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同比漲3.8%創七年新高,豬肉漲價“貢獻”六成因素

由於豬肉價格的上漲,10月CPI創下逾七年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8%,前值3.0%;環比上漲0.9%,前值0.9。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6%,前值-1.2,環比上漲0.1%,前值0.1%。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1.5%,漲幅與上月相同。如扣除豬肉價格上漲因素,CPI環比上漲約0.1%,同比上漲約1.3%,總體穩定。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輪CPI的上行主要是由豬價上漲帶來的結構性通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水平仍然處在低位,物價短期結構性上漲對年內貨幣政策的掣肘有限。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贇表示,從同比看,10月CPI上漲3.8%,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101.3%,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佔CPI同比總漲幅的近三分之二。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12.3%~21.4%之間,五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1個百分點。

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衣著價格分別上漲2.1%、1.9%和1.2%,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9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5%,影響CPI下降約0.42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5.4%和16.2%,兩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36個百分點。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PI進入3時代並不需要過度解讀或恐慌,由於供給因素引起的CPI上漲,具有周期性、階段性、季節性的特點,隨著豬肉生產週期和天氣因素影響減弱,CPI價格會自然回落。政府可以通過擴大規模化養殖,增加豬肉供給、其他替代肉類的供給,以及增加豬肉進口的方式,平衡市場的供求關係,緩解豬肉價格對於CPI的影響。

據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0月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呈持續上漲態勢,進入10月下旬,漲幅有所收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近期豬肉價格環比漲幅有所收窄,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價格仍將是帶動食品價格和CPI上漲的主要因素。

為了緩解豬價上行壓力,從中央到地方頻繁出臺相關政策促進豬肉市場供應。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10月25日表示,已有24個省份相繼發佈促進生豬生產的措施,吉林、遼寧、山東等12個省生豬存欄環比增加或持平,生產恢復向好的因素明顯增多,生豬生產整體上進入止降回升的轉折期。按照這一趨勢,年底前生豬生產產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0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穩定豬肉生產的政策,隨著政策效果的不斷顯現,豬肉的供求關係會逐步得到緩解,價格經過一段時間會迴歸到正常區間。

PPI方面,10月PPI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PPI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基數抬升、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需求不足以及房地產調控趨嚴是導致PPI幾個月來持續為負的主要原因。

海清FICC研究院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撰文分析,PPI基本完全跟隨基數波動。2018年5月~10月為PPI環比超高基數,僅基數效應貢獻PPI同比下降2.2%。但這種基數效應是不可持續的,11月開始將進入PPI環比超低基數,基數效應將拉動PPI同比上漲1.9%。預期10月之後PPI將快速回升,12月或者明年1月PPI將重新轉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