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家庭矛盾是很多家庭時常會發生的。在家庭矛盾中,最常見的便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當家庭矛盾沒有被合理解決時,就有可能上升為家庭暴力。但是,不少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家庭矛盾與暴力的嚴重性。一個不和諧的家庭,會在孩子人生中烙下陰影,進而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爸爸被孩子激怒,過激行為後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六歲的妞妞在家中和爸爸獨處。一個人玩得無聊了,妞妞就喊爸爸同自己一起玩。但是爸爸沉迷於手機遊戲,並沒有理會妞妞。

妞妞就跑到爸爸跟前,搶過爸爸的手機直接往地上狠狠地一摔,手機立馬四分五裂。妞妞爸爸由於遊戲被中斷,手機還被孩子砸碎,一時怒火中燒。

拿起手邊的菸灰缸狠狠地打了很多下孩子的頭,直到孩子安靜地癱在地上,不哭不鬧才收手。這時妞妞媽剛好回家,看到孩子躺在地上,頭部還有血跡,嚇到立馬叫救護車。

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等孩子送到醫院時,醫生告訴妞妞的父母:孩子因為受到致命的毆打,腦部受損,在送過來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聽著妞妞媽媽悲痛的哭泣聲,妞妞爸這才意識到自己過激的行為帶走了孩子的生命。

不少家長跟孩子發生矛盾時,第一選擇都會打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在憤怒的引導下,家長往往會做出過激的行動來傷害孩子。教育孩子不能靠暴力來解決,這樣子治標不治本,既無法真正使孩子意識到錯誤,還會讓家長與孩子間產生隔閡。


孩子犯錯,打罵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不難發現,經常被暴力對待的孩子往往會有自卑心理,對他人難以打開心扉。長期的自我封閉很容易讓孩子患上抑鬱症。嚴重者會以自殘甚至自殺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安慰與解脫。

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 影響親子關係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難以和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家長用打罵的方式來使得自己權威的地位得以鞏固,雙方的關係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的。這樣子孩子自然不會想和自己的父母親近,相反會選擇逃避或者逃離。

  • 助長孩子的仇恨心理

每個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傳統的"棍棒出孝子"其實只會讓孩子暫時性屈服。他們並不會明白自己是因為犯錯而捱打。反而會覺得父母討厭自己才打自己。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怨恨就會堆積地越來越多。


與孩子發生矛盾時,家長要怎麼做?

  • 冷靜下來,與孩子溝通

家長要傾聽孩子的訴求,並且告訴孩子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溝通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東西,沒有溝通,家庭成員間的隔閡就永遠不會消失。

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 及時補救

當家長情緒失控了,就要及時控制情緒,並且跟孩子道歉。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們的。等到孩子原諒自己後,再進一步同孩子進行溝通。千萬不要任由憤怒吞噬自己。

既然為人父母,家長們就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不僅要讓孩子健康成長,更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會將親子關係推向無法挽回的危險地帶。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