營,漪瀾堂曾是乾隆皇帝接見外國使臣、賜宴文武百官的地方,在這裡搞皇家御膳再合適不過。

郭沫若自謙而讓老舍題了字,這個匾額有些故事

仿膳

仿膳遷到了漪瀾堂,名店沒有名人題寫牌匾是說不過去的,於是有人建議請郭沫若先生來題寫,郭老很謙虛,他說他的字太狂草,不適合仿膳這種宮廷特色的飯莊,並說老舍的字很工整,而且是旗人,請他寫更合適。

郭沫若自謙而讓老舍題了字,這個匾額有些故事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

老舍便認真地寫了“仿膳”兩個字,這兩個字一直鑲刻在仿膳飯莊大門的兩邊,這便是仿膳和老舍一家人情緣的開始。

郭沫若自謙而讓老舍題了字,這個匾額有些故事

老舍題寫的仿膳

“文革”中,老舍被迫害在太平湖自盡,他成了“反革命黑幫”,有人便在仿膳牌匾中挖去了老舍的名字。

1975年8月24日,在仿膳飯莊養病休息的周總理看著“仿膳”兩個字想起了老舍,他突然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今天是什麼日子,工作人員答不上來,總理說:今天是老舍的祭日,是壞人把老舍逼死的,想到他我很痛心啊!後來,按照總理的意願,在牌匾上挖掉老舍名字的地方又重新刻上了“老舍”兩個字,現在仿膳的牌匾上還能依稀看出修補的痕跡,遺憾的是老舍先生的墨寶卻找不到了。

郭沫若自謙而讓老舍題了字,這個匾額有些故事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生前多次來仿膳,她見物思人,想總理,想老舍,她為仿膳留下了許多書法作品,一直被仿膳珍藏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