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B–17“超級堡壘”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種戰略轟炸機,是由波音公司1930年代研製的一種四發大型轟炸機,一共製造了12000多架,是世界上量產最多的轟炸機,由於數量多它被派往英國對德國實施戰略轟炸機,在二戰期間一共投彈64萬噸,是美軍所以轟炸機型投彈量的41%左右,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從B–17轟炸機的防禦能力來看,它一共在機身上安裝了13挺(槍管數量)12.7毫米“勃朗寧”重機槍,可以做到環360°無射擊死角防禦,而且B–17在執行對德國戰略轟炸時都是一個150~300架的大型機群編隊飛行,並且每一架轟炸機之間的距離可以相互進行火力幫助,也就是說遇到德軍戰鬥機穿過兩架B–17時,兩架轟炸機的航空機槍可以聯合組成火網將它擊落或者驅趕 。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但是,在對德國實施戰略轟炸的初期B–17由於沒有戰鬥機的掩護確實是損失比較大!

損失慘重的原因,一是:當時沒有精確制導炸彈,轟炸機投擲的都是500磅或者1000磅的高阻力航彈,只能是對目標進行凌空轟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毯式轟炸”,並且為了摧毀德國的大面積工業、軍事設施,轟炸機的編隊都非常密集,這樣轟炸機就失去了機動能力,因為你的上下左右都是自己人,你的機動動作過大有可能會撞到友機!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所以,B–17本來就是機體龐大靈活性欠佳,加上密集編隊飛行被限制在了一個很窄的飛行空間,德軍戰鬥機趁虛而入,被擊落的可能性比較大!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更加限制B–17機動能力的原因是:轟炸機編隊是有轟炸航線的,當距離目標上空約5~3分鐘的時間轟炸機飛行要保持穩定,以便投彈手使用“投彈儀”進行精確瞄準,這個時候轟炸機要是做幅度較大的機動動作,投彈手也就沒法瞄準了...而恰恰是這5~3分鐘甚至1分鐘的穩定飛行時間,正是德國戰鬥機最佳的攻擊時刻!有大量的B–17就是在這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被擊落的。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比如說電影《孟菲斯美女號》,就是在B–17進入到轟炸航線,僅僅幾分鐘的時間,領航機就被擊落了,雖然它的機槍手奮力抵抗,但是在幾架梅賽斯米特BF109戰鬥機的圍攻下仍然被擊落了 。

相對於戰鬥機的高速飛行,B–17的機槍手是很難打到它們的,從生理學角度來說:人的肉眼看到的目標→傳給大腦,再去控制手部神經讓手指扣動扳機,這一系列的動作都要在0.2秒以內完成,否則就是反應遲鈍,但是轟炸機上的機槍射界和射角被限制了,要想擊中速度在500公里/小時的戰鬥機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除非是德軍戰鬥機在射界/射角內停留2秒鐘左右的時間。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這樣擊落德軍戰鬥機的戰果實在是鳳毛麟角和憑運氣。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通常情況B–17轟炸機擊落德軍德軍戰鬥機的戰果都是機背上的那挺雙聯機槍和機尾的機槍,這兩個地方射擊比較寬闊,可以對德軍戰鬥機跟蹤射擊1~2秒的時間,擊落敵機的概率會大一些。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完成投彈後迅速撤離,不管怎麼說,這些轟炸機機組成員九死一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應當向他們致敬!

B17轟炸機自衛火力強大,為何在轟炸德國時頻頻被擊落?

“孟菲斯美女號”確實存在。

總得來說,B–17轟炸機由於攜帶炸彈使飛行速度很慢、密集編隊飛行也限制了機動能力...這倆個因素使對德國戰略轟炸的初期讓B–17受到了較大損失,但是盟軍後來有了P–51戰鬥機護航情況好了很多,再加上戰略轟炸德軍的飛機制造廠,使德軍戰鬥機產量嚴重下降,到了1944年末德軍戰鬥機攔截的次數開始顯著下降了,轟炸機的損失也變得忽略不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