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在山水邊城靖西,有這麼一群極富靈性的農民畫家,他們在為生活奔波之餘,熱愛繪畫, 用飽蘸情感的畫筆,創作出一批極具壯族特色、與時代同頻共振又帶著泥土芬芳氣息的繪畫作品,幽香溢遠,令人耳目一新,那就是靖西壯族農民畫。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靖西農民畫在深圳展出。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農民畫作展示。

農民畫,在中國美術史上是一個特定時間概念中形成的通俗畫種,風格奇特,手法誇張, 是當代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更是當代農民精 神面貌的真實反映,有“東方畢加索”之美譽。 據考證,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靖西壯族先民就 用木炭或者含有礦物質的顏料在山洞石壁上作畫,其中,同德鄉就出現頭似龍而身似虎的壁畫,這是靖西農民畫的前身。而真正的靖西 農民畫,是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特定的社會 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農民畫家人才輩出,逐漸形成一支有 規模的創作隊伍。他們用飽蘸情感的畫筆,創作出一批極具壯族特色的作品,折射出壯族人 民勤勞勇敢、善良純樸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以及壯鄉人民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決心和蓬 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農民畫作展示。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農民畫作展示。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 農民畫家現場作畫。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農民畫作展示。

“青山綠水,鄉土風情,壯家生活”構成靖西農民畫鮮明的藝術風格。靖西農民畫作品, 筆隨時代,傳承創新,相得益彰。其色彩質樸, 色調豔而不俗,在表現形式上借鑑了壯錦平面構成的手法,構圖飽滿,不講透視,不重比例, 以意造形,以形抒情,是目前廣西一個較有影 響力的文化藝術品牌。與柳州三江、桂林臨桂農民畫構成廣西三個主要的農民畫流派,是廣西農民畫的三張名片之一。多年來,靖西農民 畫在多種刊物上發表,有的作品在全國、省區大展中獲獎,有的被國內美術館或者私人收藏。今年4月25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紀念百色起義 90 週年“壯美廣西·大美靖西” 靖西壯族農民畫展在廣西美術館展出。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靖西市農民畫在廣西美術館展覽開幕式(靖西市文聯供)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 農民畫家現場作畫。

此次畫展,是靖西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畫展,彙集從1983年至今創作的近150件精品力作,吸引廣大市民前來參觀,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對外推介了靖西山水田園風光、 民族民俗風情和幹部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目前,靖西市正在與中國美 術家協會、北京市文聯緊張籌備在北京的展覽,力爭把靖西壯族農民畫推向全國,形成產業,造福靖西。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靖西農民畫作品在深圳文博會龍崗分會展出現場(莫聖良供)。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遊客在農民畫前合影。

大飽眼福!靖西農民畫在廣西、深圳等地展出

△遊客在農民畫前合影。


來源 | 百色新聞網(通訊員 楊柳青 文/圖)

值班主任 | 龐 葉

更多精彩資訊,關注新聞君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