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我們常說的醒茶,通俗簡單的說就是讓茶葉甦醒,以便沖泡時茶葉的味道更好。而這個讓茶葉甦醒的過程通常有兩種媒介,一是通過

空氣,二是通過;這兩種媒介形成了兩種醒茶的方式,即幹醒溼醒

幹醒和溼醒從時間先後上看,幹醒是茶葉沖泡前的醒茶方式,溼醒是在沖泡過程中的醒茶方式。什麼時候需要幹醒什麼時候又需要溼醒呢?

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從不同種類的茶來看,我們可將其大致分為經過陳放和未經陳放兩大類,前者由於是經過存儲的、有陳期的茶葉,需要在進行沖泡前進行幹醒和沖泡時進行溼醒,例如普洱茶和陳年老白茶。

另一種則是沒有經過存儲的、新鮮度較好的,只是處於密封保存狀態的茶葉,通常如紅茶、綠茶一類,這類茶只需要沖泡時溼醒即可。

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怎樣幹醒

進行幹醒的茶常被製成緊壓的茶餅,那麼在進行幹醒時,第一步則是用茶針或茶刀將緊壓的茶餅或茶磚撬出縫隙。讓空氣充分與陳放的茶接觸,喚醒茶葉的同時去除長期儲存而產生的陳味。

在進行解茶時須從茶餅側面沿邊緣水平入刀;如果是茶磚,則從側面入刀將茶剖成兩片,再將其分為更小的小塊;沱茶則是從邊沿或側面入刀去解茶。

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解茶時要注意儘量保持葉片的完整,順著葉片的規律去解,而不破壞葉片本身。

這之後,則需要將已經解開的茶放入密封性能好,沒有雜味附著的茶葉罐中保存,以防串味。

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怎樣溼醒

溼醒時首先要高水溫溫壺或蓋碗,將水倒掉後,趁壺壁或蓋碗內部的熱氣,將茶葉放入其中並蓋上蓋子。這一步適合高香型的茶葉,這樣一兩分鐘後,打開蓋子就能聞香,茶葉的香氣已被熱氣激發出來。

之後便是加水沒過茶葉,這一步通常非常快速,水倒好後,直接蓋上蓋子將水倒掉。這時,成茶遇水而溼,柔軟的一面蓄勢待發。

泡茶時的“醒茶”,你真的瞭解嗎?

這一步切記時間上要迅速,而不是拖長時間等到茶葉完全舒展,過長時間的溼醒會讓茶葉中的各種元素都浸潤而出,從而影響茶葉後幾步沖泡的口感。

溼醒時涉及到水的溫度,陳放時間長的老茶和烏龍茶等可以用較高水溫的水甚至沸水,但綠茶黃茶類水溫不宜過高,以免在第一步就破壞了其鮮度。

每種茶具體怎麼醒茶會讓其有最好的口感表現,這還需要泡茶人與茶長時間的磨合才能拿捏準確。這就需要我們多泡多喝多觀察多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